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头足类鱼糜凝胶性质的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丰富的头足类资源急需综合加工,用头足类制作鱼糜制品能够实现其高值化利用,丰富鱼糜制品的种类。由于头足类动物肌肉的低凝胶性,如何有效提高头足类鱼糜制品的凝胶性能是目前其加工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主要从头足类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因素和提高其凝胶特性的措施方面进行综述,重点分析了头足类动物肌肉的特异性对其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阐述了如何在加工过程中提高鱼糜凝胶性能的方法,旨在生产出符合消费者口味的头足类鱼糜制品。

关键词: 头足类 胴体肌肉 鱼糜制品 凝胶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毒死蜱和阿特拉津对鲤肝脏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阿特拉津(Atrazine,ATR)、毒死蜱(Chlorpyrifos,CPF)及其混合物对鲤(Cyprinus carpio L.)肝脏和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将实验鲤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阿特拉津、毒死蜱及其混合物中,并分别于175、350和525 d采集其肝组织、血液等样品。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在鲤肝组织中均有残留,残留量随暴露时间及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及血糖水平显著升高,总蛋白、白蛋白水平下降,抗氧化能力下降,且毒死蜱与阿特拉津混合后毒性作用更强,说明两者的毒性有叠加作用;染毒后,肝脏ER-α和VTG-II基因表达水平升高。结果显示,鲤肝脏对阿特拉津和毒死蜱有较强的代谢能力,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在鲤肝脏无富集作用;阿特拉津和毒死蜱使鲤肝功能受损,抗氧化能力降低;ER-α和VTG-II基因的高调表达显示出阿特拉津和毒死蜱对鲤亦有环境雌激素作用。

关键词: 阿特拉津 毒死蜱 肝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体表色素细胞观察及POMC表达特性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认识养殖半滑舌鳎无眼侧黑化的细胞学特性,利用显微观察方法研究了其皮肤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的形态特征,比较了3种色素细胞在有眼侧皮肤、无眼侧正常和黑化皮肤中的数量分布特征。为进一步揭示无眼侧黑化的分子机制,克隆了半滑舌鳎POMC基因的c DNA序列。结果显示,黑色素细胞较大,含黑色和棕色的色素颗粒,有树突状分枝不明显和延伸成放射状两种形态;黄色素细胞较小,含黄色素颗粒;虹彩细胞最小,含鸟粪素颗粒。半滑舌鳎POMC基因的c DNA序列长910 bp,包括一个114 bp的5'非翻译区和一个154 bp的3'非翻译区,开放阅读框长度为642 bp,共编码213个氨基酸,包含ACTH、α-MSH、β-MSH、γ-LPH、β-内啡肽5个多肽序列,但缺失γ-MSH和大部分连接区。半滑舌鳎POMC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类的同源性为30%-64%。定量PCR分析显示,POMC m RNA主要在垂体中表达,其次是脑、性腺和无眼侧黑化皮肤。正常与黑化皮肤中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无眼侧黑化皮肤中POMC m RNA表达量最高,并与有眼侧皮肤和无眼侧正常皮肤中的POMC m RNA表达量差异显著,揭示了POMC的表达与无眼侧黑化性状密切相关。

关键词: 半滑舌鳎 色素细胞 POMC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海中南部狮子鱼种类的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在黄海中南部海域采集的23尾体色花纹各异的狮子鱼标本,利用形态学和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因(COⅠ)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海中南部海域狮子鱼种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2尾标本在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如背鳍、尾鳍、臀鳍、胸鳍、幽门盲囊、头长/体长、头长/吻长、眼间隔/眼径、体高/体长等,属于细纹狮子鱼的范畴。其中4尾标本体表覆盖明显黑褐色横斑。5尾体表覆盖不规则斑纹,眼部存在放射性白色条带,头部及尾部存在明显的纵纹。9尾在头部或体侧具有褐色或者黑褐色细点,臀鳍黑色,尾鳍基部有1白斑。4尾体表尾红褐色,具有纵行细纹,背鳍、尾鳍、臀鳍及胸鳍外缘灰黑色;另1尾根据可数性状判断,其属于网纹狮子鱼,头部和体背部具有大小不等的白色小圆斑,尾长形、后端圆凸,背鳍基部两侧具有6–7个密集的斑点。COⅠ分析也具有相同的结果,其中22尾细纹狮子鱼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03,与网纹狮子鱼的遗传距离为0.134,与其他种类如戴氏狮子鱼、细尾狮子鱼、光皮狮子鱼等的遗传距离较近,为0.057–0.067。

关键词: 狮子鱼 形态学特征 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因(COⅠ) 黄海中南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贝叶斯状态空间建模对东海带鱼的资源评估

中国水产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贝叶斯状态空间建模方法应用于东海带鱼的资源评估,状态过程使用Pella-Tomlinson形式的剩余产量模型,同时考虑了过程误差与观测误差。建立了4种有、无先验信息的混合模型,进行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模拟。结果显示,有内禀增长率r、环境容量K先验信息的模型1通过了收敛和自相关诊断,并得到了最小的DIC(deviance information criterion)值;不同先验分布对参数r、K输出结果影响较大,说明数据对r、K的先验分布比较敏感;3种P-T模型中,r、K的后验分布与先验分布类型都相差较大,这表明与先验分布相比,数据对参数r、K的后验分布产生了较大影响。生物学参考点的结果显示,东海带鱼在1995—2010年处于过度捕捞状态(产量超过最大持续产量MSY),在2000—2006年情况恶化(捕捞死亡系数F>FMSY),2012年状况较好,但仍需要加强管理。

关键词: 贝叶斯状态空间模型 带鱼 资源评估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 生物学参考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蛤壳色遗传初步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对自然种群青蛤的壳色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将亲贝分为白壳群体和紫壳群体分别进行人工繁育,对F1壳色分离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分析了泥质、粉沙质和细沙质不同底质对F1壳色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F1出现了4种壳色类型,两群体间相同壳色个体百分率差异均显著(P﹤0.01),F1壳色出现相同于亲本的纯化,说明青蛤白、紫壳色能够真实遗传;(2)青蛤紫色壳色的深浅明显受到底质的影响,泥质使壳色变淡并降低了紫壳个体百分率,沙质底则利于紫色壳色的表达,其中细沙质与泥质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但底质影响力不超过遗传能力的1/4;(3)紫壳群体F1的紫壳个体百分率达70%以上,接近未分离亲贝18.71%的4倍,使紫壳个体得到显著纯化,为选育纯紫壳品系或群系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青蛤 壳色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 底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ndroid的罗非鱼价格行情短信服务系统设计与开发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罗非鱼产业价格行情是罗非鱼从业者制定生产计划、开展市场贸易的关键因素,能否及时有效的掌握罗非鱼市场价格行情是决定罗非鱼从业者收益多少的关键。为了能够为广大罗非鱼养殖户、经销商、加工商提供及时有效的罗非鱼市场价格行情信息,设计开发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罗非鱼价格行情短信服务系统,分析系统的用户需求并提出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实现方法,介绍一种全新的查询信息模版的实现方法,完成系统服务器端和Android手机客户端的设计与开发。该系统能够实现查询信息选择与模板生成、信息发送与接收、信息解析与处理等功能。系统具有易于上手、反应及时、信息准确的特点,通信基于短信服务,不受网络条件的限制。运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完全基于短信服务的信息查询功能,服务器端能够及时准确的解析用户查询信息并以短信形式回复用户,Android客户端能够在Android智能手机中安装并流畅运行,实现价格行情查询短信的发送和查询结果短信的接收。

关键词: 价格行情 短信服务 罗非鱼 GSM Androi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异养硝化细菌Alcaligenes faecalis Ni3-1的分离及其脱氨特性研究

环境工程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生活排污渠中分离筛选出高效异养硝化菌株Ni3-1,通过形态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Alcaligenes faecalis。脱氨特性研究表明:Ni3-1的异养硝化作用主要发生在指数期;碳源对菌株脱氨效果影响较大,柠檬酸三钠和丁二酸钠为最佳碳源;在氨氮为10~1 000 mg/L时,Ni3-1均表现出较高的脱氨能力;Ni3-1适应能力较强,温度为25~35℃,p H为6~9,C/N为10~15时,24 h氨氮去除率均达95%以上。将Ni3-1用于处理高氨氮猪场废水,48 h氨氮去除率可达93.2%,且未检测到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的积累。总体而言,菌株Ni3-1在脱氨效率和适应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污水脱氮处理中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 异养硝化菌 异养硝化作用 粪产碱杆菌 脱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硝酸氮对不同生长阶段凡纳滨对虾的急性毒性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静态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法,在盐度为15‰条件下,研究硝酸氮(以氮计)对凡纳滨对虾4个不同生长阶段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硝酸氮对凡纳滨对虾的半致死质量浓度与接触时间呈正相关,对不同生长阶段对虾的半致死质量浓度不同。仔虾期(体长1±0.15 cm)24、48、72、96h-LC50分别为1 534.64、957.64、538.77、189.32 mg/L,幼虾期(体长3.47±0.45 cm)分别为2 999.71、2 092.26、1 591.49、1 077.32 mg/L,中虾期(体长5.17±0.58 cm)分别为2 379.55、2 202.34、1 781.26、1 314.49 mg/L,成虾期(体长10.20±1.45 cm)分别为2 648.34、1 515.83、702.63、494.85 mg/L。凡纳滨对虾4个生长阶段硝酸氮的安全浓度分别为18.93、107.73、131.45、49.48 mg/L。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硝酸氮 半致死质量浓度 安全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生动物对环境因子行为偏好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行为是水生动物适应环境所做出功能性调节的表现。文章以水生动物的主要类群鱼类和甲壳类为主,综述了栖息地内各类环境因子(温度、溶氧、盐度、浊度、氨氮、光、声、底质、水流和生物等)同水生动物游泳行为、繁殖行为、攻击和残食行为、种群行为等行为之间的适应性偏好关系,提出了利用水生动物的偏好行为反应其对栖息地环境的选择适应性。展望了行为学研究方法也需要向着多因子、计算机视觉辅助、野外场景构建等更贴实际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水生动物 环境因子 行为偏好 栖息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