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获取小麦籽粒颜色特征参数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籽粒颜色与籽粒品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是小麦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也是品质育种的主要参考性状。介绍了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获取小麦籽粒颜色特征参数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应用matlab的实现方案,用小麦品种"苏徐2号"作为试验品种,测试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麦 数字图像处理 颜色特征 籽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夏大豆新品种淮豆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种子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淮豆10号(原名淮03-16)是江苏省淮阴农科所于2003年育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2005~2006年在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中平均鲜荚产量530.85 kg/667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7.74%;在2007年江苏省鲜食夏大豆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荚产量715.79 kg/667 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2.10%。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SMV抗性经接种鉴定,对大豆流行株系SC 3抗病,对大豆流行株系SC 7中感。田间花叶病毒抗性0~1级,为中抗。干籽粒椭圆形,种皮绿色,子叶黄色,种脐褐色,百粒干重26~28 g。鲜豆百粒重53 g,出仁率50%。口感香甜柔糯。适宜在江苏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作为夏播菜用大豆种植。

关键词: 鲜食大豆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合现代农作方式的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4号”的选育

上海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品种(系)间杂交和回交的方法,育成适合简便农作方式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苏油4号"。其种子含油率40.48%,芥酸含量0.425%,硫苷总量21.21μmol/g。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92.20kg/hm2,比"苏油1号"增产10.34%,比"史力丰"增产8.64%。江苏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719.50kg/hm2,比"苏油1号"增产7.49%,比"史力佳"增产11.89%。该品种适于江苏省及相邻地区育苗移栽和稻茬浅耕晚直播简便农作方式种植。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产 双低 “苏油4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增殖研究

种子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10个水稻基因型诱导愈伤组织,探讨在固体与液体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水稻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固体继代培养增殖在基因型间存在差异,徐稻4和9823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固体继代增殖效果都较好。影响液体培养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基因型、6-BA浓度、2,4-D浓度和KT浓度。在发酵罐中愈伤组织培养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增量也增加,96h后增长量趋于稳定。水稻有可能用作植物生物反应器。

关键词: 水稻 成熟胚 愈伤组织 增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乙二醇修饰猪血红蛋白的抗原性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代用品聚乙二醇修饰猪血红蛋白(PEG-pHb)的抗原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比较天然人、兔和猪血红蛋白之间氨基酸序列、空间构象和抗原表位的差异。将PEG-pHb按兔血量的10%输入兔耳缘静脉,免疫多次,制备抗体;将pHb与PEG-pHb分别与免疫佐剂混合,按常规方法免疫家兔,制备抗体。用免疫印迹法与ELISA法检测抗原与抗体之间的交叉反应。结果天然猪血红蛋白与人血红蛋白的分子构象几乎一致,二者有高度相似的抗原性;PEG-pHb溶液反复大量输入家兔体内未检测出抗体。结论PEG-pHb可有效地降低pHb的抗原性。

关键词: 血液代用品 聚乙二醇修饰猪血红蛋白 抗原性 免疫印迹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蕉斑镰刀菌3-26菌株产孢条件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液体摇瓶及固体浅盘产孢试验,比较了蕉斑镰刀菌32-6菌株在不同液体培养基中的产孢量,同时以绿豆汤和廉价固体基质(麦麸与米糠)分别作为液体和固体发酵基质,确定了发酵所需的参数。结果表明,绿豆汤培养基液体摇瓶产孢条件为28℃、初始pH8.0、初始接种量体积分数为1%(每mL母液1×106个孢子)、培养5d时,产孢量最大;固体浅盘产孢条件为28℃、初始pH8.0、初始接种量质量体积比为50∶1(g·mL-1)(每mL母液1×106个孢子)、麦麸与米糠的质量比为5.41∶1、基质含水量在63%~65%、培养9d时,产孢量达最大值。

关键词: 蕉斑镰刀菌 水花生 生物防治 产孢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网络中心农业机理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系统运行机理是农业生产科学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可以借助结构化模块分析方法,运用资源共享原理,通过构造一种网络中心农业体系结构分析省级农业生产管理系统来研究这种机理,初步的成果表明: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农业是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共同发展、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使传统农业生产管理层次减少,从多层次结构向偏平化结构方向发展,使农业生产呈现出明显的集中管理和分散执行的新格局,研究其运行机理对于制订适应这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的农业资源的科学配置与管理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网络中心农业 体系结构 运行机理 发展战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系)1BL/1RS易位的分子检测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中1BL/1RS易位系的分布情况,为选育优质小麦品种提供亲本选配的相关信息,利用1BL/1RS小麦-黑麦复合PCR分子标记,对211份供试材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非1BL/1RS品种(系)118份,占55.9%;1BL/1RS品种(系)81份,占38.4%;1BL/1RS易位杂合品种(系)12份,占5.7%。各育种单位在1BL/1RS品种(系)的利用上有显著差异。在66份大面积推广的品种中易位系占45.5%,略高于全部供试材料中1BL/1RS的频率。强筋小麦品种绝大多数为非易位系。

关键词: 小麦 黄淮麦区 1BL/1RS易位 复合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不同栽培方式下黄瓜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养分的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有机、特别以及常规三种栽培方式下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养分。结果表明:有机栽培的黄瓜产量低,特别和常规依次增加。其品质有机栽培的最好,常规栽培较差。有机栽培黄瓜的硝酸盐含量低,特别、常规栽培黄瓜的硝酸盐含量依次增加。有机黄瓜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高,常规的较低,三种栽培方式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可滴定酸无差异。土壤养分除有机栽培的全氮略有增加外,各栽培方式下的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均有所下降,有机栽培的土壤养分下降最少。

关键词: 有机栽培 特别栽培 黄瓜 产量 品质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碱性蛋白酶(alcalase)水解鹰嘴豆分离蛋白的工艺优化

中国粮油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碱性蛋白酶alcalase水解鹰嘴豆分离蛋白的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最佳水解条件为:pH,9.0;反应温度(T),50℃;底物浓度[S],4%;酶与底物浓度比[E/S],0.4 AU/g。在最佳条件下水解100 min水解度可达52.65%。

关键词: 鹰嘴豆 分离蛋白 酶解 碱性蛋白酶 水解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