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日光温室内大花曼陀罗单花开花习性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11
摘要:对日光温室内大花曼陀罗花器构造、单花的开花习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花梗和花冠的生长量受温度影响较大,花萼生长量受温度影响不大。此外,通过对花冠生长量的观察可知,3月的日光温室里大花曼陀罗单花现蕾期约5d,开花期约5d,衰落期约6d,单花花期约16d;4月的日光温室里大花曼陀罗单花现蕾期约5d,开花期约3d,衰落期约4d,单花花期约12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字花科蔬菜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中国瓜菜 》 2011
摘要:十字花科蔬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类蔬菜,包括白菜、萝卜、甘蓝、油菜、花椰菜等,虽然它们是一类比较普通的蔬菜,但种植起来仍然会受到许多病害的侵扰,现阶段我国已知的病害有30多种,这些病害中有些会严重影响十字花科蔬菜的生长,甚至给其带来毁灭性损失。十字花科蔬菜中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不同粒径种子水分蒸发动态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按不同种液比用自来水拌种后,在室内条件下吸湿种子按一定蒸发率脱水,随着蒸发时间的延长,残留水质量逐渐降低。当水分残留率为1%时,B粒径等级种子各处理的水分累计蒸发时间分别需1 447.8,218.0,126.8,82.5,52.0 min,推荐拌种用种液比为20∶1,30∶1,40∶1,50∶1;C粒径等级种子各处理的水分累计蒸发时间分别需224.0,122.5,43.3,(少于)43.3,(不到)43.3 min,推荐拌种用种液比为10∶1,20∶1,30∶1。要考虑累计蒸发时间、拌种用种液比、种子本身含水量及粒径比例,确定水分残留率标准。在吸湿种子脱水时,应控制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TaCRT基因拟南芥植株表型分析及抗性鉴定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摘要:为了进一步揭示小麦钙网蛋白基因TaCRT是否参与植物对环境胁迫响应,通过根癌农杆菌GV3101介导法将该基因cDNA克隆转入拟南芥,使其异源过量表达,分析转基因拟南芥纯系和野生型植株在表型上的差异,并对转基因株系的抗盐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过表达TaCRT基因的拟南芥纯系植株在正常培养条件下,植株生长相对旺盛,根系较短,分化的不定根数目较多,而在盐胁迫条件下,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株系的耐盐性较强。
关键词: 小麦钙网蛋白(TaCRT) 转基因 拟南芥 抗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晋单63号种植密度试验
《甘肃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对玉米新品种晋单63号进行了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4个密度处理水平下,以6.75万株/hm2折合产量最高,为10 060.3 kg/hm2;其次是6.00万株/hm2,为9 400.3 kg/hm2。综合考虑地力等因素,晋单63号在山西省南部夏播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发生规律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1
摘要:[目的]该项目在山西省糯玉米主产区开展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特点调查研究,旨在为开展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适期有效防治奠定基础。[方法]该研究采取成虫诱集、卵和幼虫定点和随机调查的方法进行。[结果]调查结果表明,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年发生两代,世代基本不重叠,两代间有较明显的间隔。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盛发期为6月上中旬,一代成虫盛发期为8月上旬至下旬;一代卵盛期为6月上旬末至6月下旬初,二代卵盛期为8月上旬中期至8月下旬。亚洲玉米螟对不同生育时期糯玉米的产卵趋性表现为,在糯玉米抽雄之前,随着生育时期向后延续,糯玉米对亚洲玉米螟产卵的引诱力逐步增强;而在糯玉米抽雄之后,随着生育时期向后延续,糯玉米对亚洲玉米螟产卵的引诱力逐步减弱。生育时期基本相同、长势基本一致的糯玉米上的落卵量较普通玉米上为多。糯玉米田亚洲玉米螟一代发生危害轻二代发生危害重。一代幼虫对糯玉米的危害早播田重于中播田,而晚播田基本上不受一代幼虫的危害,由于一代幼虫发生轻,不论早播还是中播糯玉米虽然受害但一般较轻。二代幼虫对糯玉米的危害晚播田重于中播田,早播糯玉米在二代幼虫危害初期即采收,一般年份不受二代幼虫的危害或受害较轻,由于二代幼虫发生量大,因而对晚播和中播偏晚播种的糯玉米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糯玉米果穗穗腐病的发病率与果穗受亚洲玉米螟危害密切相关,果穗受亚洲玉米螟危害者,穗腐病发病率高。[结论]糯玉米产区应加强中、晚播糯玉米田二代亚洲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