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施肥模式对赤红壤旱地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长期定位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赤红壤旱地花生—甘薯轮作制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5年定位试验表明,平衡施肥平均产量最高,花生和甘薯比常规施肥增产13.1%~13.5%,净增收提高14.0%;氮磷钾对花生和甘薯的增产率逐年提高,但花生和甘薯分别对缺磷和缺钾较敏感。年际间产量变化趋势表明,常规施肥对花生和甘薯产量的变异系数大于平衡施肥;不施肥区和氮磷钾缺素区的产量均呈现逐年下降,但缺氮对花生产量的敏感性大于甘薯,甘薯缺磷或缺钾对产量的敏感性高于花生。平衡施肥的氮磷钾利用率平均分别为40.9%、17.7%和24.2%;缺素区的土壤供肥量比不施肥区提高了近1倍;土壤有机质都有所提高,施用氮肥都使土壤酸度有所增加;不施肥区和氮磷钾缺素区都使相应的土壤速效养分明显下降;常规施肥使土壤有效磷下降22.5%,碱解氮和速效钾则基本维持不变,但平衡施肥使土壤有效磷含量基本不变,碱解氮和速效钾则分别提高26.2%和38.4%。


杂交籼稻新品种全优2689高产制种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 》 2011
摘要:全优2689(全丰A/金恢2689)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品种,根据该品种的亲本特征特性以及制种实践,介绍了其在建宁高产制种技术。


“莎芭拉”嘉宝果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中国南方果树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莎芭拉"(Sabara)嘉宝果Myrciaria caulif lora(DC.)Berg是桃金娘科(拟香桃木属)果树,俗称树葡萄,为热带亚热带常绿小乔木,原产于巴西[1]。其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做成果冻、蜜饯、果酱及风味


多抗技术对多种鱼类血清免疫球蛋白的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亲和层析纯化鳜鱼血清免疫球蛋白,制备针对鳜鱼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兔多克隆抗体,采集常见经济鱼类血清25种,利用优球蛋白法纯化血清,通过间接ELISA的方法筛选与兔抗鳜鱼Ig反应的鱼类血清,结合变性还原条件与非变性非还原条件下的蛋白印迹试验显示:制备的兔抗鳜鱼Ig识别鲈形目中鳜鱼、加州鲈鱼、卵形鲳鲹、尼罗罗非鱼、花鲈、红罗非鱼、青石斑鱼、大黄鱼、黑鲷、斜带髭鲷、美国红鱼,鲽形目中的牙鲆、大菱鲆,鮋形目中的褐菖鮋血清免疫球蛋白的重链与轻链。而与鲤形目中的5种鱼,鲇形目中的4种鱼,鳗鲡目中的海鳗、欧洲鳗鲡反应条带较为复杂。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免疫尼罗罗非鱼,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组血清中的抗体,利用兔抗鳜鱼Ig多克隆抗体作为二抗,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有较高的抗体水平。


香型杂交中稻新组合川优673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川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本所培育的强恢复系福恢673作父本,与引进的优质三系不育系川香29A配组育成的香型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性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优点,于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被确定为福建省主推的优质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川优673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利用多光谱扫描仪测定空心莲子草冠层光谱的影响因素
《生物安全学报 》 2011 CSTPCD
摘要:【背景】太阳光的入射辐射是影响多光谱扫描仪测定植物冠层光谱反射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测定条件对空心莲子草冠层光谱特征值的影响,确定应用多光谱扫描仪测定空心莲子草冠层光谱特征的适宜环境条件。【方法】采用多光谱扫描仪,在不同天气条件、仪器探头高度、太阳高度角、叶片湿度等外界因素条件下,测定空心莲子草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变化。【结果】天气条件、仪器探头高度、太阳高度角、叶片湿度4个因素对空心莲子草冠层在绿光区560nm、黄光区660nm和近红外光区810nm3个特征波段处的光谱反射率均有显著影响。【结论与意义】利用多光谱扫描仪测定空心莲子草冠层光谱数据,应选择晴朗无云的天气,仪器探头距离冠层1.3m,适宜的数据采集时间为10:00~14:00,以保障适度的太阳高度角和干燥的叶面,从而保持稳定的光谱测量结果。本研究可为完善多光谱扫描评价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福建株M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福建分离株(TGEV-FJ株)M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TGEV-FJ株M蛋白基因的同源性、信号肽、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及其二级结构。结果显示,成功扩增出M基因完整目的片段(789bp),编码262个氨基酸,构建了M基因的克隆重组质粒pGEM-T-M。序列分析与遗传进化树显示,TGEV M基因属高度保守的基因,TGEV-FJ株与HN2002株亲缘较近。TGEV-FJ株M蛋白具有一个潜在信号肽剪切位点(ACG16-17 ER),存在3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磷酸化位点分别有6个、1个和5个;TGEV-FJ株M蛋白二级结构α-螺旋区域占11.59%,β-折叠区域占44.93%,无规则卷曲区域占43.48%。


莲草直胸跳甲释放量对其种群构建的影响
《生物安全学报 》 2011 CSTPCD
摘要:【背景】莲草直胸跳甲是外来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的专一性天敌,其田间种群密度直接影响对空心莲子草的控制效果。研究莲草直胸跳甲的种群动态和扩散速度对于适时和适量投放莲草直胸跳甲防治空心莲子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08年5月底,在湿地环境的空心莲子草上释放不同密度的莲草直胸跳甲后,对其进行了持续至12月的种群动态调查。【结果】莲草直胸跳甲种群在6~7月和10~11月分别出现2个明显的高峰期。在湿地、旱地和水田3种生境的空心莲子草上释放莲草直胸跳甲后的扩散动态调查表明,莲草直胸跳甲在旱地的扩散能力强于湿地和水田,放虫后18d,距释放中心点6m处,旱地生境的种群数目大于湿地生境和水田生境。【结论与意义】应用莲草直胸跳甲防治空心莲子草的释放适期为早春5~6月,在不同生境进行释放时,需根据其扩散能力确定适宜的释放点密度和释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