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薯脱毒苗产业化生产新技术及其产量、品质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研发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真正可以产业化应用的甘薯脱毒苗培养新技术——不经过愈伤组织培养的甘薯茎尖脱毒培养新方法。该技术缩短培养周期1/4~1/2,组培苗可扩繁30代无变异株,组培苗成本仅0.3元/株,生产用苗0.07~0.12元/株。将该技术生产的甘薯脱毒苗与对照(日本脱毒苗和供试品种未脱毒苗)进行产量和品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法生产的甘薯脱毒苗商品果产量为22 578.8 kg/hm2,其中优等果占70%以上,优等果产量分别是日本脱毒苗和未脱毒苗的1.43倍和2.14倍,总产值分别比对照增加10 173元/hm2和24 396元/hm2。同时该种苗结薯呈纺锤形,薯块较长,大小均匀,皮色鲜亮,色泽均一,表皮光滑细腻,品相深受市场欢迎。淀粉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4.22%和51.91%,口感更粉,品质更优。


木薯片微波膨化工艺研究
《食品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木薯为原料,应用微波膨化技术进行木薯片微波膨化的工艺研究。以微波膨化木薯的感官评分为主要评价标准,综合木薯片的膨化率,探讨木薯品种、木薯切片厚度、木薯片漂烫时间、木薯片的含水量、微波膨化功率和时间对木薯片微波膨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华南9号木薯为原料,木薯漂烫时间为2min,切片厚度为1.5mm,木薯片水分含量为20%,微波膨化功率为8kW,膨化时间为30s,得到木薯片微波膨化效果最好。


巴西橡胶树HbSIP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橡胶焦磷酸酶基因的表达特征及其在天然橡胶生物合成中调控机理,根据巴西橡胶树焦磷酸酶基因HbSIP1序列,利用GenomeWalker方法对HbSIP1基因启动子序列进行了分离,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了含有该序列的植物表达载体pSIP1-1381Z。结果表明:分离获得了1198bp的HbSIP1基因启动子序列,该序列具有真核生物典型启动子结构特征,并含有众多应答激素和胁迫信号的调控元件。对HbSIP1的启动子区的克隆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HbSIP1的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拮抗细菌HD-86发酵液稳定性及对相似穿孔线虫的活性
《植物保护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CR特异性引物检测了一株对相似穿孔线虫具有高拮抗活性的Burkholderia cepacia菌株HD-86的毒性,结果未检测到该菌株中与人体致病相关的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致病因子(BCESM)毒力基因,从而验证了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安全性。菌株HD-86发酵上清液对相似穿孔线虫拮抗活性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经80℃高温处理60min后其拮抗活性仍然极高,在pH为8~10的范围内随着碱性增强其拮抗性效果越好,紫外线处理对其拮抗活性没有影响。


巴西橡胶HbERF3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巴西橡胶HbERF3基因序列,利用GenomeWalking技术对其启动子进行克隆和分析,得到了长度为1 572 bp的HbERF3基因的5’端上游启动子区,且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具有典型的真核生物核心启动子区和转录起始位点,除了含有多个TATA-box、CAAT-box等基本顺式元件外,该序列还包含多种与激素应答、逆境胁迫相关的元件。对HbERF3启动子区的克隆和序列分析,为进一步研究HbERF3的表达调控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临高猪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酶制剂对临高猪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断奶临高猪9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8头猪,其中1个对照组,不添加酶制剂,3个试验组,分别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3%、0.5%的复合酶制剂。试验期为45 d。结果表明:(1)试验组临高猪的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2)试验Ⅱ组的日增重和料重比显著高于试验Ⅰ组,高于试验Ⅲ组。(3)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显著影响临高乳猪肉的pH值,而对临高乳猪的屠宰率、滴水损失和熟肉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综合认为,复合酶制剂的添加能够对临高猪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产生影响,生产中建议断奶临高猪日粮中复合酶制剂的添加量为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