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829条记录
基于微卫星标记和线粒体DNA监测浙江浆蜂(平湖)的遗传多样性变化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5个微卫星位点和2段线粒体DNA序列,对2012、2015、2019年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地区的浙江浆蜂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而为浙江浆蜂的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微卫星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浆蜂(平湖)全群的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Na)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0.6个和3.859 1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67 4和0.685 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53 1,说明浙江浆蜂(平湖)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不同年份浙江浆蜂(平湖)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指标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浙江浆蜂(平湖)的遗传多样性较稳定。线粒体DNA分析结果显示,浙江浆蜂(平湖)群体的线粒体单倍型单一化更加明显。结合未来浙江浆蜂(平湖)群体数量可能大量减少的情况,建议加大对浙江浆蜂(平湖)的保护力度,加强对浙江浆蜂(平湖)资源变化的监测,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浙江浆蜂 微卫星标记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流控芯片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米饭中的蜡样芽孢杆菌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米饭中的蜡样芽孢杆菌微流控芯片恒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利用蜡样芽孢杆菌公开的hbl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加入荧光染料SYTO-9,采用微流控芯片通过环介导恒温扩增进行实时荧光读数,并通过24株菌株验证其特异性;分别用阳性质粒和阳性菌株测试其灵敏度、检出限和重复性。结果表明:2株蜡样芽孢杆菌呈阳性,22株非蜡样芽孢杆菌呈阴性;微流控芯片恒温扩增技术检测蜡样芽孢杆菌菌液的灵敏度为170 CFU/mL,检测时间在35 min内;使用合成的蜡样芽孢杆菌阳性质粒样品,其灵敏度为10μL-1,检测时间在15 min内,比传统分离鉴定方法的灵敏度高10倍;人工污染米饭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限为570 CFU/g,并可在45 min内完成结果判定;蜡样芽孢杆菌阳性质粒检测重复性好,其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为2.02%。综上所述,微流控芯片恒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米饭类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环介导恒温扩增 蜡样芽孢杆菌 米饭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梅中4种农药残留的膳食风险评估及家庭清洗去除效果

农药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杨梅中农药残留风险及去除效果,利用QuEChERS样品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了来自市场流通和生产环节的239个批次杨梅样品中检出率和残留量相对较高的4种农药(2,4-D、咪鲜胺、嘧菌酯和多菌灵)残留量.采用点评估方法评价了杨梅中4种农药的膳食暴露风险,并分别选择清水冲洗和盐水浸泡2种清洗方式模拟农药残留去除试验.结果表明:农药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多菌灵(30%)、嘧菌酯(25%)、咪鲜胺(23%)和2,4-D(1.7%),其残留量范围分别为2,4-D 0.01~0.05 mg/kg、咪鲜胺0.011~1.5 mg/kg、嘧菌酯0.011~1.8 mg/kg和多菌灵0.012~4.3 mg/kg,4种农药的残留中值均为0.01 mg/kg.慢性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总膳食慢性风险商(RQc)由高到低分别为咪鲜胺(0.82)、多菌灵(0.57)、2,4-D(0.50)和嘧菌酯(0.011),4种农药通过杨梅膳食摄入的风险商分别为0.09%、0.09%、0.38%和0.59%.急性风险评估结果表明,3种农药的急性风险商(RQa)由高到低分别为多菌灵(3.93)、咪鲜胺(1.12)、2,4-D(0.001),其中多菌灵和咪鲜胺急性风险商大于1.农药残留去除试验结果表明,清水冲洗1 min比盐水浸泡20 min对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好,其中,多菌灵、2,4-D、嘧菌酯和咪鲜胺的去除率分别为70.8%、49.9%、47.5%和23.9%,多菌灵的急性风险商由原来的3.93降为1.15,咪鲜胺的急性风险商由1.12降为0.85(风险可接受).

关键词: 杨梅 农药残留 膳食暴露 膳食风险评估 农药去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媒体背景下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的思考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全媒体出版是一种强调多渠道同步传播的出版方式。传统纸媒和文献数据库一直是科技期刊的主流传播途径,但随着网络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改变了科技期刊的传播生态。影响力是评价期刊质量和办刊水平的关键要素,传播力是科技期刊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主动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创新理念和传播手段,推动科技期刊与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是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的必然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重耐药的肉鸡源大肠埃希氏菌基因组完成图及耐药性分析

动物医学进展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2株分离自宁波某养殖场鸡粪样品中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机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2株菌的耐药表型、全自动生长曲线测定仪测定细菌生长动力,用第3代PacBio RSII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菌株ECCHD184和ECCWS199对10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2株菌生长动力影响较小,反映了其多重耐药。ECCHD184含有质粒pTB211 (164 062 bp)和pTB212 (110 417 bp),ECCWS199含有质粒pTB211 (162 163 bp)和pTB212 (159 756 bp)。ECCHD184和ECCWS199的质粒上分别有10个和20个获得性耐药基因,并预测到多个接合转移元件和IS,说明质粒上的耐药基因具有传播扩散的潜力。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肉鸡粪便 多重耐药 基因组完成图 耐药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矿物油乳剂对柑橘木虱定殖行为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矿物油乳剂(petroleum-based horticultural mineral oils,HMOs)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Hemiptera:Liviidae)的防治效果,在封闭空间的柑橘苗上分别设计喷施清水及0.25%、0.5%、1%、2%4个体积分数的HMOs,调查柑橘木虱成虫在柑橘植株上的定殖率,以同样的药剂设计进行田间柑橘木虱若虫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喷施1次HMOs后移入柑橘木虱,1~2 d柑橘木虱在柑橘植株上的定殖显著(P<0.05)降低,在9 d内显著(P<0.05)降低柑橘木虱在柑橘叶片上的产卵量,但在后期失去控制效果;喷施2次HMOs持续控制柑橘木虱在柑橘苗上的定殖效果优于喷施1次HMOs;喷2次HMOs后移入柑橘木虱22 d,2%HMOs处理柑橘木虱定殖比为0.15.在喷施2次HMOs后移入柑橘木虱、在移入柑橘木虱前后喷施2次HMOs和移入柑橘木虱后喷施2次HMOs的方案中,以移入柑橘木虱后喷施2次HMOs的方案最佳.田间试验表明,喷施1%和2%HMOs后2~14 d对柑橘木虱若虫防效均保持在100%,0.5%HMOs处理的防效在87.15% ~90.81%,而0.25%HMOs处理防效在25.81% ~34.73%,0.5% ~2%HMOs处理对柑橘木虱若虫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在柑橘黄龙病发生区,柑橘木虱发生高峰期时,采用0.5% ~1%HMOs 2次以上,隔1周喷施1次,可有效控制柑橘木虱.

关键词: 矿物油乳剂 柑橘木虱 定殖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商物流贮藏过程杨梅品质的变化及货架寿命预测

中国食品学报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果实在运输过程中会因振动产生挤压、碰撞或摩擦损伤,这些损伤会影响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以振动时间的长短为变量,研究不同的振动时间对杨梅贮藏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振动处理会增强杨梅的呼吸强度,增加包装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振动12 h处理的杨梅在硬度、花色苷、维生素C、总抗氧化性方面均低于其它处理组杨梅的品质。相关性结果显示:杨梅包装内的二氧化碳含量与维生素C、总抗氧化性、硬度呈强负相关,与可滴定酸、花色苷呈一般负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呈弱相关。在物流贮藏过程中,杨梅包装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杨梅的品质。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杨梅上述品质指标构建的货架寿命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杨梅不同振动时间处理后的贮藏时间。

关键词: 杨梅 自发气调 货架期模型 振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OⅠ基因的新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遗传多样性分析

应用昆虫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对番茄具有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性入侵害虫,近年来已入侵我国的新疆和云南地区。为明确我国番茄潜叶蛾2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与世界其它种群的遗传关系,本研究开展了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番茄潜叶蛾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方法】应用线粒体CO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我国番茄潜叶蛾的2个种群及世界各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构建番茄潜叶蛾种群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新疆和云南的番茄潜叶蛾地理种群共55条COⅠ序列完全一致,不同种群间和种群内没有任何变异,为同一个单倍型。世界范围内番茄潜叶蛾种群遗传多样性指数很低,仅存在4个单倍型。单倍型H1广泛分布,单倍型H2和H3仅在肯尼亚分布,单倍型H4仅在秘鲁分布。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世界范围内18个国家和地区的番茄潜叶蛾种群聚为一支,没有产生与地区相关的分化。【结论】本研究明确了番茄潜叶蛾具有高度遗传同质性,我国的两个种群不存在遗传变异,对制定防控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入侵害虫 番茄潜叶蛾 COⅠ基因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红霉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与降解特性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优良的菌种资源是污染环境微生物修复技术的核心.为获取红霉素高效降解菌,采用梯度驯化法,以长期堆放鸡粪的有机肥生产车间土壤为对象,开展降解菌筛选鉴定,并研究不同红霉素质量浓度、培养温度、转速、初始pH值,以及外加碳氮源、金属离子对菌株降解红霉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获得一株红霉素高效降解菌株Ery-6.通过菌落形态和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将该菌株鉴定为甲基菌属(Methylobacillus sp.).Ery-6菌株可以在以红霉素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快速生长,60 h后进入生长稳定期.接种Ery-6菌株可提高红霉素在培养基中的降解速率常数,使其半衰期从88.4 h降低至30.7 h.该菌株在含有100 mg·L-1红霉素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在温度35℃、转速120 r·min-1、初始pH值7.0、外加50 mg·L-1蔗糖的条件下,对红霉素的降解效果最佳,48 h降解率达88.68%.菌株可耐受1000 mg·L-1高质量浓度的红霉素,在温度35℃、转速120 r·min-1、初始pH值7.0的条件下48 h降解率达31.95%.该菌株对多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但Cu2+既会抑制Ery-6菌株的生长,也会对其降解红霉素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首次发现甲基菌属菌株具有降解红霉素的能力,且降解效果较好,为生物降解养殖废弃物与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提供了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

关键词: 红霉素 降解菌 筛选 降解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矮化宽叶突变体osdwl1的生理特性和基因定位

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株高是影响水稻倒伏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适度矮化水稻品种有利于提高其抗倒性,进而减少产量损失并提高稻米品质,因此研究矮秆形成的分子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辐射诱变籼稻恢复系自选1号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矮化宽叶突变体osdwl1,本文对其形态与生理特征、细胞结构差异、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大田条件下,osdwl1矮化宽叶性状始于分蘖期后,成熟期穗长和各茎节长度均极显著短于对照,最终导致株高矮化,究其原因,是由于突变体茎节细胞变短所致;而叶片石蜡切片及扫描电镜结果显示, osdwl1的叶片小维管束数及其间距显著增加,从而导致叶片变宽,且其上下表皮的小刺毛数也极显著增加.此外, osdwl1的中上部叶片还表现黄化症状,该性状始于3~4叶期幼苗.生理分析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与野生型对照相比,孕穗期osdwl1的叶绿体类囊体结构松散,且部分已开始降解,从而导致其倒二叶和倒三叶的叶绿素总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Fv/Fm比值均极显著降低,而其可溶性蛋白、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依次极显著降低,从而导致叶中H2O2及O2-累积,促使丙二醛含量急剧增加.遗传分析表明, osdwl1的矮化宽叶表型受单隐性核基因调控,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将该基因定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的SSR标记RM19297与InDel标记ID269-2之间,物理距离为333kb,该结果为进一步克隆OsDWL1基因并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osdwl1 矮化宽叶 生理分析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