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响应曲面法优化蓝莓渣多酚提取工艺
《食品工业科技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采用乙醇提取蓝莓渣多酚。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使用DesignExpert7.0软件设计,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及响应曲面实验分析确定了乙醇提取蓝莓渣多酚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液料比20(mL/g),提取温度80℃,pH2,蓝莓渣多酚提取率为97.01%。
关键词: 蓝莓渣 多酚 提取 Plackett-Burman实验 响应曲面


番茄灰霉病的防治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就番茄灰霉病的发生、番茄灰霉病抗源品种的筛选和利用、化学杀菌剂的使用及其抗性水平、生物防治和生物源诱抗剂等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对番茄灰霉病的安全高效防治工作进行了展望。


茄子新品种苏崎4号的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长茄苏崎4号是以自交系EP16为母本,自交系EP5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早熟,植株生长势强,叶片长卵形,绿色带紫晕。始花节位8~9节。果实长棒形,果顶部较圆,平均纵径33 cm,横径4.3 cm,单果重217 g。商品果皮黑紫色,着色均匀,光泽度好,适于保护地栽培和露地栽培。


南京地区大棚茶园小气候特征及对茶青产量和品质效应
《浙江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大棚茶园小气候特征及其对茶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南京市高淳县桥李茶场,连续2年对露天茶园、大棚盖防虫网、大棚盖防虫网+遮阳网处理茶园的生态环境(包括光照强度、温湿度和土壤含水量等指标)、茶青产量及各项品质生化指标(包括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叶绿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棚茶园2个处理的光照强度显著降低,温度相对稳定;全年各产茶季节的茶青总产量增加;春茶和夏秋茶茶青的氨基酸、叶绿素含量均提高,咖啡碱、茶多酚含量则表现为春茶降低而夏秋茶提高。大棚覆盖遮阳网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尤其是夏秋茶产量和品质各指标均提高,但对春茶和明前茶产量有一定影响。大棚茶园应提倡春茶生产季节不盖遮阳网,夏秋季茶生产季节加盖遮阳网。


不同花生品种(系)萌发期耐盐性的鉴定与评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指数为指标对41个花生品种(系)萌发期的耐盐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盐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效应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强,0.5%NaCl胁迫能较好反映品种萌发期的耐盐性差异,可用于花生品种资源的耐盐性鉴定。聚类分析表明,在欧氏距离D=15水平上可以细分为A、B、C、D、E共5个类群,其中A类群耐盐性较强,E类群表现为盐敏感。不同地区品种对不同NaCl浓度的耐性差异明显,河南品种的耐盐性较强;不同类型花生品种中以高世代品系的耐盐性较强。本研究筛选到3份耐盐品种和2份盐敏感品种。


T7噬菌体DNA的提取及其反向遗传拯救方法的建立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T7噬菌体培养液中粗提噬菌体颗粒,经热裂解后用苯酚、氯仿抽提进而获得纯净的T7噬菌体DNA。用PCR、酶切法鉴定T7噬菌体DNA的完整性。通过对不同感受态细菌浓度、T7噬菌体DNA用量、电转化电压条件的优化,建立了T7噬菌体反向遗传拯救方法。结果显示,提取的DNA结构完整,能够被特异性酶切割,多克隆位点序列正确。T7噬菌体的反向遗传拯救方法最优化条件为200 ng T7噬菌体DNA、1 ml 5×109感受态细菌、1.5 kV电转化电压,在此条件下获得的拯救效率为3.5×105 PFU/ng(DNA)。


猪粪沼液施用后土壤理化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变化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江苏省规模养殖废弃物超排,引起严重环境污染且资源大量浪费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猪粪、沼液替代化肥的初步研究。试验选择稻麦两熟制农田,研究了猪粪、沼液施用后麦季土壤无机氮变化特征、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试验结果表明,麦季耕层土壤无机氮主要以硝态氮形式存在,其硝态氮含量整体呈现以常规施肥、秸秆还田处理最高,沼液处理次之,猪粪处理最低的趋势。小麦收获时,100%猪粪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显著降低了耕层土壤容重(P<0.05),同时显著增加了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P<0.05);而50%猪粪、50%沼液和100%沼液替代化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在小麦产量方面,100%猪粪处理显著低于常规施肥处理(P<0.05),减产了11.2%;50%猪粪、50%沼液和100%沼液替代化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未减产。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本试验条件下沼液可全量替代化肥;猪粪有机肥可半量替代化肥,不宜全量替代化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