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遮荫对凤眼莲生长及其生理适应机制
《西北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1年于南京对凤眼莲进行不同光处理(全天遮荫、7:00~11:00遮荫、11:00~15:00遮荫和15:00~19:00遮荫),遮荫下光强为自然光强的70%,以全自然光为对照(CK),处理25d,每5d分别测定生长指标、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光合净光合速率(Pn)、抗氧化酶、非酶系统的总抗氧化能力(AOC)以及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Rubisco)活性等生理指标,以阐明光强对其生长以及适应机制,为提高凤眼莲生物量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与CK相比,全天遮荫明显降低了叶片数量、叶面积、根长、分株和单株鲜重等生长指标,而11:00~15:00遮荫虽抑制叶片数量和子代分株的产生,但促进根的伸长和叶面积的增加,其单株鲜重比对照增加;同时,还可诱导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AOC活性的增加,减少了体内丙二醛(MDA)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累积,稳定Rubisco活性,减轻光氧化胁迫。研究表明,全天遮荫不利于凤眼莲的生长,但中午遮荫有利于缓解光氧化伤害,促进其物质累积。
关键词: 凤眼莲 遮荫 株型 生物量 光合作用 抗氧化酶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


乌梅提取物对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研究
《食品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乌梅提取物抑制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通过碱性磷酸酶含量的测定研究乌梅提取物对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胞外蛋白质量浓度的变化;通过观察电导率变化研究乌梅提取物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采用SDS-PAGE电泳法观察乌梅提取物作用下菌体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乌梅提取物破坏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结构,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进而使细胞内容物外泄;同时乌梅提取物对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有一定影响,阻碍细菌蛋白质的正常表达。


Pi-ta、Pi-b基因在江苏粳稻穗颈瘟抗性育种中的价值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Pi-b的功能标记对2009,2010年江苏省粳稻中间试验的部分粳稻品系进行基因型检测,结合穗颈瘟抗性结果,通过关联分析Pi-ta、Pi-b在江苏省粳稻穗颈瘟抗性中的价值。结果表明:Pi-ta、Pi-b基因与江苏省粳稻穗颈瘟的抗性呈正相关,Pi-ta基因2009,2010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0,0.37;Pi-b基因2009,2010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51;Pi-ta、Pi-b基因的联合效应与穗颈瘟抗性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62。因此,同时携带这2个抗病基因可以大大提高江苏省粳稻穗颈瘟抗性。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穗颈瘟 Pi-ta基因 Pi-b基因 抗病育种


白头翁汤及其主要成分对LPS诱导内皮细胞分泌NO、E-selectin和IL-8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拟探讨白头翁汤及其主要成分对细菌内毒素(LPS)导致的机体炎症等病理损伤的治疗作用。培养内皮细胞至单层融合状态,加入内毒素刺激,3h后加入高、中、低3种浓度的8种药物,继续培养21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ISA方法测定NO、E-selectin和IL-8的含量。结果显示,白头翁汤高剂量组、白头翁素高剂量组和小檗碱高剂量组的NO含量极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1),白头翁汤中剂量组、白头翁素中剂量组、小檗碱中剂量组和秦皮乙素高剂量组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5);白头翁汤高剂量组和药根碱高剂量组的E-selectin含量极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1),白头翁皂苷B4高剂量组、小檗碱高剂量组和药根碱中剂量组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5);秦皮乙素高剂量组的IL-8含量极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1),白头翁汤高剂量组、秦皮甲素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秦皮乙素中剂量组显著低于LPS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白头翁汤及其主要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可在由NO、E-selectin和IL-8介导的机体炎症等病理损伤过程中发挥治疗作用。
关键词: 白头翁汤 内毒素 一氧化氮 E-选择素 白介素-8


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0、1500、3000、4500、6000kg.hm-2)对水稻生长、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水稻分蘖数、株高、SPAD及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秸秆不还田(对照),但是未全部达到显著性差异;50%秸秆还田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理论增产10.2%,实际增产9.0%;秸秆还田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影响不显著;50%秸秆还田处理对微生物量碳、氮的提高作用最明显(P<0.05),分别较对照提高46.0%和90.0%;25%和50%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活性(P<0.05);25%、50%和75%秸秆还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提高9.3%、12.1%和8.5%(P<0.05);与对照相比,50%秸秆还田土壤蔗糖酶活性提高20.3%(P<0.05)。鉴于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长期效应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生理代谢影响的复杂性,合理秸秆还田量的选择还需进行长期定位试验研究。
关键词: 水稻 秸秆还田 产量 土壤微生物量碳 氮 土壤酶活性


辐照对宠物干粮食品酸价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辐照对宠物干粮食品在储藏过程中脂肪氧化的影响,以新鲜牛肉为材料,添加抗氧化剂后制成宠物干粮食品,通过检测储藏过程中样品酸价的变化研究辐照对抗氧化效果的影响,未添加抗氧化剂的样品作为对照。所用抗氧化剂包括叔丁基对苯二酚、没食子酸丙酯、茶多酚、生育酚和抗坏血酸钠。结果表明:储藏100d时,复合抗氧化剂smc对酸价的抑制率最高为51.0%,辐照处理结合复合抗氧化剂smc的方式对酸价的抑制率次之为48.7%;辐照后,样品的酸价在储藏过程中的升高速度缓于未辐照样品的速度。辐照处理可以抑制酸价的升高,辐照处理结合复合抗氧化剂smc的方式更适用于抑制货架期超过4个月的宠物干粮食品在储藏过程中酸价升高的脂肪氧化。


瘦素受体表达量在苏钟猪脂肪沉积调控中的作用
《中国兽医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在机体的体质量平衡、造血、生殖、血管生成和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LEPR基因在苏钟猪脂肪沉积调控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Real-time PCR方法和Western-blot方法分析该基因在12头苏钟猪中5个脂肪易沉积组织(心脏、肝脏、肾脏、背膘和眼肌)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谱信息。结果表明:LEPR的mRNA在这5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在各组织中的mRNA表达丰度表现为:背膘>眼肌>心脏>肝脏>肾脏,其中在背膘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几种组织(P<0.01);LEPR蛋白在这5种组织中也均有表达,其中在心脏中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且在公猪组织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母猪组织(P<0.05);另外,LEPR第18外显子在苏钟猪群中检测到3个高突变率的SNPs。LEPR对苏钟猪的背膘、肌肉、心脏、肾脏、肝脏等组织的脂肪沉积有重要影响,是苏钟猪肉质改良育种中潜在的重要候选基因。
关键词: 苏钟猪 瘦素受体 脂肪沉积 定量PCR 蛋白免疫印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