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稻瘿蚊防治指标研究
《植物保护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1988-1991年在广州,通过田间笼罩及大田调查,研究稻瘿蚊为害与产量损失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分蘖期受害比秧苗期受害产量损失大,分蘖期标葱串与产量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秧苗期不受害,分蘖期受害标葱率(x)与产量损失串(y)的关系式 早熟品种为y=0.2558+0.7691×(r=0.9334~(**)迟熟品种为y=-5.0741+0.8709x(r=0.9792~(**))秧苗期及分蘖期(迟熟品种)均受害的关系式为Y=-61408+0.6676x (r=0.9741~(**))。稻瘿蚊主害代的防治指标应以前一代受害稻株(标葱)中的有效虫源为依据,掌握在晚稻分蘖初期阴雨天多、带活虫标葱串达2-3%时为宜。


抗稻瘿蚊新品种(抗蚊1号、抗蚊2号)选育成功
《中国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瘿蚊Orseolia oryzae Wood-Mason是我国华南以及东南亚和南亚各国稻区的重要害虫,在防治上应用抗虫品种为各国(地)所重视。1979年我们从国际稻瘿蚊鉴定?(IRGMN)筛选出


克服荔枝大小年结果的综合技术
《中国果树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花东镇是花县的荔枝产区,现有成年荔枝树5000多亩。主要品种为淮枝和桂味。多年来,由于缺乏科学管理,荔枝产量低而不稳,一般年产量约20万kg,平均株产6.5kg左右。为使荔枝高产、稳产、优质,从1988年秋开始,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和花县花东镇龙眼研究会共同合作,进行了“克服荔枝大小年结果的综合技术研究”。试验点设在花东镇九一村荔枝园。该村共有荔枝树


优质高产高效益水稻良种粳籼89
《广东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粳籼89是佛山市农科所以粳籼杂交后代677与IR 36复交选育成的早、晚造兼用(本田生育期均为95天左右)的籼型品种,其主要特点如下:1.优质。经省种子站送检结果,早造为二级米、晚早为特一级,千粒重18—19克,出米率70%,米饭软滑可口。2.高产。根据番禺、高明、顺德、中山、珠海等县、市较大面积试种结果表明,粳籼89穗大、粒多、耐肥、增产潜力大,高产田亩产500—550公斤,


花生种质资源对黄曲霉菌的抗性鉴定
《中国油料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Link ex Fr.)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侵染花生荚果,籽仁后,即可产生黄曲霉毒素(Aflatoxin)。这种毒素是极强的致癌物质。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黄曲霉菌侵染的经济有效途径。为此我们通过人工鉴定筛选抗黄曲霉菌的花生材料,为


“吊丝丹”甜竹笋及其栽培
《长江蔬菜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吊丝丹甜竹笋原产于广州市郊沙河一带,该处土地肥沃,有泉水灌溉,为生产甜笋的理想之地。现今在远郊从化、龙门等县均有分布。岭南人历来把竹笋列为山珍之一,作为特殊蔬


花生单株果重和含油率间接选择效果的研究
《花生科技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通过对4个品种和12个杂交组合F_1的11个性状进行相关遗传进度和综合选择指数的研究,结果表明:1、单株果数的直接选择较其它单株性状的间接选择效果好。2、株高和侧枝长的间接选择比含油率的直接选择效果好。3、应用选择指数方法进行选择能够克服对单一性状选择的不足,显著提高单株果重和含油率的选择效果.


皮革蛋白粉饲用价值的研究
《粮食与饲料工业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的蛋白质饲料严重缺乏,开发利用非常规蛋白饲料是当务之急。与此同时,我国非常规蛋白饲料资源浪费又相当严重,诸如饼粕类、工业副产物等。饲用皮革蛋白粉是利用制革工业副产物皮革渣、边角料等,经过水解脱铬处理生产的新型高蛋白饲料。其蛋白质含量高达80%以上,各种必需氨基酸也比较丰富。在鱼粉等优质蛋白质饲料短缺的情况下,根据氨基酸互补原


广东省土壤磷肥肥效变化及定量施用
《土壤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广东省自60年代初在农田推广使用磷肥以来,磷肥的增产效果已明显下降,为了产量的提高,农田仍需施用磷肥。本文讨论了广东省磷肥肥效的变化及定量施用问题。一、磷肥肥效的变化


蓝叶甲微孢子虫的特征及其对家蚕的病原性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从四川省阆中市蚕区捕捉的蓝叶甲(P(?)Baly)中分离到一种大型微孢子虫,孢子大小为4.75±0.40μm×2.85±0.25μm,孢子的超微结构及在家蚕体内的发育周期符合Nosema属的特征,对家蚕有强的食下传染,感染家蚕后的经卵传染频率很低。
关键词: 微孢子虫 蓝叶甲(Phyllobrotica (?) Baly) 家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