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甘肃泾川中沟小流域不同坡位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特征

干旱区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肃泾川中沟小流域不同坡位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法测定人工刺槐林土壤水文物理性质,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水分.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坡位土壤物理性质存在显著差异,0~10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为:塬面刺槐林(上)(1. 24 g·cm-3)>塬面刺槐林(下)(1. 20 g·cm-3)>沟台刺槐林(1. 18 g·cm-3)>墚坡刺槐林(1. 16 g·cm-3).土壤总孔隙度为:墚坡刺槐林(51. 99%)>沟台刺槐林(51. 31%)>塬面刺槐林(下)(50. 52%)>塬面刺槐林(上)(49. 33%),墚坡刺槐林饱和持水量与非毛管持水量均最大,沟台刺槐林与塬面刺槐林(下)次之,塬面刺槐林(上)最小.各林地土壤水分变化季节性差异明显,可分为土壤水分消耗期(5-6月)、补给期(7月)、消退期(8-9月).不同林地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随土层深度加深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在40~80 cm处达到最大值(Cv> 0. 3).表明塬面刺槐林(上)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塬面刺槐林(下)与沟台刺槐林居中,墚坡刺槐林土壤水分最低.

关键词: 刺槐 人工林 土壤水分 水文物理性质 坡位 动态变化 甘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麻优良新品种宁亚21号

种子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宁亚21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根据宁夏胡麻生产和产业发展对优良新品种的需求,母本选用定亚19号和抗38杂交选育品种,父本选用宁亚10号,通过人工杂交、系圃法选择新品种的方法选育而成的胡麻新品种.2011—2012年参加宁夏胡麻品种区域试验,2年4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637.4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亚14号增产13.42%.2013年参加宁夏胡麻品种生产试验,4个试点平均产量为1082.40 kg·hm-2,较对照宁亚17号增产23.34%,增产极显著.宁亚21号生育期112 d,2年区试平均植株高度51.35 cm,单株产量0.72 g,单株果数17.30个,平均每果6.35粒,千粒重7.24 g.该品种耐寒性、抗旱性、抗胡麻枯萎病较强,耐瘠薄,田间生长整齐,具有较强的生长势,含油率为36.46%.适宜种植在宁夏南部山区旱地、水浇地、宁夏中部干旱带以及周边省区.

关键词: 胡麻 宁亚21号 优良新品种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quaCrop模型的马铃薯灌溉制度优化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评价AquaCrop模型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模拟效果,为AquaCrop模型在宁夏中部干旱带马铃薯种植的应用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试验设置5d、7d、10 d、13 d和15 d共5个灌水周期,于2018年在宁夏中部干旱带进行田间试验,对马铃薯冠层覆盖度、地上生物量、土壤储水量、产量及其构成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AquaCrop模型可较好地模拟马铃薯冠层覆盖度的变化、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储水量,其实测值和模拟值的相对误差(RE)为0.06%~7.51%、0.95%~13.33%和0.15%~4.35%,均方根误差(RMSE)为1.04%~3.36%、0.092~0.335 t/hm~2、1.68~4.1mm;马铃薯产量实测值和模拟值RE为0.10%~2.22%,RMSE为294.45 kg/hm~2,腾发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的模拟也有类似的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但AquaCrop模型在灌水量较大或者较小时对各指标的模拟效果较差。总体来看,AquaCrop模型对各指标的模拟结果均较好,其结果可作为马铃薯适宜生长区域划分及特定条件下产量的预测。

关键词: 灌水量 AquaCrop模型 马铃薯 生长 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防治试验

农药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筛选出防治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安全有效药剂,分别选用5种生物农药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探讨不同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10%多抗霉素WP 2次药后7 d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为80.34%,0.3%丁子香酚SL 2次药后7、14 d对黄瓜霜霉病防效分别为67.11%和77.38%,2种药剂的防效均分别优于对照药剂250 g/L嘧菌酯SE和100 g/L氰霜唑SE以及其他处理药剂.[结论]10%多抗霉素WP和0.3%丁子香酚SL可作为防治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理想药剂,2种药剂在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发病前或初期,与其他保护性药剂轮换交替使用,以延缓其抗药性的产生.

关键词: 生物农药 黄瓜 白粉病 霜霉病 防治试验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补水量对主食化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节水灌溉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通过设置6个不同水平的补水量,研究了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补水量对马铃薯主食化新品种宁薯16号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苗期外各生育期株高均随着补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补水在花期以前能够促进了宁薯16号植株快速生长,花期以后能推迟了植株萎缩;蕾期和花期随着补水量的增加,SPAD值均逐渐增大,淀粉积累期和成熟期随着补水量的增加,SPAD值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说明在不同需水量时期不同的补水量对宁薯叶片叶绿素影响不同;各个生育期随着补水量的增加,LAI均是先增加后减小,且均当补水量为2 250m~3/hm~2时LAI达到最大值,进一步加大补水量LAI则逐渐减小;宁薯16号干物质累积量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增加,表现为慢一快一慢的"S"型曲线,适量补水能显著促进茎、块茎、叶生长,却对根系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干物质累积总量随着补水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综合分析,膜下滴灌条件下最有利于宁薯16号生长发育的补水量为2 250 m~3/hm~2。

关键词: 膜下滴灌 补水量 主食化 马铃薯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银北高水位盐碱地土壤盐分与地下水特征关系分析

节水灌溉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银北灌区典型高水位盐碱地的土壤盐分与地下水特征的监测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盐分与地下水埋深、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盐分垂直分布呈现明显表聚性,0~20 cm土层全盐含量均值为3.34 g/kg,p H均值为8.81;研究区内71%地下水样为微咸水,矿化度TDS均值为2.69 g/L;土壤全盐及盐分组成呈中等强度变异,土壤p H值呈弱变异。(2)耕层全盐含量与土壤中除CO_3~(2-)和HCO_3~-的其他离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Na~+、Cl~-、SO_4~(2-)等离子的相关系数大于0.9,与地下水中各指标相关性大小排序为;SO_4~(2-)>矿化度>Cl~->Na~+>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与地下水中除CO_3~(2-)和HCO_3~-的其他离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Na~+、Cl~-的相关系数大于0.9;土壤中的Na~+和Cl~-与地下水埋深呈显著负相关,与地下水矿化度和地下水中的SO_4~(2-)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中的SO_4~(2-)与地下水埋深呈显著负相关,与地下水矿化度和地下水中的SO_4~(2-)呈极显著正相关。(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地下水含盐量及主要盐分离子、土壤中的主要盐分离子、地下水埋深。

关键词: 银北高水位盐碱地 土壤盐分 地下水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智能产羔房自动投料及饮水系统设计与实现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决产羔房存在的投料劳动强度大、饮水卫生无法保证等问题,笔者基于单片机、自动控制、无线传输及数字处理等技术,设计了智能产羔房自动投料及饮水系统,并自主研发了水质检测模块,详细阐述了该自动投料及饮水系统各模块的原理及程序流程设计,包括自动投料、称重、水质检测硬件电路等。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动投料及饮水系统运行稳定,数据采集稳定,历史记录可追溯,降低了人工投料强度,提高了饲喂效率,保证了种羊的充足饮水及水质卫生。说明设计研发的自动投料及饮水系统能为畜牧养殖智能化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可靠的数据来源。

关键词: 产羔房 自动投料 饲料称重 单片机 饮水系统 水质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密度耦合根瘤菌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适宜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间作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玉米间作中黄30大豆采用2∶2行比模式下,研究大豆不同种植密度耦合根瘤菌拌种对中黄30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结果 表明,玉米间作中,不同处理间的大豆产量有明显差异,最高为1 047.45 kg/hm2;中黄30的产量与株高、有效荚数呈正相关,与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对中黄30适宜种植密度与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160 000株/hm2为最佳适宜种植密度;根瘤菌拌种对中黄30产量的提高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 中黄30 密度 根瘤菌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除草剂对葡萄的安全性评价

农药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对葡萄安全性好的除草剂,为指导生产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有效成分含量的5种除草剂对葡萄生长的药害症状和生理生化等指标的影响.[结果]40%氟乐灵EC对于葡萄生长药害影响最小,无明显药害现象;对于叶片中叶绿素SPAD值影响,5种除草剂处理后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5种除草剂对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除胞间CO2浓度外,其他光合指标相比对照而言都有一定的降低;除草铵膦外,其他几种除草剂有效成分含量低的处理大都提高了葡萄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反之,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处理大都降低了葡萄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结论]5种除草剂中,40%氟乐灵EC对葡萄安全性最好,推荐有效成分施用量为720 g a.i./hm2.

关键词: 除草剂 葡萄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中乙基多杀菌素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

农药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枸杞鲜干果实中乙基多杀菌素L(XDE-175-L)、乙基多杀菌素J(XDE-175-J)及其代谢物N-demethyl-XDE-175-J、N-formyl-XDE-175-J进行检测.[方法]枸杞样品用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和石墨化炭(GCB)净化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乙基多杀菌素及其代谢物在枸杞鲜果中平均回收率为80.3%~188.7%,相对标准偏差为0.3%~19.1%,在枸杞干果中平均回收率为84.8%~112.8%,相对标准偏差为2.2%~19.3%,定量限为0.01 mg/kg.[结论]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测定枸杞中乙基多杀菌素及其代谢物.

关键词: 枸杞 乙基多杀菌素 代谢物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