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60Co-γ射线辐照对鳝鱼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2
摘要:目的 研究60Co-γ射线辐照对鳝鱼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将鲜活鳝鱼剖杀、切段处理后进行辐照灭菌,设置2、4、6、8 kGy 4个剂量组,以未辐照组作为对照组,真空包装后在4℃冰箱中进行储藏.定期取样测定其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脂肪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s,LPO)来研究60Co-γ射线辐照灭菌对鳝鱼冷藏品质的影响,并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研究未辐照、8 kGy辐照鳝鱼的挥发性物质变化情况.结果 第8 d时未辐照组鳝鱼片TVB-N值为20.92 mg/100 g,菌落总数超过1.0×106 CFU/g,超过可食用标准限值,但辐照导致鳝鱼脂肪氧化产物增加,第6 d时未辐照组的LPO和MDA含量分别为8.64 μmol/g prot和7.64 nmol/mg prot,而辐照各组均高于未辐照组.挥发性物质检测结果显示,在鳝鱼中一共检测出62种挥发性物质,其中胺类6种、醛类15种、烃类25种、酸类5种、酮类5种、酯类2种、醇类1种,其他化合物3种.结论 辐照能够有效延长鳝鱼冷藏货架期,结合TVB-N和菌落总数指标,辐照组鳝鱼的冷藏货架期最长可至15 d,但辐照也有促使脂肪氧化、产生影响风味的挥发性物质等副作用.


浅谈当前规模化猪场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技术
《猪业科学 》 2022
摘要:从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暴发以来,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猪价也如同过山车一样,从高位到低位再到现在的反弹,猪周期变更长了,不少中小型养殖户由于抗风险能力差,大部分关停,截止到2020年农业农村部统计我国猪场规模化率已经达到57.1%。全国规模化猪场经过近3年非洲猪瘟的洗礼,已经摸索出一套完善的防控体系,但随着非洲猪瘟病毒变异株的出现,


我国莲产业标准综合体建设现状研究及对策思考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 2022
摘要: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是我国重要的特色蔬菜,且莲产业也是长江、珠江及黄淮流域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莲标准体系,为支撑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对于标准体系,特别是标准综合体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梳理当前我国莲产业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解析当前标准体系的短板和难点,并针对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提出了莲产业链标准综合体建设思路,以期为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柑橘炭疽病生防芽孢杆菌3066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湖北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芽孢杆菌Bacillus 3066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培养基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培养基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和牛肉膏,最佳无机盐为CaCl_2;将蛋白胨、牛肉膏、CaCl_2和蔗糖4因素按L_(16)(4~5)设计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为蛋白胨12 g/L、牛肉膏3 g/L、CaCl_2 5 g/L、蔗糖6 g/L。摇瓶发酵液中的单位体积活菌数量达95.0×10~8CFU/mL,是优化前活菌数量的12.7倍,达到了菌体富集的目的。
关键词: 生防菌 芽孢杆菌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培养基 优化


C型产气荚膜梭菌抗原含量与免疫攻毒保护的关系
《湖北畜牧兽医 》 2022
摘要:采用不同含量的C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抗原制备3种灭活疫苗,分别免疫怀孕母猪,同时设立不免疫对照组.母猪分娩后,对免疫组和对照组母猪所产并采食初乳24 h内仔猪分组后攻毒,静脉注射最小致死量的C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另设不免疫对照组母猪所产仔猪为正常对照,攻毒后连续观察7 d,统计各试验组仔猪的发病和保护情况.结果表明,C型产气荚膜梭菌灭活疫苗抗原含量与攻毒保护率具有良好的平行关系,当疫苗中毒素含量不低于3000 MLD/mL时,免疫组攻毒保护率均不低于80%.确定了使仔猪获得保护的产气荚膜梭菌毒素最低抗原含量为3000 MLD/mL.


复合肥料对茶叶产量、品质及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不同肥料处理对茶树生长及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以龙井43茶树为供试品种,根据施肥方式不同设置T1(不施肥处理)、T2(控释肥处理)、T3(碳基肥处理)、T4(脲甲醛处理)、T5(茶树专用肥处理)、T6(习惯施肥处理)共6个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的茶叶产量、茶叶养分元素含量、茶园土壤肥力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均可提高茶叶产量及茶梢百芽重.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用复合肥可明显提高茶叶产量,其中以茶树专用肥处理增产效果最稳定.增加复合肥可以促进茶芽更早萌发,与不施肥相比可提早1周开采,但不同复合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用复合肥可明显提高茶叶中N含量,但不同复合肥处理C含量差异不显著.施用复合肥均显著提高了茶园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其中碳基肥复合肥在阻止肥料淋溶损失方面表现较好,其次是茶树专用肥与尿甲醛复合肥,均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施用复合肥料均可提升茶叶的产量与品质,其中以茶树专用肥效果最佳,且经济效益及养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复合肥的过量施用易导致养分淋溶损失.通过分析不同肥料对茶树生长及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旨在为茶园肥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高茶园经济效益.


5个桃砧木品种对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涝性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品种桃树砧木对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涝性,为桃耐涝砧木品种选育及抗涝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桃、抗砧1号、浙砧1号、筑波6号、南京白沙5个桃砧木当年生实生苗为供试材料,设正常水分(对照,CK)和淹水处理,测定叶片的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光合色素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指标,综合评价砧木耐涝性。【结果】淹水处理下,各砧木叶片的净光合作用(Pn)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低于CK(P<0.05,下同);抗砧1号、筑波6号和毛桃叶片的气孔导度(Gs)较CK显著降低;浙砧1号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较CK显著下降,其他品种不同程度上升。筑波6号、抗砧1号、南京白沙和毛桃的叶绿素a(Chl a)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较CK显著下降。浙砧1号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脯氨酶(Pro)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较CK显著提高,丙二酶(MDA)含量显著低于CK;毛桃的过氧化物酶(POD)、CAT及Pro活性显著提高,而SOD活性和(SP)含量显著下降。各种砧木的POD、CAT和Pro的耐涝系数均大于100.00%,Pn、Tr、Chla、Chlb和Car的耐涝系数均小于100.00%。利用主成分及隶属函数等多元统计方法对15个指标耐涝系数进行综合分析,浙砧1号综合耐涝评价值D值最大,为0.760,表现出较强的耐涝性,其次为南京白沙、筑波6号和抗砧1号,耐涝性中等,毛桃D值最小,为0.091,耐涝性最弱。【结论】淹水胁迫不同程度抑制了砧木叶片光合作用和光合色素合成,各砧木在胁迫下调节体内渗透物质和抗氧化酶能力不同,耐涝性存在差异。在涝害频发的区域应避免桃园积水并采用耐涝性较好的砧木品种。
关键词: 桃 砧木 生理响应 耐涝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综合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