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广东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中国兽医杂志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细菌分离的方法,结合PCR检测,生化鉴定,对广东地区2007年9月~2008年9月37个患病猪场送检的372份病料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率达24.00%,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场阳性率达40.54%,表明副猪嗜血杆菌病在广东地区已普遍流行。


板栗挥发物对桃蛀螟成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调查及行为反应、EAG反应和产卵选择性测定,研究了板栗挥发物对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成虫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2004-2008年的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桃蛀螟在农大1号板栗上的蛀果率为16.1%~25.3%,而在河源油栗上的蛀果率均小于5%,桃蛀螟对前者的危害明显较重.农大1号板栗的果实和叶片挥发物对桃蛀螟雌蛾均有显著吸引作用,其中果实比叶片挥发物的吸引作用更强,但上述挥发物对雄蛾没有明显吸引作用;河源油栗的果实和叶片挥发物则对雌、雄蛾均无吸引作用.触角电位反应试验表明,桃蛀螟雌蛾对农大1号板栗果实挥发物的反应比河源油栗果实强烈,但雄蛾没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中,雌、雄蛾对果实的反应均比叶片强烈.桃蛀螟雌蛾在农大1号板栗果实上的产卵量明显高于叶片及河源油栗的果实和叶片,而后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猪场疾病流行特点及疾病复杂难治的原因(二)
《广东饲料 》 2010
摘要:(接上期)9细菌内毒素对猪病的影响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上的特有结构,主要成分为脂多糖。当细菌死亡自溶或粘附于其他细胞时才表现其毒性,为外源致热源,可激活中性粒细胞等使之释放出内源性热原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发热。


维生素B_6在水产养殖上应用研究的进展
《现代渔业信息 》 2010
摘要:维生素B6常以盐酸吡哆醇的形式作为酶的辅基参与代谢反应,特别参与和蛋白质与氨基酸代谢有关的反应。因此,对水产动物的成活、蜕皮、生长、病害的防御、免疫等发挥作用,是水产动物必不可少的营养添加剂。本文就水产动物维生素B6的营养作用、需要量、缺乏症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免疫分析原理和化学发光原理的详细介绍,全面的归纳了由免疫分析体系和化学发光体系两大部分组成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根据化学发光体系中标记物质的不同以及检测体系的差别,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且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其优点和不足做了透彻的分析。就目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兽医诊断、医学诊断及食品安全检测上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基本原理 分类 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