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微生物菌剂处理猪场沼液效果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人工模拟活性污泥的方法,比较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猪场沼液的净化效果,旨在研制适合处理猪场沼液的复合菌剂,为养殖废水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对猪场沼液均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能够较好地去除沼液生物需氧量、总磷、粪大肠菌群,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61.5%、83.0%、99.0%,发芽试验也证实植物毒性的良好去除效果,最高发芽率提高38.3个百分点,发芽指数提高45.2个百分点;对化学需氧量、氨氮、全盐量等指标均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最高去除率发分别达到54.9%、48.4%、31.8%。综合评估,光合菌剂(PMP)处理效果优于复合菌剂(CMP)和发酵菌剂(FMP)。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猪场沼液 处理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八点广翅蜡蝉成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八点广翅蜡蝉成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八点广翅蜡蝉成虫在茶园内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为进一步研究其防治技术,准确预报其发生情况及进行防治试验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茶园 八点广翅蜡蝉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腈菌唑在荔枝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农学学报 2011

摘要:为明确腈菌唑在荔枝及土壤中的消解情况和环境评价,2008—2009年通过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了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在荔枝上及土壤中施用后的消减动态。样品用甲醇提取,乙酸乙酯液液分配萃取、弗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了腈菌唑在荔枝上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广东、广西两地试验结果表明:腈菌唑在荔枝及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荔枝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2~2.5天和2.8~3.1天。在有效成分为100mg/kg剂量下,施药3次,药后7天,腈菌唑在荔枝上的最终残留量均小于2mg/kg,建议其在荔枝上的最大残留限量值(MRL值)暂定为2mg/kg。

关键词: 残留 腈菌唑 荔枝 土壤 气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花蓟马的寄主、危害及防治措施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是我国新近发现的外来有害生物,是全世界已知的4 500种蓟马中最为凶险的农林害虫之一。概括了国内外西花蓟马的寄主范围,描述了西花蓟马的危害特点,并讨论了西花蓟马的防治措施及手段,为西花蓟马的有效可持续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 西花蓟马 寄主 危害 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地方优良品种‘贡柑’起源的初步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研究了地方优良品种‘贡柑’与部分柑橘属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10条引物共扩增出87条谱带,多态性谱带率为97.7%,通过各供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建立的聚类树状图,能准确地区分各种、品种、品系的关系,此外对‘贡柑’的起源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支持‘贡柑’是由本地橘和橙的自然杂交而来的观点,并偏向橘遗传基础。

关键词: ‘贡柑’ RAPD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起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诺沙星微囊体外溶出度的研究

中国兽药杂志 2011

摘要:为了遮蔽恩诺沙星的苦味,改善恩诺沙星的适口性,利用沸腾包衣工艺对恩诺沙星进行包衣,制成恩诺沙星微囊,作为恩诺沙星口服给药制剂的原料。通过体外溶出度试验,测定了恩诺沙星微囊在猪人工胃液中的溶出度。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恩诺沙星微囊在猪人工胃液中均能迅速溶出,60 min即接近最大溶出度。微囊粒径大小对恩诺沙星的溶出有一定影响,粒径越小溶出越快,最大溶出度也越高。

关键词: 恩诺沙星 微囊 溶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诺维氏梭茵病的诊断分析及综合防制

养猪 2011

摘要:近年来规模化猪场常出现以散发、急性胀气、突然死亡为特征的猪诺维氏梭菌病.该病多发于冬秋、春季,主要发生在大肥育猪和老龄母猪,尤其是怀孕中早期经产母猪,病情发展迅速,一般来不及治疗就死亡,给猪场带来了不少损失.该病近年发生频率在加快,发生的猪场数量呈逐年增多趋势,引起了同行兽医的关注.

关键词: 规模化猪场 综合防制 维氏 诊断 突然死亡 经产母猪 发生频率 梭菌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荔枝果实游离氨基酸分析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荔枝果实中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采用AccQ.Tag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娘喜、大丁香、黑叶、兰竹和甜眼荔枝果实中的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测定方法重现性好,精密度高;甜眼果实中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6.4%,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之比为0.57,较接近理想蛋白质的标准要求;紫娘喜、大丁香、黑叶、兰竹和甜眼荔枝果实均含有丰富的药效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以及少量的芳香族氨基酸,但不同品种间的含量及比例差异较大。因此,不同荔枝品种的口感和风味明显不同。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AQC) 氨基酸 荔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瓜施用不同类型配方肥效果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不同类型配方肥对冬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不同配方肥处理显著增加了维生素C含量,干物率、可溶性糖含量有提高趋势,其中,以控释配方肥处理干物率、维生素C、可溶糖含量提高最显著,分别比常规施肥提高23.1%、23.1%、16.1%。控释配方肥和缓释配方肥Ⅱ处理分别增产11.33%、5.31%,每667 m2分别增收467.17、361.42元,具有较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

关键词: 冬瓜 配方肥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菠萝为试材,建立试管无性系,进行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约2.0~3.0 cm的菠萝茎尖于含有0.5 mol/L蔗糖的培养基上预培养1~2 d,剥取含1~2片叶原基(1.0~2.5 mm长)的茎尖,室温(25℃)下用LS装载液预处理50min,再用PVS2溶液于0℃下处理40 min,换入新鲜的PVS2溶液后迅速投入液氮,保存24 h后在40℃水浴中迅速化冻90 s,用1.2 mol/L的蔗糖培养液洗涤2次,每次10 min,然后转入含0.3 mol/L蔗糖的MS培养基上,暗培养48 h后转入含BA 0.5 mg/L的MS培养基上,暗培养1周后转移到正常光下,4个菠萝品种(澳大利亚卡因、夏威夷、巴厘、台农16号)的成活率分别为96.5%、95.3%、78.6%、87.7%,再生率分别为93.2%、92.6%、76.7%、87.7%。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其形态上与对照一致,生根后可移栽成活。

关键词: 菠萝 茎尖 超低温保存 玻璃化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