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检测稻谷中的稻曲病菌毒素A和D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稻谷中稻曲病菌毒素A和D污染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同时定量检测稻谷中稻曲病菌毒素A和稻曲病菌毒素D。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稻曲病菌毒素A 稻曲病菌毒素D 稻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梨低玻璃化组培快繁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豆梨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繁殖体系研究,探讨4种基本培养基(MS、AS、NN69、WPM)及6-BA、NAA不同配比对豆梨组织培养增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豆梨组培苗的适宜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6 mg/L+NAA 0.2 mg/L;适宜的培养方式为,在MS+6-BA 0.6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上继代2次后转到空白培养基继代培养1次;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1.5 mg/L。

关键词: 豆梨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玻璃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生产要素贡献模型的南京郊县农业发展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南京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运用农业全要素贡献模型,对南京郊县农业生产要素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面临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无论从农业总产值还是农业增加值来看,南京郊县农业已经进入"高投入-高产出"的阶段。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南京郊县应该优化农业投入要素的结构配置,以技术投入作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提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增长发展。

关键词: 南京郊县 农业产出 投入要素 贡献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山杜鹃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及其与SPAD值的关系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SPAD叶绿素测定仪活体快速测定叶绿素含量的精确性,以及叶色值(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和SPAD叶绿素测定仪法分别测定高山杜鹃品种"富丽金陵"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在应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含量时,浸提法测得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研磨法,且以V(丙酮)∶V(无水乙醇)∶V蒸馏水=4.5∶4.5∶1的混合浸提液效果较好;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经回归分析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与SPAD值之间的最佳相关函数均为乘幂函数模型。

关键词: 杜鹃 叶绿素含量 SPAD值 相关关系 函数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SB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草莓SBP基因家族的功能,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SBP蛋白序列的系统发生和基因组定位进行分析,对其氨基酸组成成分、理化性质以及二、三级结构进行分析和预测等。结果表明草莓16条SBP蛋白序列与拟南芥16条SBP蛋白序列一起分成了3个亚族,说明拟南芥与草莓SBP基因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基因组定位发现16个SBP基因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研究还发现不同亚族间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序列间的疏水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它们的二级结构主要以随机卷曲为主,三级结构相似。SBP基因家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等多个方面起重要作用,笔者实验结果为草莓SBP基因家族的进一步功能分析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关键词: 草莓 拟南芥 SBP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部分地区动物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间接血凝(IHA)试验方法对江苏省部分地区(徐州、连云港、盐城、宿迁、南通、泰州、扬州、南京、常州、宜兴、昆山)动物弓形虫病进行血清学调查。试验血清样品稀释度在1∶64时,致敏血球达到50%以上凝集的血清样品判为阳性。结果在所调查的1 100份血清样品(猪、牛、羊、猫、狗等动物)中弓形虫抗体呈阳性者为145份,占总调查血清数的13.2%,其中939份猪血清样品中阳性样品数120份,占总调查猪血清样品的12.8%,总体反映出江苏省内动物弓形虫病感染的概况。

关键词: 弓形虫病 血清学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抗虫棉后时代棉花科技问题思考

生物技术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述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研发的意义,分析转基因抗虫棉成功产业化以来棉花科技本身和生产上的基本问题,指出转基因抗虫棉促进了我国棉花生产高产稳产的发展,但是发展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抗虫资源的过度使用,遗传背景的匮乏,次生害虫的演变,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等。分析转基因抗虫棉后时代我国棉花科技取得新的重大突破的可能性。指出棉花科技要坚持生物技术为先导,在超高产的前提下,以品质改良和综合抗性为突破口,再创棉花生物技术研发的高峰,促进棉花生产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 棉花生物技术 第二代转基因棉花 超高产 高品质 综合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软米携带的香米等位基因的分子检测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香米等位基因fgr的2对InDel标记InDel-E2、InDel-E7,对香稻新材料香软米的香味基因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香软米携带有第2个外显子缺失7 bp的香米等位基因。

关键词: 水稻 香味 基因 分子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碱后处理对互花米草沼渣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环境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互花米草厌氧发酵后的沼渣为原料,采用紫外扫描、FTIR、XRD、1H-NMR、13C-NMR和其他一些常规分析手段研究了5%NaOH溶液固态处理前后,互花米草沼渣的物质结构、物质组成以及水浸提液理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5%的NaOH溶液处理48 h后,互花米草沼渣的骨架结构并未受到破坏,只是某些官能团的结构受到破坏;碱处理后,互花米草沼渣中木质素碎片化,木质素的芳香环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木质素含量稍有增加;碱处理破坏了互花米草沼渣中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形成可被厌氧微生物破坏的类似结晶区结构,结晶区的比例增加,纤维素相对含量增加;碱处理后,互花米草沼渣中羧酸盐破坏严重,沼渣中羧基碳含量降低,烷烃类物质也受到一定的破坏,半纤维素相对含量降低;碱处理后,互花米草沼渣中烷基碳和芳香碳含量均降低,烷氧碳含量增加,芳香度降低,表明碱处理后互花米草沼渣的脂肪族特性增强,可生物降解性能提高.

关键词: 互花米草沼渣 碱后处理 理化特性 木质纤维结构 沼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丛枝菌根真菌对苗期黄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瓜品种新泰密刺为试验材料,研究4种不同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 fungi,AMF)[Glomus mosseae(GMA)、Glomus mosseae-2(GMS)、Glomus mosseae-3(GMH)及Glomus versiforme(GV)]对黄瓜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4种丛枝菌根真菌的黄瓜幼苗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菌根侵染率及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地上部的氮、磷、锌、钙含量、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未接菌的对照(P<0.05),而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率(WUE)均显著低于未接菌的对照(P<0.05);其中接种GMA的黄瓜幼苗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鲜、干重、菌根侵染率及叶片中叶绿素a、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地上部磷、铜、锌含量均显著高于接种GMS、GMH、GV的黄瓜幼苗(P<0.05)。表明4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幼苗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以GMA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黄瓜 生长 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