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十二种砧木根皮率、枝皮率与嫁接树生长势的相关性

北方园艺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12种果树砧木为试材,利用12种砧木进行根皮率、枝皮率与其嫁接树生长势的相关性研究,以期为矮化砧木早期鉴定的预选指标筛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根皮率与根系粗度呈显著负相关,枝皮率与枝条粗度呈显著负相关;2~9 mm根系的根皮率与嫁接树树高呈极显著负相关,2~6 mm根系的根皮率与树干横截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砧木枝条枝皮率与嫁接树生长势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聚类分析认为,利用根皮率和嫁接树生长势对砧木进行评价结果一致性好,利用根皮率预测嫁接树生长势的最适根粗范围为5~7 mm.

关键词: 砧木 嫁接树 根皮率 枝皮率 生长势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套种模式下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冬小麦套种花生种植模式下小麦产量的差异,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冬小麦套种花生种植模式对小麦旗叶光合速率、SPAD值、冠层温度和最大LAI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大垄宽幅垄上覆膜(T1)、大垄宽幅未覆膜(T2)、小垄宽幅未覆膜(T3)、15 cm等行距(T4,对照).结果表明,T1处理较对照减少了小麦灌浆后期旗叶光合速率,T2、T3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灌浆后期旗叶的光合速率;T1、T2、T3处理小麦孕穗期旗叶SPAD值均高于对照,而开花期和灌浆中期旗叶SPAD值均低于对照;3种套种模式小麦开花前冠层温度显著高于对照,而最大LAI低于对照,其中T1、T2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2017-2018年冬小麦产量变化为:T2

关键词: 冬小麦 套种 花生 光合速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草高粱茎秆特征与抗倒性关系分析

草地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饲草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茎秆特征与抗倒性关系,本研究以2013-2017年田间选择的农艺性状一致的不同抗倒性饲草高粱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主茎鲜重、主茎重心、主茎抗折力、木质素含量等茎秆特征指标与倒伏系数的关系,以及倒伏系数与倒伏指数(田间实际倒伏情况)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抗倒性饲草高粱主茎鲜重、主茎重心指标无显著差异,但主茎抗折力、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得出,饲草高粱倒伏系数与主茎抗折力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木质素含量与倒伏指数、倒伏系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15,-0.131,无显著相关性;倒伏系数与倒伏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224,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表明,倒伏系数、木质素含量作为饲草高粱抗倒性评价指标还需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 饲草高粱 茎秆特征 木质素含量 倒伏系数 倒伏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蚯蚓粪中高效解磷菌的筛选及解磷特性的研究

北方园艺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新鲜的蚯蚓粪为试材,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初筛和钼锑抗比色法复筛筛选解磷菌,共分离筛选得到7株解磷菌LH01、LH02、LH03、LH04、LH05、LH06、LH07,其中LH05菌的解磷能力最强,解磷圈的内外直径比D/d达2.26。根据LH05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DNA同源性分析等结果,初步鉴定该菌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结果表明:LH05菌解磷的最佳条件分别为接种量9%、培养温度35℃、初始pH 6.5,可溶性磷含量最高可达96.69 mg·L-1。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制高效解磷菌剂提供稳定高效的菌种和前期研究基础。

关键词: 解磷菌 菌种鉴定 可溶性磷 解磷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麦区北片小麦穗部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挖掘与穗部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标记位点及其优异等位变异,以黄淮麦区北片近30 a培育的132个小麦主栽品种及其衍生品系为材料,在8个环境中对穗长、总小穗数、穗粒数和穗密度等4个重要穗部相关性状进行表型鉴定,结合小麦55K SNP芯片基因分型开展标记-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到的121个与穗部相关性状显著关联的标记位点包括与穗长显著关联的位点38个,与总小穗数显著关联的位点15个,与穗密度显著相关的位点47个,与穗粒数显著关联的位点21个.其中,有8个显著关联位点在3个及3个以上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包括与穗长显著关联位点AX-108730544-1D、AX-94755570-2A和AX-111703851-6D,与总小穗数显著关联的位点AX-111235532-2A和AX-110926142-2A,与穗粒数显著关联位点AX-110378404-5A,与穗密度显著关联位点AX-108730544-1D和AX-110963299-1D.对上述8个显著关联位点的地域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各个位点的优异等位基因频率在黄淮麦区不同省份品种中存在较大差异.基因聚合效应分析表明,穗长、总小穗数和穗密度表型值随优异等位基因数量增加而呈现提高的趋势.上述研究结果对小麦穗部性状优异等位基因挖掘和分子标记选择育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小麦 黄淮麦区 穗部性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涂膜-超声复合预处理强化苹果片干燥特性及其品质提升

现代食品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以苹果为原料,为提高热风干燥速率,改善产品品质,通过研究不同功率下(0、160、320、480 W)超声和羧甲基纤维素涂膜复合预处理对苹果片热风干燥特性(干基含水量和干燥速率)及产品品质(总酚、颜色、DPPH清除率、复水比、微观结构)的影响,为其它产品干燥提供研究依据.在60~90℃干燥条件下,苹果片的干燥速率、总酚含量、DPPH清除率、复水比均随着超声功率增大而增大,干燥时间、色差随超声功率增大而减少.在70℃、480 W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干燥速率和较好的干燥品质,干燥时间为150 min,总酚含量为16.25 mg GAE/g DW,色差值ΔE为8.13,DPPH清除率为38.15%,复水比达5.23,用电子显微镜对苹果干制品进行观察微观结构,可以发现经超声处理后的干制品内部的褶皱多、微孔通道较多.综上,涂膜-超声复合预处理能够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速率,提高产品的总酚含量、DPPH清除率和复水比,改善干制品色泽.

关键词: 苹果 干燥动力学 超声 涂膜 总酚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丙醚在番茄果实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农药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吡丙醚在番茄果实使用的残留使用安全性.[方法]建立了用于番茄果实中吡丙醚残留量检测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并对吡丙醚在番茄果实中的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在添加质量分数水平为0.01、0.10、0.50 mg/kg时,吡丙醚的回收率为63.7%~106.4%,相对标准偏差为6.4%~8.7%.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显示,番茄中吡丙醚的半衰期为11.3 d,在推荐施用剂量90 g a.i./hm2和高剂量135 g a.i./hm2下,施药2~3次,距最后1次施药后3、5、7 d分别进行采集分析,番茄中吡丙醚最终残留量的为0.034~0.202 mg/kg,均低于国家制定的番茄中吡丙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1 mg/kg.[结论]吡丙醚在番茄的施用过程中降解速度较快.使用时,在推荐剂量90 g a.i./hm2下施药2次,取样间隔期7 d,收获期的番茄果实食用安全.

关键词: 吡丙醚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番茄 残留 消解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坝上露地错季大白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202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11份板栗种质资源花序表型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对1 0个省份(群体)211份中国板栗种质资源花序相关性状表型多样性和遗传特点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中国板栗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信息,挖掘优异基因材料,并为现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及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板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中提供的方法,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板栗种质资源圃内211份中国板栗资源的15个花序相关表型性状进行系统调查,量化赋值后,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Shannon-weaver指数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采用MEGA 7.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我国板栗资源花序相关性状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平均变异系数和平均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8.23%和1.70,其中每果枝雌花个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0.66,雄花序比例变异系数最小为7.37,序轴粗度比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99,每果枝两性花序个数、两性花序比例多样性指数最低为1.41.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地区板栗遗传变异和表型多样性存在差异,江苏群体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系数为35.53%;河北群体多样性水平最高,多样性指数1.86;安徽群体遗传变异和表型多样性水平均最低,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6.96%和0.95.测量性状中,除雄蕊长和序轴粗度比外,其余性状均为群体间差异显著,花序长、花轴粗、花簇密度、每果枝两性花序个数、两性花序比例、雄花序比例、每果枝雌花个数这7个性状,群体间差异极显著,不同地域间变异丰富,多样性程度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花序形态性状内部间的相关性较明显,花序数量性状内部间的相关性较明显,但花序形态和花序数量间相关性不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反映了总信息量的84.18%,每果枝两性花序个数(0.931)、花序粗(0.912)、花序长粗比(-0.889)、花序长(0.864)、每果枝雌花个数(0.828)、雄花序比例(-0.821)、两性花序比例(0.820)、雄蕊长(0.806)8个性状的相关系数都在0.8以上,是板栗花序相关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以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为标准,将211份资源分为5个类群,并筛选出9份两性花序数量多、雌雄比例高且高雌花量的板栗资源.聚类分析将21 1份资源分为8个类群,花相关表型性状变异相同的材料大多聚在一起,变异较大的类群和主成分分析结果相似.[结论]中国板栗资源花序相关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多样性程度高,地域间遗传变异和多样性程度不同,群体间性状差异显著.花序形态表型性状和花序数量表型性状内部的相关性较明显,但花序形态和花序数量间相关性不明显.筛选出8个性状可作为板栗花形和花量的综合评定指标,9个两性花序数量多、雌雄比例高且高雌花量的板栗资源可作为性别调控、改善产量的亲本材料.

关键词: 板栗 种质资源'花序 表型性状 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月弯孢变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药剂的敏感性

植物保护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新月弯孢变种的发生和流行规律及有效防治方法,在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光照等培养条件下,测定新月弯孢变种菌株HNWB-131、HNWB-185和模式菌株CX-3的生物学特性,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这3株菌株对5种药剂的敏感性.结果 表明,新月弯孢变种菌株HNWB-131和HNWB-185对碳、氮源的利用更敏感,在大部分碳、氮源培养基上其菌丝均为灰白色至黑色,与新月弯孢模式菌株的墨绿色存在明显区别;2株新月弯孢变种菌株的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均为30℃,而新月弯孢模式菌株的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度分别为30℃和35℃;新月弯孢变种对光照条件更敏感,且黑暗条件对其分生孢子的产生和萌发有一定刺激作用;新月弯孢变种菌丝生长的最适pH为7~9,比新月弯孢模式菌株的最适pH范围窄(pH为5~11).苯醚甲环唑对CX-3、HNWB-131、HNWB-185菌株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好,EC50分别为0.39、0.58和0.52 μg/mL;其次为丙环唑,EC50分别为0.79、1.97和1.64 μg/mL,表明2种新月弯孢变种对药剂的敏感性比模式菌株差.

关键词: 新月弯孢 变种 生物学特性 药剂敏感性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