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51条记录
几种除草剂对春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野燕麦、旱雀麦是青海春麦田主要的禾本科杂草,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为控制其危害,对目前开发出来的6种防除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 g/L炔草酸.唑啉草脂EC 600 mL/hm2、150 g/L麦极WP 300 g/hm2、69 g/L骠马EW 750 mL/hm2对野燕麦的防效分别达到98.80%、98.00%、90.00%;7.5%啶磺草胺WG对旱雀麦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达到100%。以上除草剂均对小麦安全,且使小麦增产显著,因此适宜在青海春麦田大面积使用。

关键词: 春小麦 杂草 除草剂 药效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菊芋苗期氮素营养缺乏症状及生理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菊芋苗期缺氮的主要症状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处理前期就表现出明显缺素症状,表现为生长减缓,处理10d以后缺素症状由下部向上部开始出现,处理40 d后生长几乎停止;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降低,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均高于对照,根系活力开始有明显上升,之后迅速下降。蛋白、根系活力在缺氮初期含量的上升认为与植物缺氮适应性调节有关。

关键词: 菊芋 缺氮 症状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稞杂交最适授粉时期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过两年最适授粉时期的试验研究发现:不同青稞品种去雄后雌蕊柱头生活力不同,从而决定了最适授粉时期不相同,有的品种适宜授粉时间长达10 d,有的品种为5~7 d,有的品种只有短短的3 d。虽然适宜授粉时间有长有短,但总的规律可以确定为:大部分品种去雄后第1、2、3、4 d授粉杂交成功率高。

关键词: 青稞 杂交 最适授粉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色‘循化线辣椒’资源的园艺学分类鉴定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对黄色‘循化线辣椒’(C.annuumL.var.dactylusM.)资源做出科学鉴定和评价,进一步为其基因资源利用奠定基础,通过对30份国内线辣椒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重点对黄色变异种质资源‘HJ2002’进行了分类鉴定,发现‘HJ2002’是目前国内少见的皱皮黄色线辣椒天然变异资源,该资源的果实成熟色和风味特征与Smith辣椒园艺学分类中Cayenne型线辣椒特点有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线辣椒 资源 分类鉴定 Cayenne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稞种质资源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青藏高原青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为青稞育种提供依据,利用分布于青稞14条染色体长、短臂上的14对SSR引物对来自青藏高原区域内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的55份青稞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位点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为2~10个,共检测出总位点数48个,平均3.7个,各多态位点检测出基因型为1~21种,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4998,平均为0.2921,Shannon信息指数为0~0.6930,平均为0.4461,表明青藏高原青稞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生态区青稞材料在遗传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云南参试材料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最高,Shannon信息指数最低,是四个区域中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五组,部分材料的来源与所研究的SSR引物位点相关性状存在独立性,但总体上基于SSR多态性的聚类与材料来源地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青稞 SSR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省东部地区春油菜养分管理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青海省春油菜的施肥、栽培及生产情况,弄清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需求,为青海省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青海 春油菜 养分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VA1基因的同源克隆及其转基因植物耐逆性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麦HVA1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第3组LEA蛋白,其在植物的抗旱和耐盐性方面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对该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转基因植物的抗旱、耐盐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近年的研究结果,对HVA1基因同源性序列的克隆、表达特性以及转HVA1基因植物的抗旱、耐盐性检验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HVA1基因 转基因植物 干旱胁迫 盐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藏高原早熟甘蓝型春油菜遗传资源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和SRAP 2种分子标记研究了69份试验材料的遗传差异及其亲缘关系。29对SSR标记共扩增出118条多态性带,多态性位点占总扩增位点的97.5%,27对SRAP引物扩增出123条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为70.3%。两种标记聚类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0.566处所有材料可以分为A、B 2个大类群;B类在相似系数0.620处又可分为7个亚类,10个天然双低早熟甘蓝型品系、2个甘蓝型亲本和4个新型品系聚在第Ⅰ亚类中,其余的51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分别聚在其他6个亚类中。对55份新型品系进行遗传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品系都含有4种带型,各品系所含不同带所占比率不同。对各品系中含有白菜型亲本带所占比率分别与其对应的两亲本之间的遗传距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中白菜型亲本带所占比率与白菜型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为负相关(-0.52),且达到极显著水平;与甘蓝型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为正相关(0.31),且达到显著水平。对试验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及其来源进行分析(除与2个白菜型亲本间),遗传距离排名前20位的都来自新型品系之间或天然品系与新型之间,最大为0.544。

关键词: 遗传距离 甘蓝型油菜 SSR SRA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N、K肥用量对青海春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用量N、K肥配比对青海省东部灌溉农业区春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K配施能够明显地提高春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N0水平各处理春小麦产量平均为2 542.8 kg/hm2,N1水平各处理产量平均为3 933.5 kg/hm2,比对照增产63.5%~67.8%,N2水平各处理产量平均为4 494.5 kg/hm2,增产88.2%~91.4%。N0处理的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为101.4~105.4g/kg,明显低于N1、N2处理(108.1~125.9 g/kg)。不同K水平之间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在同一N水平下,随着施K量的增加,产量和蛋白质有增加的现象。N、K营养元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通过该试验初步确定该地区春小麦达到高产优质的适宜N用量为300 kg/hm2,K用量为K2O 90 kg/hm2。

关键词: 青海 春小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豌豆种质资源形态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地理来源624份豌豆资源20个形态性状的评价,初步了解其遗传多样性特点,为解决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遗传基础狭窄问题提供思路。对性状表现平均值、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不同地理来源豌豆资源群间的遗传变异大;三维主成分分析探测到参试资源由国内和国外两大基因库构成;资源群体间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国内外豌豆资源聚成两大不同类群,印证了三维主成分分析得到的豌豆资源两大基因库构成的结论。本研究证明基于形态性状评价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同样可靠。

关键词: 豌豆 种质资源 形态性状 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