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7889条记录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RP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植物保护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MuV)引起的病害是世界棉花生产上的毁灭性灾害,也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因此,建立快速检测技术对CLCuMuV的检疫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CLCuMuV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该病毒的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检测方法,并评价了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一步测定了对田间疑似病样的检测准确性。结果表明,建立的RPA检测方法仅能从感染CLCuMuV的样品中扩增出目的条带,而感染同属的其他5种病毒的样品中未扩增出目的条带。该方法检测灵敏度是常规PCR的10倍,且对田间疑似病样的检出结果与PCR试验结果一致。因此,本研究所建立的CLCuMuV RPA快速检测方法具有特异、灵敏、准确、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等优点,这些为CLCuMuV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关键词: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RPA 快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穿心莲茉莉酸甲酯及非生物胁迫下Real-time 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合适的穿心莲茉莉酸甲酯(MeJA)和非生物胁迫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的内参基因。方法:利用高温、干旱、紫外和MeJA处理的穿心莲转录组数据,挑选到7个候选内参基因肌动蛋白1(ACT1),肌动蛋白2(ACT2),转录延伸因子(EF-1α),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微管蛋白(TUB),多聚泛素酶(UBQ)和18S核糖体RNA(18S),并以上述处理后的穿心莲叶片为实验材料,进行Real-time PCR验证。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3种内参稳定性评估软件进行分析,再利用Refinder软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种软件基于不同指标进行稳定性评估,结果并不相同,综合分析得出候选内参基因在高温胁迫下表达稳定性顺序依次为UBQ>18S>EF-1α>ACT2>ACT1>GAPDH>TUB;干旱胁迫下表达稳定性顺序依次为ACT1>UBQ>EF-1α>18S>ACT2>GAPDH>TUB;UV胁迫下表达稳定性顺序依次为EF-1α>TUB>ACT2>UBQ>18S>GAPDH>ACT1;MeJA胁迫下表达稳定性顺序依次为ACT1>EF-1α>UBQ>ACT2>18S>TUB>GAPDH。其中18S基因表达丰度较高,不适合作为内参基因。结合转录组数据对4种胁迫中穿心莲内酯合成相关基因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HMGS)的相对表达水平验证,发现合适内参基因的Real-time PCR结果更可靠。结论:穿心莲高温、干旱、紫外和MeJA胁迫时,UBQ,ACT1和UBQ,EF-1α和TUB,ACT1和EF-1α分别为最适内参基因组合,为后期开展穿心莲高温、干旱、紫外和MeJA处理中基因的功能调控和表达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穿心莲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式EPA/DHA的来源、检测技术与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中国油脂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反式脂肪酸是脂肪酸链上至少含有1个非共轭反式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异构体。反式脂肪酸(C18)会提高血液胆固醇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给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EPA/DHA是重要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EPA/DHA在精炼加工过程中会发生反式异构化。与全顺式EPA/DHA相比,反式EPA/DHA的生理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反式EPA/DHA的来源、检测技术、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EPA/DHA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 反式脂肪酸 PUFA EPA DHA 来源 检测技术 生理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种质广州甘薯圃病毒种类鉴定及分析

植物保护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引起国家种质广州甘薯资源圃中病毒病的病毒种类及优势种,为甘薯种质安全保存提供支持,2017年从甘薯资源圃中未脱毒更新的盆栽苗和大田苗中采集155份具有不同病毒病症状的甘薯资源样品,利用PCR和RT-PCR检测技术对这些样品进行了17种病毒的分子检测。155份样品均有病毒检出,包括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甘薯褪绿斑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fleck virus(SPCFV)、甘薯类花椰菜花叶病毒Sweet potato caulimo-like virus(SPCV)、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SPLV)、甘薯脉花叶病毒Sweet potato vein mosaic virus (SPVMV)、甘薯病毒2 Sweet potato virus 2(SPV2)和甘薯曲叶病毒Sweet potato leaf curl virus(SPLCV)等9种病毒。检出率最高的是SPCFV,为98.1%,最低的是SPCV,为0.6%;RNA病毒检出率为99.4%,DNA病毒检出率为94.2%。154份样品为病毒复合侵染,占总样品数的99.4%;其中4~6种病毒复合侵染率最高,为70.7%,有4份样品最多检测出8种病毒(2.6%)。在所有复合侵染类型中,同时含有SPFMV和SPCSV两种病毒的复合侵染率占54.2%。研究结果表明,甘薯种质资源经过多年茎蔓和种薯繁育,病毒感染率高,病毒种类多,以复合侵染为主,在生长环境相同的条件下,不同资源品种对病毒的耐受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甘薯 种质资源 病毒病 复合侵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个荔枝品种的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比较分析

果树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5个荔枝品种的品质和风味进行鉴定,为品质评价及栽培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理化和液相色谱技术测定糖、酸、维生素含量等品质指标,气相离子迁移谱检测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组分。【结果】4个优质品种仙进奉(Xianjinfeng,XJF)、水晶球(Shuijingqiu,SJQ)、佛绿(Folü,FL)和冰荔(Bingli,BL)的平均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大,均比传统品种怀枝(Huaizhi, HZ)略高,而XJF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比较均等,HZ和其他3个优质品种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可滴定总酸与苹果酸含量的高低依次为XJF>HZ>SJQ>BL>FL。XJF和FL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HZ,而SJQ和BL低于HZ。与HZ相比,XJF、SJQ和BL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具有明显独立的特征峰区域,聚类分析显示,BL和HZ的总挥发性风味差异最小,XJF次之,而FL和SJQ与HZ差异最大。【结论】4个优质荔枝的品质指标与HZ相比有不同的差异,而具有品种特异性的挥发性风味组分和含量差异最为显著。糖、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分和含量可作为荔枝优质品种的品质评价指标。

关键词: 荔枝 有机酸 挥发性风味 风味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新品种华丰甜橘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华丰甜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Huafengtianju’)是从贡柑、椪柑、甜橙和沙糖橘混种果园中收集的沙糖橘果实种子,后经实生选种获得的新品种。该品种树势强健,枝条萌芽率和成枝力均强于对照沙糖橘,易成花坐果。果实为扁球形,果个比对照大,平均单果质量70.4 g,约是对照的1.4倍;果皮厚度约为2.0 mm,易剥皮,完熟果实的果面为橙黄色、平滑、有光泽。果瓣易分离,果肉橙色,化渣,无籽,风味清甜有芳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0.4%~11.0%,总糖含量为7.9%~8.1%,可滴定酸含量为0.25%~0.29%,维生素C含量(ρ)为14.3~15.7 mg·100 mL-1。果实成熟期为12月中旬到翌年1月上旬,与对照基本相同。盛果期的产量可达53 100 kg·hm-2,比对照增产约15%。SSR分子标记遗传鉴定结果显示,华丰甜橘与对照沙糖橘在基因组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是一个遗传稳定的柑橘新品种。

关键词: 柑橘 新品种 华丰甜橘 实生选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增城丝苗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广8优305

杂交水稻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8优305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和四川金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利用优质籼稻不育系广8A与恢复系广恢305配组育成的增城丝苗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后期转色顺、熟相好、丰产性好、谷粒细长、米质优、饭味佳,2019年分别通过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在广东粤北和中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桂中和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广8优305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鸭疫里默氏杆菌流行病学监测及遗传进化关系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广东地区鸭疫里默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的血清型、耐药状况及遗传进化关系。【方法】从规模化鸭场分离鉴定鸭疫里默氏杆菌,通过玻片凝集试验鉴定血清型;利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试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分析药物的敏感性;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序列特征并构建核心基因组遗传进化树。【结果】共分离鉴定鸭疫里默氏杆菌168株,血清1、2、3、5、6、7、8、10型均有流行,血清1型的菌株高达54.17%(91/168),其次为2型,占27.97%(47/168)。48株代表性菌株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盐酸环丙沙星表现高度耐药,耐药率均超过80%;对土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金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对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和大观霉素的耐药率低于30%。受试菌株对5~12种药物耐药,共有44种耐药谱型。成功获得46株菌株全基因组序列,共检出6种耐药基因,其中,耐药基因erm(F)和tet(X)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3.91%(34/46)和82.60%(38/46),同时携带2种以上耐药基因的菌株占95.65%(44/46)。18株(39.13%,18/46)菌株ST分型成功,分属11个ST型。所有测序菌株与数据库中来自中国的菌株在遗传进化关系上最接近,主要存在于优势克隆群系Clade 1和Clade 3中。【结论】本研究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为1型,耐药性严重,所携带的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具有一定相关性,ST型呈多样性,与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数据库中来自我国菌株的遗传背景相近。研究结果可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免疫预防与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有助于掌握鸭疫里默氏杆菌遗传进化特征。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血清型 耐药性 遗传进化 流行病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广8优2156

杂交水稻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8优2156是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增城丝苗型优质籼稻不育系广8A与香型恢复系内香恢2156配组育成的感温型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19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具有丰产性好、熟色好、米质优、饭味佳等特性,适宜在长江上游和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桂中和桂北稻作区作早稻或中稻种植,广东粤北以外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广8优2156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RISPR/Cas9技术编辑MPK7和MPK14基因创制抗穗发芽水稻新种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穗发芽对籼稻生产危害严重。编辑休眠调控基因,创制高休眠性新种质,进而提高穗发芽抗性,是探索改良穗发芽抗性的新途径。泰丰B(TB)是籼型优质杂交稻保持系,主要缺点是种子休眠性偏低,易受穗发芽危害。MPK7/14具有抑制粳稻种子休眠作用,尚不清楚是否适用于籼稻品种。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泰丰B(TB)的MPK7和MPK14基因,通过测序筛选获得纯合变异株系,并利用发芽试验分析变异种子的休眠特性。共获得6个转基因株系,从其后代中筛到2个纯合移码突变株系。纯合变异后代种子休眠性大幅提高,杂合变异后代的休眠性也有明显改善。与泰丰B(TB)相比,变异纯合后代株高、分蘖数、穗粒数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同时敲除MPK7和MPK14可以提高泰丰B(TB)种子休眠性,抑制穗发芽和解决水稻穗发芽问题。这些结果为进一步解析穗发芽的抗性机制以及探索新的育种改良方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穗发芽 种子休眠性 CRISPR/Cas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