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967条记录
21份引进BMR饲草高粱萌发期苗期耐旱耐盐性评价

草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EG-6000、NaCl胁迫对21份引进BMR饲草高粱种质材料进行萌发期和苗期耐旱、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旱、盐胁迫可促进萌发期耐性较强的材料发芽率、根长、芽长、活力指数,苗期PEG、NaCl胁迫下几乎所有材料的CAT活性都呈上升趋势,而SOD、POD活性大体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萌发期、苗期耐旱性均强的材料分别为BMP12、BMP456、BMP448,萌发期、苗期耐盐性均强的材料分别为BMP16、BMP12、BMP453。

关键词: 褐色中脉高粱 耐旱性 耐盐性 萌发期 苗期 形态指标 生理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试验下黑土基础地力演变特征与肥料效应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通过38年的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了黑土基础地力演变特征及肥料效应。结果表明:黑土区小麦、大豆和玉米产量的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分别为55.4%,88.1%和71.9%。黑土长期不施肥小麦、大豆和玉米土壤基础地力逐步下降,年下降率为1.28%,1.28%和1.35%。土壤氮、磷、钾的贡献率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降低,小麦季和玉米季土壤养分供应能力为氮<磷<钾,大豆季为钾<氮<磷。土壤基础地力与常规施肥处理产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基础地力显著影响作物产量。可见,提升土壤基础地力是保障黑土区粮食持续高产和稳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基础地力 肥料效应 黑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体细胞胚诱导再生的影响因素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大豆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也是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大豆体细胞胚再生途径的转基因方法至今仍没有较大突破,主要原因是体细胞胚诱导再生频率低且不稳定,同时受基因型影响明显,这些原因限制了其在不同大豆品种中的应用。文章对影响大豆体细胞胚频率的基因型、激素、p H及其它因素进行了梳理总结,从同源克隆、基因定位和重测序等方面对体细胞胚诱导再生的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综述。并对大豆体细胞胚诱导再生的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旨在为大豆体细胞胚诱导再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 体细胞胚 影响因素 再生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三年《大豆科学》与核心期刊发表的大豆相关文章的对比分析

大豆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大豆科学》近期发展现状,以2015-2017年《大豆科学》发表的文章和所有核心期刊发表的以"大豆"为主题词的文章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二者的发文量、基金项目来源、被引次数和核心作者群。结果表明:《大豆科学》的发文量占核心期刊总发文量的15%左右,在作物研究领域内具有绝对优势,发文量为总发文量的32.5%;《大豆科学》的文章主要由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资助,且与核心期刊中基金论文的资助来源一致;在被引次数最多的100篇文章中,《大豆科学》有4篇,数量上仅次于《中国农业科学》《农业工程学报》和《作物学报》;共同核心作者有7人,占《大豆科学》核心作者的54%,核心作者的期刊选择偏好为《大豆科学》《中国油料作物学报》《食品科学》《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东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粮油学报》和《中国食品学报》。说明《大豆科学》发表的文章数量和水平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其所在领域的研究热点、重点,凝聚发表文章主要力量的能力较强,是核心作者比较喜爱的期刊,近期发展相对较好。

关键词: 大豆科学 核心期刊 发文量 基金论文 被引次数 核心作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松嫩平原还田玉米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松嫩平原还田玉米秸秆的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规律,该试验采用尼龙网袋法,设置埋土和覆盖地表2种玉米秸秆还田方式,进行连续4 a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1)还田玉米秸秆的腐解速率和养分释放率都表现为埋土处理大于覆盖地表。秸秆腐解主要集中在还田的前3年,3 a累计腐解率达到91.70%和81.96%,其中第1年腐解率分别为60.63%和45.53%。2)还田玉米秸秆中养分释放的快慢顺序为K>P>C>N。埋土和覆盖处理秸秆中钾的释放主要在还田第1年,释放率达到了96.26%和84.04%;而磷、碳和氮的释放则主要集中在还田前3年,其中磷释放率为92.03%和83.29%;碳释放率为90.96%和82.06%;氮释放率为91.70%和81.96%。3)还田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的腐解速度快于纤维素,木质素最慢。其中埋土和覆盖处理秸秆半纤维素2 a腐解率为88.78%和86.30%;纤维素2 a腐解率为80.42%和70.86%;而木质素3 a累计腐解率为78.63%和66.48%。

关键词: 腐解 秸秆 养分 玉米 还田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碱胁迫下水稻苗期根数和根长的QTL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盐、碱胁迫条件下,分析水稻苗期的根数和根长并定位其QTL位点,为水稻的耐盐性和耐碱性的遗传机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以盐碱敏感水稻品种东农425与强耐盐碱水稻品种长白10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为作图群体,在盐胁迫140 mmol/L的NaCl和碱胁迫0. 15%Na_2CO_3的处理条件下,以正常浇灌为对照,进行水稻苗期时根数和根长的测定,利用QTL IciMapping v3. 3软件的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分别对盐、碱胁迫和对照条件下水稻的根数和根长进行QTL分析。检测到18个加性效应QTL,在第1,2,3,4,5,7,8,9和10染色体上,LOD值为2. 01~3. 35,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6. 02%~20. 06%。自然条件下,检测到4个与根数相关的QTL,qNRN7-2贡献率最大,为12. 46%,未检测到根长相关的QTL。在盐胁迫下,共检测到5个与根长、根数相关的QTL,qSRN3的贡献率最大,为20. 06%。在碱胁迫下,共检测到与根数和根长相关的3个QTL,qARN2的贡献率为12. 99%; qARL3和qARL5的贡献率分别为7. 04%和8. 88%。共检测到4个自然条件与盐胁迫差值的根数和根长相关的QTL,其中,qNSRN8-2和qN-SRL1贡献率较大,分别为14. 01%和14. 12%。在自然条件与碱胁迫的差值条件下,共检测到2个与根长、根数相关的QTL,分布在3,10号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与根数相关的QTL,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qN-ARN3,贡献率为6. 02%;检测到1个与根长相关的QTL,位于10号染色体上的qN-ARL10,贡献率为7. 45%。在盐胁迫和碱胁迫条件下,水稻苗期的根数和根长都受到明显影响,相对于盐胁迫,水稻对碱胁迫更为敏感。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碱胁迫 根数 根长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蒜芥茄SsUBC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从蒜芥茄中克隆得到泛素E2结合酶UBC基因编码区序列,命名为SsUBC,登陆Gen Bank,编号:MF872897。SsUBC基因编码区全长859 bp,编码272个氨基酸。进行进化树分析,SsUBC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番茄和马铃薯等茄科植物有较近的亲缘性。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SsUBC基因在蒜芥茄各器官表达特征和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下(镉,高温,干旱,盐和脱落酸)根部和叶片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SsUBC基因表达在不同器官中具有差异性,且叶片中表达量最高。非生物胁迫处理后叶片中SsUBC基因表达变化比根部中更为显著,除盐胁迫外,其它四种处理条件下该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根部,其中高温胁迫下表达量升高变化最为显著。除盐胁迫外,叶片中基因的表达均为上调趋势,而干旱胁迫下根中该基因表达为下调趋势。综上,SsUBC基因在蒜芥茄响应镉(1 h)、高温(1 h)、干旱胁迫(1 h)时的应答较为迅速,其次为脱落酸(9 h),且响应部位为叶片;而在盐胁迫(12 h)下应答相对较为迟缓。

关键词: 蒜芥茄 SsUBC 克隆 表达分析 非生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肠杆菌ABC转运体研究进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BC转运体是整合膜蛋白,穿过细胞膜转运物质,其广泛分布于细菌、真菌和真核生物体内。最近发表的ATP酶结构域、底物结合蛋白及全长转运体的晶体结构[1]对我们认识转运体的分子结构提供了新的依据。生物信息学方法可确定大肠杆菌的所有转运体以及它们与其它已知转运体的关系,本文就从已经获得的结构数据及构象推测主要集中对大肠杆菌ABC转运体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ABC转运体 大肠杆菌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花荚器官脱落的差异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大豆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荚器官脱落是影响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以314份东北大豆种质群体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种质之间花荚脱落的差异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大豆种质间花荚器官脱落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花荚脱落率变异系数为24. 37%,平均花荚脱落数、平均花荚脱落率分别37. 67个,34. 30%,变幅分别为11. 33~92. 57个,16. 29%~57. 94%。花荚脱落数随熟期变晚有增多趋势;花荚脱落率随熟期变晚有增大趋势。花荚脱落率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最大为主茎节数(0. 442),其次为株高(0. 423)。各性状与花荚脱落率的相关程度依次为主茎节数>株高>单株粒重>粒数>空瘪荚数>单株荚数>分枝数。研究结果可为创制花荚脱落率低的高产新品种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大豆 花荚器官脱落 种质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进M-training算法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高光谱数据有标签样本数量有限的分类问题,提出将M-training算法应用于高光谱图像分类。采用两个SVM、一个K近邻(KNN)以及一个随机森林(RF)进行分类器组合,对传统M-training算法进行改进,增强分类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了充分考虑大量无标签样本的影响,采用有标签样本与无标签样本错误率加权作为有标签样本集更新的限制条件,从而有效地扩大了有标签样本集。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和传统的M-training算法相比较,在总体分类精度与Kappa系数上分别提高1. 85%~12. 10%与0. 021 5~0. 141 3,从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半监督分类 M-training算法 错误率加权 图像处理 SVM分类器 RF分类器 KNN分类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