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增收节支效果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安徽省太湖县和江苏省射阳县土肥站数据库系统中2 102份农户化肥施用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在不同作物的种植过程中,采用或者未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农户在化肥投入强度、化肥投入结构及其所对应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户的化肥施用强度明显低于未采用该技术的农户,而且化肥施用结构更优,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较好的"降氮"、"降磷"效应。另外,虽然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并不能明显降低化肥投入成本,但由于其技术采用带来化肥施用结构的优化能够有效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并增加农业经营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塌菜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8个乌塌菜高代自交系为材料,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配制28个组合,研究了乌塌菜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以及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乌塌菜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尤其体现在产量方面。单株质量与株高、叶片长、叶片宽、叶柄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来看,1×8、4×6、4×7、5×8、7×8是杂种优势较大的组合,而1×6、5×6、1×5等3个组合单株质量分别比高值亲本高70%、30%、10%,并且外观品质良好,是值得进一步利用的组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黄素的制备及制剂化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黄素是含紫罗酮环的二羟基类胡萝卜素,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近年研究发现叶黄素具有保护视力、预防动脉硬化、抗氧化、抗癌等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叶黄素的制备及制剂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口服O157:H7(ΔhlyΔstxΔtoxB)能够减少O157:H7在山羊体内的定殖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O157:H7(ΔhlyΔstxΔtoxB)口服能否减少亲本株O157:H7在山羊体内的定殖。选用3月龄山羊,首先口服接种O157:H7(ΔhlyΔstxΔtoxB),分别于第7,14天再次口服接种亲本株O157:H7,监测亲本株O157:H7的排菌持续时间和排菌量。结果表明:O157:H7(ΔhlyΔstxΔtoxB)口服后第7天攻击亲本株O157:H7,第4天检测不到亲本株O157:H7的排菌;第14天攻击亲本株O157:H7,第9天检测不到亲本株O157:H7的排菌。直接口服亲本株O157:H7,排菌一直持续到第25天。口服O157:H7(ΔhlyΔstxΔtoxB)能够减少O157:H7在山羊体内的定殖,为研制EHECO157:H7基因缺失疫苗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O157:H7(ΔhlyΔstxΔtoxB) 山羊 排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沼液替代化肥对麦季CH_4、N_2O排放及温室效应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遮光密闭箱和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化肥、化肥+稻草、50%沼液+50%化肥、100%沼液4个处理下麦季CH4和N2O的排放特征,并运用全球增温潜势(GWP)对麦季CH4和N2O排放的温室效应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与化肥处理相比,化肥+稻草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麦季CH4和N2O排放通量,使其所产生的GWP及单位产量的GWP显著(P<0.05)增加,分别提高了57.90%和52.00%;而100%沼液、50%沼液替代化肥处理减少了麦季GWP及单位产量的GWP,分别降低了25.39%、10.88%和24.16%、10.97%,主要是由于沼液处理降低了麦季N2O排放总量。可见,稻麦轮作条件下沼液替代化肥措施会降低稻茬麦季的综合温室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树根系浸提液对毛桃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桃树根际自毒作用,探讨桃树连作障碍问题及其作用机理,以蒸馏水为浸提剂获得桃树根系浸提液,研究其不同浓度对毛桃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根系浸提液对叶面积、叶长、叶宽、周长、叶长/叶宽、株高、干周、最大根长、地上鲜重和地上干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质量浓度效应。浓度高于1:20(根粉与水的质量比)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对地下鲜重和地下干重表现为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对比叶重而言,1:5的处理在试验结束时处于最高水平。高浓度桃树根系浸提液对毛桃幼苗生长具有自毒作用,从而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受阻。
关键词: 桃树 根系浸提液 毛桃 叶片性状 干物质积累 化感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射去除饮用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PAEs
《核技术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之一。选取已列入我国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对象进行γ辐射降解研究,结果表明:DMP、DEP和DBP能被γ辐照有效降解;辐照0.8 kGy,12 mg/L的DMP、DEP和DBP降解率分别为96.6%、94.5%和86.2%;辐照去除其总碳(TC)所需剂量远高于降解剂量,经2 kGy辐照其TC去除率分别仅为23.6%、14.3%、12.9%。HLCP、UV及其降解中间产物等分析都表明,DMP、DEP和DBP辐照去除分为高、低剂量两个阶段:在低剂量阶段,尽管DMP、DEP和DBP辐照后浓度降低,但实际上并未发生苯环裂解反应,要实现完全去除该类物质还需进行更高剂量辐照。最后对PAEs微污染饮用水进行模拟辐照并达到了去除目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催乳素调控禽类繁殖活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家禽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回顾了近二十年来催乳素在调控家禽繁殖活动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进展包括催乳素分泌的神经内分泌调控机制,催乳素促进就巢发生和抑制产蛋的下丘脑和垂体的中枢内分泌调控机制,以及促进家禽繁殖产蛋的卵泡局部调控机制。催乳素对禽(鸟)类季节性繁殖的调控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依赖年度光照变化调控季节性繁殖的家禽,其年度季节性繁殖周期的形成也是由催乳素和促性腺激素LH分泌的交替消长调控,而对于某些依赖温度而非光照调控的鸟类,催乳素而非LH是启动和终止繁殖季节的主要因素。从催乳素具有抑制和促进禽(鸟)类繁殖产蛋性能的双重调控作用来看,对催乳素作为研究对象而开展的家禽产蛋性能的遗传基础和基因聚合选育研究,还需要继续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一步完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肠杆菌O157∶H7菌毛hcpA基因产物的小鼠免疫保护试验(英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最近鉴定的大肠杆菌O157∶H7Ⅳ型菌毛(HCP)与细菌粘附、定植和致病有着密切关系。本文研究表明,PCR扩增出15个大肠杆菌O157∶H7分离株HcpA基因,透射电镜观察到HCP表达于菌体表面。同时,构建BL21(pET32-hc-pA)重组菌,成功表达重组蛋白His-HcpA。His-HcpA免疫家兔制备高滴度(1∶12800)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显示能够与HCP菌毛蛋白反应。Balb/c小鼠分别在0周和第3周皮下接种His-HcpA,和对照组小鼠相比,获得70%存活率,并且排菌量降低,排菌时间缩短。本研究表明,His-HcpA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是大肠杆菌O157∶H7重要的毒力因子。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Ⅳ型菌毛 表达 排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