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广东省鲜食玉米病害发生种类及其病原鉴定

中国植保导刊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广东省鲜食玉米病害种类进行田间系统调查,采集病害标本,通过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确诊了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等11种病害;明确了鲜食玉米的主要病害为玉米小斑病和纹枯病,首次在广东发现了玉米弯胞叶斑病和黑斑病。本研究结果可为鲜食玉米病害的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玉米 病害 普查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澄清型金桑菊凉茶饮料工艺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桑叶、菊花、金银花和甘草等药食兼用的功效植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对酶解、冷冻等工艺条件的优化,确定最佳工艺为果胶酶(0.1g/kg)和木瓜蛋白酶(0.1g/kg)水解,按柠檬酸0.06%,白砂糖3.00%,安赛蜜0.012%的添加比例进行辅料添加,可获得风味口感协调,组织形态澄清、质量稳定的金桑菊凉茶饮料。

关键词: 金桑菊 凉茶 澄清 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抗生素—牛至油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饲料研究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污染、无残留且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成为一种消费时尚。由于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在饲料中使用化学合成的抗生素,已不能适应全世界范围内对食品安全要求提高的需要,许多国家对抗生素的限制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鼠疫现况与基因分型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0 CSCD

摘要:从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认识着手,重点阐述了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现况和鼠疫菌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以及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对鼠疫的影响,及其所必须采取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关键词: 鼠疫自然疫源地 基因分型 生态环境 预防与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副猪嗜血杆菌hhdB-A基因的鉴定和分析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0

摘要:为了明确副猪嗜血杆菌致病菌株的毒力相关因子,从广东省不同地区发病猪场送检病猪中分离到9株细菌(H1~H9),并对其hhdB-A基因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所分离的9株细菌经形态观察、生化特性鉴定和PCR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阳性,并具有卫星现象和不溶血特征。用hhdB-A基因引物从分离菌株中扩增到了特异性片段,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的hhd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副猪嗜血杆菌SH0165,HPS59的hhdA基因同源性为98%~100%,分离菌株hhdA基因之间序列同源性为99.0%~99.9%;hhdB基因序列与SH0165的hhdB基因同源性为99%,分离菌株hhdB基因之间序列同源性为97.5%~99.8%;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少数放线杆菌、杜克雷嗜血杆菌的溶血素蛋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RT-PCR扩增到了hhdB-A基因的目的条带,表明该基因在分离菌株中得到了相应的表达。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hhdB-A基因 克隆 鉴定和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9年广东烟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国内外烟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为背景,了解了2008年广东省烟草的生产、销售、进出口贸易、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情况,分析了广东烟草业发展的科技导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推进新形势下广东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烟草 广东 现状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不同亚麻酸/亚油酸比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亚麻酸(C18:3n-3)/亚油酸(C18:2n-6)比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性能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鱼油、亚麻油和豆油作为脂肪源,以不同的比例配制4种粗脂肪水平约为7.2%的等氮饲料,饲料中C18:3n-3/C18:2n-6比值为0.17、0.30、0.56和0.68。选用平均体重为(0.573±0.002)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4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分别记为L0.17、L0.30、L0.56和L0.68。试验期为8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C18:3n-3/C18:2n-6比的升高,凡纳滨对虾幼虾增重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饲料系数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通过二元回归分析得出增重率(y)与C18:3n-3/C18:2n-6比(x)的关系为y=-1333.2x2+1175.5x+785.66(R2=0.7238),并得出当C18:3n-3/C18:2n-6比为0.44时,增重率最高。全虾粗蛋白质含量以L0.68组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全虾水分和粗脂肪含量以及肝胰指数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对虾肌肉中C18:2n-6和C18:3n-3含量低于它们在肝胰腺中的含量,而C20:4n-6、C20:5n-3(EPA)、C22:6n-3(DHA)在肌肉中的含量高于其在肝胰腺中的含量。L0.68组肝胰腺EPA含量显著高于L0.30组(P<0.05),DH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肌肉EPA、DHA含量以L0.30组最高,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C18:3n-3/C18:2n-6比一定程度地影响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性能,显著影响肝胰腺和肌肉中C18:3n-3和C18:2n-6系列脂肪酸的含量。以增重率作为判定指标,建议饲料中C18:3n-3/C18:2n-6比值为0.44。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亚麻酸/亚油酸比 生长性能 脂肪酸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生仔猪赖氨酸的需要量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粮赖氨酸水平对新生仔猪生长性能、氮利用及体沉积的影响,探讨新生仔猪赖氨酸的需要量。选取4日龄、平均体重为(1.90±0.05)kg的杜×长×大三元杂新生仔猪46头,其中40头按窝别和体重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另外6头在试验开始时屠宰,测定体成分;各组日粮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27%(对照组)、1.37%、1.47%、1.57%及1.67%,饲养至21日龄。结果表明:1)1.47%~1.67%组仔猪21日龄体重、15~21日龄及4~21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1.57%组平均日增重最大。1.57%组和1.67%组在15~21日龄及4~21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37%~1.67%组的仔猪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1.47%~1.67%组仔猪氮的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1.27%~1.37%组(P<0.05)。3)日粮赖氨酸水平未显著影响能量和脂肪沉积(P>0.05);随日粮赖氨酸水平的提高,蛋白质的每日沉积量增加,1.47%~1.67%组显著高于1.27%~1.37%组(P<0.05),以1.67%组最大。综合各项测定指标得出,4~21日龄仔猪日粮赖氨酸适宜水平为1.57%,即赖氨酸含量为73.1g/kgCP或0.85g/MJDE;仔猪每日赖氨酸需要量为2.43g/d。

关键词: 新生仔猪 赖氨酸 需要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PCR技术快速构建cDNA文库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用杀虫剂对小菜蛾天敌卷蛾分索赤眼蜂的影响

昆虫知识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田间常用的11种杀虫剂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卵寄生性天敌卷蛾分索赤眼蜂Trichogrammatoidea bactrae Nagaraja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丁醚脲、阿维菌素、多杀霉素、溴虫腈、氟虫腈和杀螟丹对卷蛾分索赤眼蜂成蜂有极明显触杀毒性,成蜂接触药膜8h后的死亡率达到89.31%~100%,丁醚脲、阿维菌素和多杀霉素能极显著降低成蜂的寄生力,溴虫腈和氟虫腈处理卵和幼虫期均显著降低卷蛾分索赤眼的成蜂羽化率,杀螟丹对卷蛾分索赤眼蜂各虫态都有极强的毒性,其处理后成蜂的羽化率几乎都为0。试验结果说明,氟啶脲、茚虫威、苏云金杆菌和虫酰肼对卷蛾分索赤眼蜂成蜂及各发育虫态均较安全,可在田间任何时候使用,而高效氯氰菊酯、丁醚脲、多杀霉素和阿维菌素的使用则应尽量避开卷蛾分索赤眼蜂成蜂期。

关键词: 杀虫剂 小菜蛾 卷蛾分索赤眼蜂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