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甘薯发展前景及经济效益探讨

山西农业科学 2011

摘要: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材料,市场前景广阔,种植效益不断攀升。通过对山西省临汾、运城、忻州市的重点甘薯产区进行调查,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甘薯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甘薯 发展前景 经济效益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草胺·莠去津悬乳剂对夏玉米田杂草防除效果的研究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

摘要: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乙草胺·莠去津52%悬乳剂对夏玉米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对夏玉米产量和安全性的影响。使用乙草胺·莠去津52%悬乳剂1.80~3.00kg/hm2(制剂量)于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对北方夏玉米田主要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药后21~42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95%以上,夏玉米产量比清水对照增加1.1%~2.0%,且对夏玉米安全。

关键词: 乙草胺 莠去津 悬乳剂玉米田杂草 防除效果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清洁生产技术体系探讨

山西农业科学 2011

摘要:目前,集约化棉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大量地膜、农药、化肥残留已成为限制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研究分析了棉花生产中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危害,提出了从棉花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污染控制的棉花清洁生产技术体系,为棉花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棉花 面源污染 清洁生产 技术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卫星分析中样本量和性别对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边鸡29个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数据为例,分析样本量和性别对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样本量超过30时,平均期望杂合度趋于稳定,样本量与平均期望杂合度无显著相关,与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等位基因数呈正相关。在微卫星分析中性别对遗传多样性指标无显著影响。在运用微卫星标记进行群体遗传遗传多样性研究时以30~40个样本较为合适。

关键词: 边鸡 微卫星 样本量 性别比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沼肥生产无公害黄瓜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山西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为了弄清施用沼肥对黄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生产提供有效的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喷施不同浓度沼液、土施不同用量沼渣在黄瓜上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土施10.5 t/hm2的沼液为最佳施用量,叶面喷施60%的浓度为最适浓度;沼肥能显著促进黄瓜的营养生长和生物产量,有效提高黄瓜营养品质,可用于无公害黄瓜生产的肥料施用。

关键词: 沼肥 无公害 黄瓜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旱作节水农业区域的研究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前提。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节约用水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发展旱作农业,建立节水型经济社会体系,是山西未来发展的理性选择和战略举措。

关键词: 节水农业 水资源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艺用高粱种质资源性状多样性分析

辽宁农业科学 2011

摘要:对山西、河北、辽宁、陕西、山东、江苏和河南等7省的251份工艺用高粱品种,进行了株高、穗长、穗柄长、穗粒重、千粒重、生育期、角质率、籽粒粗蛋白含量、籽粒赖氨酸含量和籽粒单宁含量等10个性状的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10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8.52%~54.12%之间,籽粒单宁含量、角质率和穗粒重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54.12%、39.96%和38.97%,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单宁含量的54.12%为最大值,说明个体间的差异很大,便于资源的鉴别评价和筛选利用。变异最小的性状有生育期、株高和籽粒粗蛋白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8.52%1、2.52%和14.73%,遗传较稳定,相对而言,进行优质资源筛选的潜力较小。优异资源的分布,从工艺性状来看,山西和陕西材料性状优良,较适合产品的加工利用,从工艺性状并结合产量性状考虑,则以辽宁材料为好。由此看出,由于各地不同的选择和利用方式,导致资源的分布具有区域特点。

关键词: 工艺用高粱 种质资源 多样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富硒玉米新品种晋糯8号的开发利用

山西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优质富硒玉米晋糯8号,种子黄色,F1果穗黑色;生育期短,抗多种病害,适应性广;花丝、穗轴紫红色,穗型美观;糯中带甜,营养丰富,粗蛋白12.43%,粗脂肪3.76%,硒(Se)0.473mg/kg。其用途较广,鲜穗可直接出售,整穗速冻、真空包装保鲜加工,干籽粒加工利用,花丝、穗轴、秸秆等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富硒玉米 晋糯8号 黑糯玉米 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疏花剂施易乐对苹果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试验

山西果树 2011

摘要:施易乐是山西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孟玉平等研制的无公害化学疏花剂,其主要成分是有机物,可用于绿色果品和有机果品的生产。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果农发现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果实的品质,为此进行了试验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花病对意大利蜜蜂消化酶和解毒酶系活性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枣花期蜜蜂易发生枣花中毒(又称枣花病),致使大量采集蜂死亡。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枣花病对蜜蜂的毒性作用机理。【方法】以正常的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 ligustica工蜂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山西临猗、太谷和临县患枣花病的意大利蜜蜂工蜂体内淀粉酶、蛋白酶、蔗糖酶、果胶酶、海藻糖酶、酯酶(esterase,EST)、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和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活性。【结果】临猗、太谷和临县意蜂的淀粉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73.17%,60.74%和70.50%;蛋白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74.45%,50.68%和90.44%;果胶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39.50%,27.99%和73.13%;而蔗糖酶和海藻糖酶活性与对照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GST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29,1.47和1.30倍;P450活性分别为对照的3.31,1.66和2.12倍;而EST和AchE活性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枣花期蜜蜂采食枣花蜜使其体内淀粉酶、蛋白酶和果胶酶等消化酶活性和解毒酶系的活性发生变化,这可能与枣花病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枣花病 消化酶 解毒酶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