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氨苄青霉素单抗鉴定与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畜牧与兽医 》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碳化二亚胺(EDC)法将氨苄青霉素(AMP)与匙孔嘁血蓝蛋白(m cKLH)偶联制备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将免疫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建立分泌氨苄青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目为97~104条,3D12株亚型为IgG2 a,用其制备的腹水ELISA效价达到2×106。亲和常数为3×10-10mol/L,抗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54×105,与其他抗生素的交叉反应率小于0.01%。采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建立检测AMP的标准曲线,在0.5~100 ng/mL范围内呈线形相关,回归方程为Y=0.056 9X+0.130 8,相关指数R2=0.994 8,以10%抑制率对应的浓度计算,该方法对AMP的检测限为0.3 ng/mL,对市售消毒纯牛奶模拟样品最低检测限为0.4 ng/m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长抑素卵黄抗体对北京油鸡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1日龄北京油鸡60只,随机各半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自7日龄起,每10 d自颈部皮下注射 生长抑素卵黄抗体(SS-IgY)制剂1mL;对照组做生理盐水平行处理。采用RIA法、双抗法测定不同生长阶段鸡只血 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甲状腺激素(T3和T4)浓度,结果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鸡只血中IGF-Ⅰ和T4 浓度极显著增高(P<0.01),血中T3浓度无显著差异。试验中,血中IGF-Ⅰ水平的动态变化与SS-IgY促进鸡只周增 重表现出的促生长效率曲线变化相似,两者间有较强相关(R=0.87)。上述结果表明,SS-IgY能有效提升北京油鸡血 中IGF-Ⅰ和T4水平,并因此导致试验组鸡只增重较快。
关键词: 生长抑素卵黄抗体 油鸡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甲状腺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树莓种子油成分的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分属红莓、黑莓不同类群的8个树莓品种的种子、种子油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树莓种子平均出油率为8.81%;2.树莓种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1%~98%,其中亚油酸是主要成分,含量达52%~66%,不同品种之间比例略有不同,红莓中亚麻酸含量28%~36%;3.树莓种子油含有α,γ和δ3种烷链生育酚,其中以γ-生育酚为主,生育酚含量为89~131mg/100g,生物活性维生素E的含量为89~131mg/100g。为树莓种子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亏缺灌溉时期对番茄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 200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研究了亏缺灌溉不同开始时期对番茄品质、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率影响。不同时期开始亏缺灌溉果实的营养品质明显不同,亏缺灌溉开始的越早,果实的硬度和密度越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B rix)、滴定酸度、维生素C的含量越高,但糖酸比变化不大;随着亏缺灌溉开始时间的提前,单果重逐步减少,结果数变化不大,产量降低的幅度也越大;膨大期和座果期开始亏缺灌溉水分利用率提高,开花期开始亏缺灌溉水分利用率下降。生产中应选择膨大期开始亏缺灌溉,既可以提高品质,又可以减少产量降低带来的负面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再生水灌溉对草坪草生长和土壤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城市绿地与人争水的问题日益突出,再生水作为替代水资源在草坪草上的应用日益广泛。本试验于2003-2005年用3种类型灌溉水(清水、“清水+再生水”、再生水)处理5种草坪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结缕草、野牛草和山麦冬),从观赏品质和生长指标方面进行耐污性评价,并分析再生水对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使用的再生水对所供测试绿化草种的颜色、覆盖度、质地和均匀性无不良影响,再生水灌溉条件下,高羊茅表现出了最强的综合耐污能力,其次是结缕草和野牛草。灌溉水类型对于草坪草的生长指标的影响具有种的特异性。再生水灌溉和“清水+再生水”交替灌溉提高了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CEC)和总孔隙度,有利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低温弱光耐受性机理及其应用研究的主要进展
《中国蔬菜 》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低温弱光抗性水平不同的欧洲温室型、欧亚杂交型、华北温室型、华北露地型黄瓜(Cucumis sati- vus L.)的1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光合代谢为切入点,开展苗期光合速率、光补偿点、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rubisco)活性和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曲线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单一偏低温和偏低温弱光协效应未明显伤害光合系统,而临界低温可能伤及PSⅡ;偏低温和弱光组合时,弱光对黄瓜幼苗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弱光与临界低温组合时,临界低温起主导作用;偏低温弱光(单一弱光)下的叶面积增长量和临界低温下的冷害指数可分别作为评价黄瓜对偏低温弱光(单一弱光)耐受性和临界低温耐受性的比较稳定可靠的指标,据此设计了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用117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以弱光下叶面积增长量为指标进行弱光耐受性评价并以RAPD、AFLP、SSR分子图谱为基础,通过区间作图,检测到5个与黄瓜弱光耐受性有关的QTLs。采用mRNA差异显示银染技术克隆得到黄瓜冷敏型品种津研4号低温锻炼中特异表达基因的cDNA克隆(ccr18),其大小为639 bp。在基因组中以单拷贝或低拷贝形式存在。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它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Heynh.]染色体ⅣBAC库中的 F14P3基因组序列具有88%的同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开心形树冠不同部位光合与蒸腾能力的研究
《园艺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8年生开心形富士苹果(Malus pum ilaM ill.‘Red Fu ji’)为试材,定点测定了冠层不同部位晴天时的光照分布、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结果表明,树冠外围的光照强度、单叶光合能力比较高,内膛、中部和外围叶片最大光合速率分别为13.46、14.69和15.98μmol.m-2.s-1。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而蒸腾速率呈单峰曲线,在中午外围叶片的蒸腾速率略有降低。内膛、中部和外围叶片在晴天的平均光合速率分别为4.53、6.63和6.54μmol.m-2.s-1,平均蒸腾速率分别为3.36、4.06和4.40μmol.m-2.s-1。这说明苹果在冠层不同部位的光合与蒸腾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别,冠层中部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外围的蒸腾能力最强,内膛最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