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淡水鱼类功能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
《生态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群落功能多样性备受生态学界关注,被认为是能解决生态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我国对于群落功能多样性主要集中在植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而在鱼类群落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我国鱼类资源正面临着严重威胁,包括水坝建设导致的鱼类通道受阻、水库形成造成鱼类产卵场功能消失、过度捕捞、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加重、外来种入侵等因素,导致渔业资源急剧衰退,水生生态系统功能下降。以淡水鱼类群落为例,对鱼类功能多样性的数据获取及处理分析与评价、测定指标及计算方法与研究难点等进行综述,以期为鱼类资源保护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切入点。
关键词: 功能多样性 群落结构 数量分析方法 淡水鱼类 功能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间插值法在北部湾渔业资源密度评估中的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弥补采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而获得更加合理的渔业资源密度分布情况,本研究将空间插值方法与渔业声学技术相结合,利用Echoview渔业声学数据处理系统(Version 6.1)对2014年7月至8月间的北部湾渔业声学调查数据进行预分析,再对实际探测数据进行反距离权重插值(IDW)、普通克里格插值(OK)、简单克里格插值(SK)。通过计算对比几种插值模型的决定系数(R~2)、平均误差(ME)、均方根误差(RMSE)等,筛选最优插值模型。结果表明,鱼类密度总体分布较均匀,相对集中的区域较少,分别在中东部沿岸区域、中越共同渔区中西部区域和北部远岸海域,而在中南部远岸海域分布稀少;比较3种插值参数发现,R~2和RMSE显示的优劣顺序相似,OK>SK>IDW,ME显示的优劣顺序为OK>IDW>SK,说明在该区域进行的渔业声学资源密度评估中,普通克里格插值(OK)能够更好的预测北部湾海域的资源密度分布情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为噪音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农学学报 》 2017
摘要:随着全球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鱼类福利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其中,噪音是鱼类福利研究中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随着人类水上工业活动的扩张,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为噪音对鱼类的胁迫作用。笔者阐述鱼类听觉原理,以及人为噪音对鱼类听力、信息掩蔽、行为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噪音研究应该向更多鱼种扩展,并加快相应研究设备的开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牡蛎壳粉缓释剂对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生长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5年4月6日—10月26日,在桑沟湾海区现场研究了牡蛎壳粉缓释剂(Careshell)对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按照缓释剂的重量比设置4个处理组,其中,魁蚶的初始体重均为160 g/组,缓释剂的重量分别为0(对照组C0)、80 g(C1组)、160 g(C2组)和320 g(C3组)。实验共进行200 d,每40 d测量各实验组魁蚶的生长参数(壳长、壳宽、壳高、湿重),计录死亡个体数,计算不同阶段(40 d间隔)魁蚶的特定生长率(SGR)及死亡率。结果显示,C3组魁蚶各生长参数显著高于C0组(P<0.05),但与C1、C2组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200 d的养殖实验,C3组壳长、壳宽、壳高和湿重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34±0.01)%/d、(0.46±0.02)%/d、(0.39±0.01)%/d、(1.11±0.002)%/d,均极显著高于C0组(P<0.01),平均增加了17.9%、20.3%、18.1%、16.7%。C3组死亡率为(19.6±5.6)%,低于C0组的(26.1±2.5)%,但差异不显著(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ML01株胞外产物及分泌性蛋白的分离与特性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引起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幼鱼"皮肤溃疡病"的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ML01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膜覆盖技术和柱层析技术,分离、纯化了ML01株的胞外产物及分泌性蛋白。应用毒性试验、质谱分析与分子克隆技术,对纯化的胞外产物和3种主要的分泌性蛋白进行了特性分析与鉴定。结果显示,哈维氏弧菌ML01株的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ECPs)具有酯酶、明胶酶、淀粉酶、酪蛋白酶活性,无脲酶活性。ECPs对羊红细胞无溶血性,对斑马鱼(Danio rerio)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19.55μg/g鱼体重。从ML01株中分离到3种主要的分泌蛋白P42、P36、P31,其分子量分别为42、36、31 k Da。经质谱鉴定和分析,这3种蛋白分别为哈维氏弧菌的外膜蛋白Omp U和Omp N,以及一种功能未知的蛋白。利用同源克隆,成功地从ML01株基因组中扩增到了P42、P36、P31的基因。序列测定和比对结果显示,ML01株的这3个基因与哈维氏弧菌ATCC 33843(Gen Bank CP009467)的相应基因相比,其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7.08%、100%、99.67%,其编码的多肽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9.71%、100%和99.93%。本研究对进一步分析哈维氏弧菌ML01株的致病机理、研发该菌的亚单位疫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胞外产物 分泌性蛋白 质谱分析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隔式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设计与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池塘养殖设施化程度低、净化能力不足和排污效果差等问题,设计了分隔式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该系统由20%水面的吃食性鱼类养殖区和80%水面的滤杂食性鱼类养殖区构成,配置过水堰、螺旋桨式和水车式推流装置、集污和吸污装置等养殖系统设施和装备。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螺旋桨式推流装置提水动力效率为340 m~3/(k W·h),流量为204 m~3/h,空载噪音为60 d B;水车式推流装置提水动力效率为360 m~3/(k W·h),流量为180 m~3/h,空载噪音为67 d B;过水堰过水的总流量约为331 m~3/h,利用水循环装备实现水体流动可实现水体日交换量7 900 m~3,达到养殖池塘水体的50%左右。利用推流装置搅动水体,可实现水体大范围的对流,交替暴晒水体,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试验池塘中下层溶解氧水平比对照塘高出59.5%,试验池塘叶绿素a浓度比对照塘低,说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浮游植物过渡繁殖。该养殖系统可为池塘健康养殖系统模式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渔业 水产养殖 水质 分隔 循环水 过水堰 池塘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部湾二长棘犁齿鲷的时空分布特征
《南方水产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二长棘犁齿鲷(Evynnis cardinalis)作为北部湾主要经济鱼类之一,长久以来受过度捕捞的影响,其资源量发生较大波动,将对渔业生产和种群结构有较大影响。文章根据2014年~2015年近海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应用生物量和个体数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综合分析该鱼种资源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该鱼种广泛分布于北部湾中国管辖海域内,四季的出现率均在86%以上。生物量和个体数CPUE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最高值在夏季(平均值分别为7.3 kg·h~(-1)和240.83尾·h~(-1)),而冬季最低(平均值分别为1.76 kg·h~(-1)和21.94尾·h~(-1))。从空间分布看,生物量和个体数CPUE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北部湾20°N以北海域,而低值区则处于海南岛西部海域。近年来在该海域实施的资源养护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相比于20世纪90年代,二长棘犁齿鲷的资源量有所恢复。但二长棘犁齿鲷生物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体长200 mm或体质量80 g以上的群体比重总体偏低,种群低龄化和小型化问题仍较为严峻,需采取新的管理措施(增大最小网目和开捕体长),以降低捕捞强度,改善种群结构。
关键词: 二长棘犁齿鲷 渔业资源 CPUE GIS空间分析 北部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鱼病毒性肠炎病防控
《渔业致富指南 》 2017
摘要:近年来随着水环境污染加剧,养殖密度不断提高,草鱼老三病、新三病频发,导致了重大经济损失,消退了养殖户的热情。本文就笔者诊断的一例草鱼病毒性肠炎病进行总结,以期与同行交流。1基本情况肠炎病发生在传统的混养池塘,以草鱼为主,鲢鳙为辅,养殖面积约100亩,池塘分成3块,发病面积30亩。经现场查看水质未受到明显污染,水质偏瘦,较浑浊,pH7.5,氨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表达耐热肠毒素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肠道形态结构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表达耐热肠毒素(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对7日龄仔猪肠道形态结构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24头7日龄仔猪,随机分在4个日粮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人工乳),STa组(人工乳+2×10~9 CFU重组菌LMG194-pBAD-STa),LMG194组(人工乳+2×10~9 CFU大肠杆菌LMG194),K88组(人工乳+2×10~9 CFU大肠杆菌K88)。试验第5天进行攻毒,第7天屠宰取样,测量小肠黏膜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检测空肠、回肠、结肠及血清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力及血清中丙二醛(MDA)与过氧化氢(H_2O_2)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STa组仔猪各肠段绒毛高度均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隐窝深度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表面积显著降低(P<0.05);同时,STa组回肠、结肠CAT活力显著降低,血清、空肠、回肠和结肠中的TNOS活力显著降低(P<0.05),STa组结肠iNOS活力显著降低(P<0.05),STa组血清中的MDA与H_2O_2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果显示,表达STa的重组大肠杆菌可导致7日龄仔猪肠道结构损伤和抗氧化能力下降。
关键词: 耐热肠毒素(STa) 重组大肠杆菌 肠黏膜结构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次杀菌条件对凡纳滨对虾软烤虾品质的影响
《海洋渔业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基于栅栏效应的工艺将凡纳滨对虾加工成高水分软烤虾,对产品进行二次杀菌,测定不同杀菌条件下软烤虾的色泽、质构、p H值、感官品质,并判定是否处于商业无菌状态。结果表明,随着杀菌温度的增加,L*值、a*值与b*值均呈现下降趋势,随杀菌时间增加,L*值略有下降,a*值与b*值略有上升。杀菌温度上升,硬度、胶粘性、咀嚼性、弹性在一定范围内先上升再下降;而粘附性一直上升,内聚性一直下降但变化相对较小,最大剪切力的整体趋势也下降。杀菌时间增加,硬度、粘附性与咀嚼性升高,内聚性与最大剪切力下降,胶粘性先下降再上升,而弹性先上升再下降。软烤虾的p H值随着杀菌温度升高变化较复杂,但杀菌时间增加时p H值上升。当杀菌条件为90℃·(30 min)-1时,软烤虾的感官品质最好,并且达到商业无菌状态。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软烤虾 二次杀菌 色泽 质构 商业无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