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饲料中花生四烯酸对发育前期大菱鲆亲鱼性类固醇激素合成的影响

水产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对发育前期的大菱鲆亲鱼性类固醇激素合成量及合成过程的影响,配制3种等氮等脂(脂肪含量13%)的实验饲料,分别含有不同梯度水平的花生四烯酸:0.72%(不添加花生四烯酸精制油的对照组,C),5.63%(添加低水平ARA的处理组,ARA-L)及15.03%(添加高水平ARA的处理组,ARA-H)(各数值均为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每组饲料投喂3个实验桶,每桶放25尾3龄大菱鲆亲鱼(雌雄比例约为1:1)。养殖实验在室内流水系统内进行,每天饱食投喂2次,养殖周期为5个月。养殖结束后,分别取性腺发育前期的雌雄鱼测血清雌二醇和睾酮的含量并检测性腺中性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蛋白质的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高水平的花生四烯酸显著降低了雌鱼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而雄鱼血清中睾酮的含量在低水平花生四烯酸处理组显著降低。在卵巢中,饲料中高水平的花生四烯酸显著降低了促卵泡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量,但是饲料中低水平的花生四烯酸显著提高了17α羟化酶的mRNA表达量。在精巢中,饲料中低水平的花生四烯酸显著降低了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以及17α羟化酶的mRNA表达量,但显著升高了芳香化酶的mRNA表达量。饲料中花生四烯酸提高了性腺、肝脏和肌肉组织中花生四烯酸的含量,但降低了二十碳五烯酸(EPA)的含量,卵巢中的花生四烯酸累积量高于精巢。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花生四烯酸抑制了发育前期大菱鲆亲鱼雌二醇和睾酮的合成,在卵巢中,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促卵泡激素受体的表达来实现,而在精巢中,可能是通过抑制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以及17α羟化酶来实现。

关键词: 大菱鲆 亲鱼 饲料 花生四烯酸 性类固醇激素合成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斑拟合片虫对青斑鳃组织的病理损伤

海洋与渔业 2017

摘要:石斑拟合片虫(Pseudorhabdosynochus epinepheli)易于寄生于南方名贵海水鱼类——青斑,该虫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鳃寄生虫。近些年石斑拟合片虫病在广东茂名、湛江以及海南的网箱鱼排养殖区频繁爆发,危害严重,可导致养殖的青斑大批死亡,笔者对石斑拟合片虫对宿主鳃组织病理损伤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投喂水平对快速生长转基因鲤能量分配与越冬的影响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激素基因鲤(Cyprinus carpio)是一种以提高生长速度为目标的鱼类新品种,但是转基因可能改变了转基因鲤对不同环境条件的响应对策。为了探讨投喂水平对快速生长转基因鲤能量分配和越冬存活的影响,本研究在两种投喂水平(饱食和半饱食)下开展了对转基因鲤和对照鲤的生长和越冬实验。在夏秋季生长实验中,饱食投喂转基因鲤(satiation transgenic,ST)的体重生长速度是饱食投喂对照鲤(satiation nontransgenic,SN)的1.33倍,半饱食投喂转基因鲤(half-satiation transgenic,HT)的体重生长速度则是半饱食投喂对照鲤(half-satiation nontransgenic,HN)的1.51倍,但是HT和SN组的体重生长速度没有显著性差异。HN,SN,HT和ST组的水分含量依次减小。同一基因型不同投喂水平下的蛋白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但ST组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SN组。HN,SN,HT和ST组的脂肪含量依次显著增加。在秋季末期,对照鲤的饱食水平明显下降,而转基因鲤的饱食水平并没有明显下降。各组实验鱼的越冬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投喂史只对越冬后的能量含量有显著性影响。本研究表明,转基因鲤和对照鲤均能对投喂水平和越冬做出一致的能量分配响应,限制投喂能激发转基因鲤优先保障生长能量供应而减少能量的存储,转基因鲤和对照鲤的越冬存活能力没有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转基因鲤生态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 快速生长 转基因鲤 投喂水平 能量分配 越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耳石锶标记在识别鳙(Aristichthys nobilis)放流个体的可行性

湖泊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耳石微化学分析的相关方法和技术在鳙(Aristichthys nobilis)放流群体识别中的应用,以鳙的1龄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1、2、4、8、16 mg/L 5个浓度梯度的Sr Cl2溶液标记,利用元素电子显微探针技术(EPMA)检测获得了良好的标记图谱.面分布分析结果显示,暂养28 d后外源Sr在耳石的边缘形成明显的标记环,与对照组的蓝色边缘相比,高锶环带从黄绿色过渡到橘红色,随着标记浓度增大有加深的趋势.定量线分析表明对照组的Sr/Ca比值处于稳定的2.14±0.39,而不同浓度Sr的实验组Sr/Ca比值均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峰值范围(5.04~32.32),且外源Sr浓度与耳石边缘的Sr/Ca比值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标记过程中对照组和标记浓度间的死亡率并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锶标记原理和方法在鳙的大规模放流群体标记是可靠和安全的,验证了耳石锶标记在识别鳙放流个体上的可行性.建议选择鳙放流前仔稚鱼和幼鱼,以4 mg/L设为外源Sr的最适标记浓度,标记持续时间为28 d以上为宜.

关键词: 耳石 锶标记 电子探针 群体标记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地区鲤疱疹病毒3型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主要囊膜蛋白的抗原表位预测

淡水渔业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5-2016年对来自黑龙江地区46个养殖场送检的鲤鱼进行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 virus,KHV)的分离鉴定,并应用DNAStar等软件对检出的阳性样本的主要囊膜蛋白(Major envelop protein,MEP)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KHV的检出率约为6.5%,3株阳性样本具有相同的MEP基因序列,称之为KHV-HLJ1516。MEP基因开放阅读框为771 bp,编码25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28 280.58,等电点为8.40。对KHV-HLJ1516的MEP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其与KHV-GZ11分离株仅有1个碱基不同,但并未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碱基相似性为99%;而与HZ419分离株相比,KHV-HLJ1516的MEP基因有3个碱基发生突变,相应的氨基酸由Asn变为II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KHV-HLJ1516与KHV-GZ11处于同一分支,而HZ419位于另一分支。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结果显示,KHV-HLJ1516的MEP的抗原表位主要位于4~11,24~40,42~63,82~110,209~218,238~249氨基酸区段。

关键词: 鲤疱疹病毒3型 进化分析 流行病学 B细胞抗原表位 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絮凝条件优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养殖水体的生物絮团中分离鉴定产絮菌,并对其絮凝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五点采样法采集生物絮团样品,平板划线法分离细菌,以4g/L高岭土悬浊液为絮凝率测定系统,根据目标菌株的形态特征、API系统鉴定以及16SrRNA序列分析以鉴定其种属,建立生长曲线以得到絮凝活性最佳培养时间,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其培养条件(培养基初始pH、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和絮凝条件(高岭土悬浊液pH、发酵液投加量、助凝剂)等进行优化。【结果】分离筛选得到1株絮凝菌菌株G201441,该菌属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GenBank登录号为KP747687);培养48h后其发酵液絮凝效果最好;该菌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8.0,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50r/min;最佳絮凝条件为:高岭土悬浊液pH值7.0,发酵液投加量8%(体积分数),助凝剂为Ca2+。【结论】筛迭得到的产絮菌G201441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最适条件下其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92%。

关键词: 生物絮团 絮凝剂产生菌 苏云金芽孢杆菌 培养条件 絮凝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现状与展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

摘要:科技进步是建设现代渔业的关键,是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路径。研究在科技进步概念基础上,阐述了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概念、内涵。相对于整体经济与农业或其他产业,国内外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较少,国内研究尤其薄弱,索洛余值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测算方法,但研究结果有-93.65%、4.18%、50%等,存在较大差异,缺乏分时空、作业类型的研究。未来应加强适应渔业产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研究,拓展研究期间和区域,比较时空和水产养殖与捕捞作业类型间差异,以为有重点的提升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服务现代渔业建设提供关键支撑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进步贡献率 渔业科技 研究综述 索洛余值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沿海6个花鲈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8对微卫星或简单重复序列[microsatellite o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对辽宁东港(DG)、绥中(SZ),河北秦皇岛(QHD),山东青岛(QD),浙江舟山(ZS)以及广东珠海(ZH)海域的6个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等位基因90个,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为3~20;有效等位基因数(Ae)为1.7~11.4;观测杂合度(Ho)为0.355~0.971;期望杂合度(He)为0.398~0.912;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65~0.906;6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且群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舟山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NA=11;He=0.762;PIC=0.734),绥中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NA=9.8;He=0.721;PIC=0.692);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显示,除秦皇岛群体外,标记Lama18、Lama21和Lama29在其他5个群体中偏离HWE(P<0.01)。位点Lama18与Lama42间存在极显著性的连锁不平衡(P<0.01);分子方差(AMOVA)分析结果显示群体间、群体内个体间以及所有个体间的方差均达显著性水平(P<0.01);群体间配对Fst(pair-wise Fst)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舟山群体与其他5个群体遗传分化最远,遗传距离最大,而北方的绥中、东港、青岛以及秦皇岛4个群体间分化不显著;聚类分析显示,珠海与秦皇岛群体先聚合,再与舟山群体聚为一支。绥中、东港、青岛群体聚为一支;遗传组分分析结果显示,6个花鲈群体中共包含3个主要遗传组分,其中舟山群体遗传混杂少,遗传信息保留完整,而绥中、东港和青岛3个群体遗传组分类似,遗传混杂严重。另外,秦皇岛与珠海群体约40%的遗传组分相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沿海的花鲈群体中除舟山群体外,绥中、东港、青岛、秦皇岛和珠海5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已受到现有养殖模式与养殖逃逸的影响。

关键词: 花鲈 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遗传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形态学指标的影响,并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了DEHP和DBP暴露后两种与胚胎发育相关的蛋白(Nkx2.5和LOX)及甲状腺素(T3、T4)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试验浓度下(10~500μg/L)的DEHP和DBP可诱导斑马鱼胚胎出现一系列发育异常,包括自主运动异常、心率下降、脊柱弯曲及心包水肿等,同时伴随心脏发育蛋白Nkx2.5含量显著下降.ELISA检测结果表明,500μg/L的DEHP和DBP暴露后,斑马鱼胚胎T3、T4含量显著上升.上述结果表明DEHP和DBP对鱼类早期生命阶段同样具备内分泌干扰作用.另外,本研究中DEHP和DBP对斑马鱼胚胎的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为10μg/L,已经接近它们在一些环境水域的检出浓度,因此其对水环境中处于早期生命阶段的生物的潜在危害急需重视.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斑马鱼胚胎 发育毒性 激素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锦鲤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技术

科学养鱼 2017

摘要:2016年我们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扬中基地进行锦鲤的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技术试验初探,初获成功,为今后大面积人工养殖锦鲤苗种和成鱼提供了技术参考和依据。一、锦鲤的苗种繁育1.池塘条件(1)亲鱼培育池:亲鱼培育池共4个,其中室外池塘2个,长方形,面积为1.5亩;温室内亲鱼暂养池2个,正方形,面积36米2,池深1.8米,水深1米,具加温设施。(2)产卵池:条件相同的产卵池9个,正方形,面积均为4米2,池深1米,水深80厘米,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