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系列香菇菌株制种期与杂菌发生率及产量的关系
《食用菌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一、材料和方法 (一)配方 木屑64%,棉子壳20%,米糠15%,碳酸钙1%。 (二)供试菌株 苏香1号,早生1号,465,中兴8号,271,271a,271b,Cr02。 (三)制种期 香菇271制种期(月/日)分为3/30、4/15、4/30、5/15、5/30、6/15、6/30七个时期;其它菌株全年共九期,分为5/6、5/31、6/30、8/15、8/30、9/


柳松菇的特性及栽培技术
《中国农村科技 》 1995
摘要:柳松菇味鲜美,质地脆嫩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是欧洲和东南亚最受欢迎的食用菇之一,它生长期正处于多数食用菌、蔬菜生长的淡季,经济效益较高。


黄瓜新品种沪——116号
《上海蔬菜 》 1995
摘要:沪116号黄瓜一代杂种,是由上海市农科院与日本国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研究,选育而成的优良一代杂种,具有优质、抗病和丰产的特性,适于大棚早熟栽培,小拱棚栽培和露地栽培。可作为优质黄瓜上市供应,也可以鲜瓜出口或盐渍加工出口。目前已在上海市郊区、浙江江苏,和山东等地推广应用。


上海芦笋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
《上海蔬菜 》 1995
摘要:芦笋在上海地区名、特、优蔬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病虫草害制约着芦笋的高产、优质和高效益。我们经过几年的调查和研究,明确了上海地区芦笋主要病虫草害的种类和发生危害规律,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不同播期和施肥水平对二个香米品种加工和食用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学院学报 》 1995
摘要:研究不同播期和施肥水平对二个香米品种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稻米品质有较大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灌浆成熟期气温降低,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有所下降;直链淀粉含量上升。在一定的施肥量范围内,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相应提高,直链淀粉含量有所下降。
关键词: 播期;施肥水平;品质;香米


紫黑米营养价值和药理功能研究现状
《种子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紫黑米是我国珍稀的稻种资源,其米粒及米饭呈紫红色,口味独特而受人们的青睐。本文主要报道近年来紫黑米营养和药理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为紫黑米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电子束对大麦诱变效应研究Ⅱ诱发突变体M_3和M_4表现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电子束100~300Gy辐照处理4个大麦品种(系)。M3得到9个表现稳定一致的突变株系。M4大麦品系鉴定结果,9个突变系中,其中有3个突变系产量超过原品种(比对照增产3.0%~17.8%),3个为矮秆突变系(比对照矮17~33cm),3个为千粒重显著增加的突变系(比对照高21.0%~26.4%)。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9个突变系中有4个酶带发生变化,其中3个增加1条酶带,1个增加2条酶带
关键词: 电子束,大麦,诱变育种,同工酶分析,产量


K88、K99、987P基因工程三价苗野外应用效果的初步观察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对K_(88)、K_(99)、987P基因工程三价苗野外应用效果观察是通过对几个猪场的纵向比较,邻圈间、棚舍间、猪场间横向平行比较和被动免疫仔猪的接触感染三种方式进行的。通过8个猪场的纵向比较,结果发病率减少11~46.4个百分点,平均减少25.4个百分点;死亡率减少7.6~29.1个百分点,平均减少21.4个百分点。应用基因工程三价苗后,这些场发病率控制在5%左右,死亡率控制在1%左右。横向平行比较结果,邻圈间、棚舍间免疫组发病率减少约40个百分点,死亡率减少约25个百分点。免疫场与对照场间比较,发病率分别减少54个和36个百分点,死亡率分别减少54个和28个百分点。接触感染结果,被动免疫仔猪无一头发病,也无死亡,而寄奶母猪亲生仔猪则发病率100%,死亡率98%。


植物病害抗性基因克隆策略
《上海农业学报 》 1995
摘要:现代分子遗传学的迅速发展对分离和鉴定植物病害抗性基因起了积极推动作用。迄今植物病害抗性基因克隆的策略主要有:“鸟枪”克隆法,植物转座子示踪与T-DNA插入突变法,RFLP和染色体步移法,纯化病原菌特异致激物受体法。本篇综述旨在介绍这些抗病基因的克隆策略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 植物病害;抗病基因;基因克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