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水稻花药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

摘要:为更好地研究水稻单倍体育种和转基因技术,加速水稻育种进程,以10份寒地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培养基的琼脂浓度、激素配比、马铃薯水提取液附加物添加及培养方式等因素对水稻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优化寒地水稻品种花药组织培养条件。结果表明:10个品种花药组织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明显;在琼脂浓度为0.75%左右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到最高;培养基中激素配比为KT(2mg·L-1)+IAA(1mg·L-1)时诱导效果最佳;培养方式研究中,在双态培养方式下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最好,其次为液态培养,再次为固态培养;培养基中添加马铃薯水提取液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水稻 花药 琼脂浓度 激素配比 培养方式 马铃薯水提取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土麦田土壤动物多样性季节动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麦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以东北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区中小麦连作田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干漏斗法分离0~15 cm土层中的土壤动物,将捕获到的所有土壤动物鉴定到科。共采集农田土壤动物1 415只,隶属43科。其中高壳甲螨科(Liodidae)和小甲螨科(Oribatellidae)为麦田土壤动物中的优势类群。麦田土壤动物数量、科数在小麦生长中期出现高峰,多样性不断升高,均匀度和优势度呈负相关。在生长中期和收获后期麦田土壤动物垂直分布出现表聚特征。麦田土壤动物多样性受人为扰动影响较大,且土壤动物的种群结构存在明显地季节动态。

关键词: 小麦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垂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加利亚圆茄露地引种研究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从保加利亚引进的"QZ-1"、"QZ-2"、"QZ-3"、"QZ-4"4个圆茄新品种为试材,对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和农艺学性状等进行了调查评比和筛选.结果表明:引进的"QZ-1"、"QZ-2"、"QZ-3"3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于在黑龙江省等北方地区栽培及推广.

关键词: 保加利亚 引种 圆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管理对农田黑土酶活性影响

中国科技投资 2013

摘要: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九三农场不同开垦年限及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并研究了不同处理下土壤酶活性在土壤团聚体上的分布状况。
土壤开垦5年内土壤酶活性呈增长趋势,但在开垦5年后,土壤酶的含量都降低;保护性耕作总体上都提高了土壤酶活性,总体表现为免耕秸秆覆盖>深松秸秆还田>露天免耕>深松秸秆点烧。其中免耕秸秆覆盖、深松秸秆还田,对过氧化氢酶提高幅度较大;免耕秸秆覆盖对转化酶提高幅度较大;脲酶变化不明显;无论开垦年限还是保护性耕作的处理,均出现随土壤团聚体的减小,土壤酶有增大的趋势,但幅度各不相同。

关键词: 黑土 土壤酶活性 养分状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早熟地区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应用研究

玉米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2009年在黑龙江省克山县进行玉米宽窄行保护性耕作试验,设宽窄行与常规垄作两个处理,在不同生长阶段分别测量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土壤硬度和玉米产量.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与常规垄作相比,宽窄行种植土壤保水性能比常规垄作效果明显,土壤容重、硬度比常规垄作低,土壤性能得到改善,该技术减少作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较常规垄作增产8.3%~11.32%.

关键词: 玉米 宽窄行 常规垄作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塞尔维亚养牛业生产概况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养牛业是畜牧业的主导产业,目前牛的生产现状并不令人满意,牛的数量最近几年一直在不断减少。尽管塞尔维亚共和国没有发达的养牛业,但曾是牛肉、肉类产品和青年育肥牛的传统出口国,甚至出口到养牛业发达的国家。现在,只有几个屠宰场得到欧盟认证,批准出口的牛肉配额不足0.8万t,牛奶总量约160.2万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插秧密度对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不同插秧密度对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的影响,设置4个插秧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的插秧密度是30 cm×13 cm,这个插秧密度能获得高产主要因为具有最多的单位面积穗数和较多的每穗实粒数;最不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的插秧密度是33 cm×16 cm,因为其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在4种密度中表现均最差;千粒重是本试验中最不易受插秧密度影响的农艺性状。

关键词: 插秧密度 第二积温带 水稻 产量 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寒地温室黄瓜种植中的应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

摘要:为了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针对北方早春寒冷季节温室蔬菜生产中存在的气温低、地温低和CO2不足等问题,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寒地黄瓜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能提高温室地温、气温和CO2浓度,CO2浓度是常规对照的2~3倍,地温提高4.1~4.5℃,气温提高1.4~2.3℃。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能减少病害,较常规对照增收21.82万元·hm-2,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关键词: 温室 黄瓜 秸秆生物反应堆 寒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李种质资源抗寒力研究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电导法对23个寒地李种质资源抗寒力进行研究,对经过自然条件下越冬和低温处理后一年生枝条电解质渗出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各李品种的抗寒力存在差异。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如下结论:绥棱杏梅、吉林黄干核两个品种抗寒力最强;小九三杏梅、乌苏里李、海林大紫李、阿伯特、巴彦大红袍、密山大李、龙园秋李抗寒力较强;呼兰大红袍、牡丰李、黄干核实生、绥棱大黄李、延吉李、黑刺李、九台晚李抗寒力一般;小黄李、牛心李、牡红甜李、吉红四个品种抗寒力较弱;长李15号、长李84号、离核小黄李的抗寒力最弱。

关键词: 李种质资源 抗寒力 电导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新品种莲稻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北方水稻 2013

摘要:莲稻1号是由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莲粳种业有限公司和虎林市绿都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育成的早熟、高产、长粒型水稻新品种,2011年通过审定。生育日数131 d左右,比空育131晚1 d,需活动积温2 375℃。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143.6 kg/hm2,较对照品种空育131增产5.4%。稻米品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地表水灌溉区旱育稀植插秧栽培。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莲稻1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