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L.)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阐述了亚洲飞蝗的卵期发育情况,1~5龄幼虫的生长特点,生理特性,各时态持续时间,产卵量及越冬情况等生物学特性。同时根据其特性进行人工饲养,从中掌握亚洲飞蝗的发生规律,为亚洲飞蝗的防治提供参考。


黑龙江省猪场夏季防暑降温的措施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黑龙江省夏季气温高达30℃以上,而且空气干燥,具有典型的高温干燥气候特征,对于养猪生产影响很大,一方面影响种猪生产性能,母猪发情时间延迟、配种率下降,公猪精液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对于仔猪和育肥猪影响也大,仔猪成活率低,育肥猪进食量减少,因此如果在夏季猪舍内降温措施不得当,将会对养猪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根据黑龙江省夏季气候特征,针对地方性养猪特点,提出猪场夏季防暑降温的措施,包括自然、物理、机械等方式进行猪舍降温。


浅谈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农业科技与信息 》 2012
摘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然而近几年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有明显加重的趋势,玉米病虫害是影响着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如不进行综合防治,就会影响玉米高产稳


R5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品质类型大豆籽粒氨基酸组分的影响
《大豆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于R5期对不同品质类型大豆品种叶片喷施SOD摸拟物(SODM)、氯化胆碱(Choline chloride,Cc)和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TA-6)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成熟收获后测定籽粒中氨基酸组分含量。结果表明:SODM、Cc、DTA-6均降低了不同品种类型大豆的氨基酸总量,其中高蛋白品种黑农35氨基酸总量降幅(0.50%~1.03%)最小,而双高品种垦农4号氨基酸总量降幅(2.53%~4.67%)最大。SODM、Cc、DTA-6对不同品质类型大豆氨基酸组分比例均有影响,三者均提高了高蛋白品种黑农35的丙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


早熟玉米新品种海玉1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海玉14是海伦东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科研所2003年以自选系H20为母本,外引系H2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母本H20是合344与自330的二环系,父本H21是外引不稳定材料经多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2003~2004年在所内试验地品比试验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