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哈尔滨市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类型
《中国马铃薯 》 2013
摘要: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害在哈尔滨市连年发生,危害日趋严重。本研究对2010年从哈尔滨市采集62个马铃薯晚疫病菌分离物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在62个分离物中,共有14个小种类型,以1.3.4.7.8.10.11小种为主,出现频率为33.87%,其次是小种1.3.4.7.8.和1.3.4.7,出现频率分别为14.52%和12.90%,没有鉴定出单基因小种。这充分说明,哈尔滨市致病疫霉菌毒力结构呈多样性,具有高度的复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山红景天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黑龙江医药 》 2013
摘要:分别以高山红景天的幼茎和幼叶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高山红景天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生根的影响,以建立其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幼茎是最佳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最佳的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5mg/L,诱导率达83.3%;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1mg/L,诱导率和增殖率较高,达72%,且产生的不定芽数量较多,为3~4个;生根培养基以MS+IAA0.5mg/L为最好,生根率100%,而且幼苗长势旺盛,能够满足高山红景天工厂化快速繁殖的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中国食用菌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栽培后产生了大量的菌渣。但目前我国对菌渣的综合利用率还很低,大量的可再生资源菌渣被废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详细综述了食用菌菌渣利用的现状,对代替原材料栽培食用菌以及用作肥料、饲料、基质、生态环境的修复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概括,并提出菌渣利用研究中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益生菌制剂替代抗生素对仔鹅饲喂效果试验
《中国饲料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将200只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雏鹅(扬州鹅),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Ⅰ组添加0.6 g/kg抗生素,处理Ⅱ~Ⅳ组分别添加1、2、3 g/kg复合益生菌。研究基础日粮添加抗生素及不同水平益生菌制剂对雏鹅生产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抗生素及不同水平益生菌制剂均可显著提高雏鹅日增重(P<0.05),其中2 g/kg益生素添加组仔鹅日增重在不同日龄阶段均不同程度高于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16~30日龄采食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料重比均呈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抗生素及不同水平益生菌制剂均可显著提高能量代谢率及粗蛋白质消化率(P<0.05),其中2 g/kg益生素添加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纤维消化率及能量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较对照组提高8.98%、14.14%、18.54%、11.48%(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小种生理分化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为明确黑龙江省不同玉米种植区域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频率及变化趋势,进而应用抗性品种进行生态学防治病,采用常规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对采自2009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的45份玉米大斑病病菌菌株的生理小种进行分化。结果表明:在供试菌株中鉴定出0、1、2、12、13和23N共6个生理小种。0号和1号生理小种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5.72%和31.25%,并在黑龙江省各地广泛存在,因此0号和1号生理小种是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的优势小种。表明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呈现复杂化,并不断有新小种出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抗稻瘟病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稻瘟病作为一种世界性稻作病害,严重制约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培育抗病品种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降低稻瘟病危害的方法。综述了近年来稻瘟病抗性资源鉴选、抗病基因定位和克隆及创新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抗稻瘟病品种选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依托黑河地缘和资源优势 促进中俄农业合作发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根据黑河市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地区农业合作的地缘和资源优势,分析了双方农业合作条件、优势、现状、可能合作的领域和取得的成绩。通过双方多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认为"黑河号"大豆和玉米品种以及栽培技术比较适宜阿穆尔州地区种植和应用,进一步展示了中俄两岸未来农业合作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