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该文综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即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地上部植株性状、产量、品质以及马铃薯试管苗脱毒快繁的影响,并提出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龙粳3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龙粳36(原代号龙生01-028-2)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和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育成。2001年以高产优质种质材料龙花96-1484为母本,以早熟优质日本品种北海280为父本杂交。2002~2007年所内田间种植观察,并进行米质、产量、抗病和耐冷等特性鉴定,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早熟组预备试验,2009~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早熟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份玉米农家种质优势类群的划分和优势模式分析
《玉米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份从农家种选育的自交系和6份测验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120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以玉米自交系总配合力效应为指标,采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份自交系大致可分为5大类:第1类群为铁13;第2类群为牛11、呼兰8趟、五常白头霜、呼兰老来瘪、冬黄、五常黄金塔、早大黄、宾县老来瘪;第3类群为青冈牛尾黄、五常60天还家、珍珠粟、呼兰红稂子、五常大金顶、风白12、龙江黄马牙;第4类群为木兰白头霜、大四、kl3;第5类群为克830。从组配方式看,地方种质资源与供试6大杂优类群均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说明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比较丰富,但Lancaster×地方种质、Ried×地方种质、旅系×地方种质在利用地方种质组配出现强优势组合的概率相对较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HSP70基因表达对寒冷应激的响应
《中国兽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4、15、25和32℃不同温度冷应激条件下细胞内HSP70mRNA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冷应激的低温处理过程中,HSP70mRNA转录量在各温度均为见显著增加;在冷应激的复温培养过程中,HSP70mRNA转录量在4℃和15℃处理后4h后,复温培养的4~8h显著增加(P<0.05);在25℃和32℃处理后4h后,复温培养未能诱导细胞内HSP70mRNA转录量显著增加(P>0.05);细胞在4℃和15℃处理2、4、6和8h后,复温培养4h,HSP70mRNA转录量随处理温度的减低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处理4~8h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25℃和32℃处理2、4、6和8h后,复温培养未能显著诱导HSP70mRNA的转录(P>0.05)。结果表明,冷应激诱导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内HSP70mRNA转录量的增加,不是发生在低温处理的应激阶段,而是发生在复温后的细胞应激阶段,温和冷应激(25~32℃)未能诱导复温后HSP70mRNA转录量的显著增加,强度冷应激(4~15℃)诱导复温后HSP70mRNA转录量的显著增加,且与冷应激的强度和时间成正比。
关键词: HSP70 荧光定量PCR 冷应激 成纤维细胞 东北野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EPSPS抗草甘膦基因转化马铃薯品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微型薯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EPSPS抗草甘膦基因转入马铃薯,并对其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经PPT筛选获得抗性植株17株;经PCR检测,17株呈阳性;RTPCR检测,6株呈阳性,说明EPSPS基因能够正常转录;Southern blot杂交分析,5株呈阳性,证明EPSPS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对转基因植株后代进行抗草甘膦试验,转基因材料对浓度0.4 g·L-1的草甘膦表现出抗性。
关键词: 马铃薯 农杆菌介导 EPSPS基因 遗传转化 草甘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统计显示,2012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玉米总播种面积达1 067.8万hm2,较2011年增长9.29%,其中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536.04万hm2,占50.02%,这组数据表明了东北地区玉米扩种的趋势。虽然玉米播种面积与产量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然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东北地区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生产基地,被形象地称为我国的"黄金玉米带",因此,有必要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探讨玉米高产栽培的措施,为提高东北地区玉米产量提供新的参考。1精选种子,科学播种作为四大作物,玉米相对水稻、大豆和小麦而言,玉米属于稀植作物,东北地区种植密度一般都在45 000~75 000株.hm-2,也正因此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玉米产量。所以,精细挑选种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