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转玉米船PC基因水稻株系JAAS45的选育路径与技术
《江苏农业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连续对转玉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水稻植株PEPC活性进行测定,选取PEPC为1200μmol/mg·h以上的稳定的转PEPC基因水稻H2代种质(命名为HPTER)为父本,以水稻品种(系)9516为母本,通过杂交获得F1杂种,对其进行花药培养,获得189个再生植株,其中二倍体植株占总株数的65.6%.测定了71个株系的PEPC活性,鉴定出3个株系:H137、H45和H119,其光合效率较对照9516增加18.9%-25.1%,单株产量较对照增加7.1%-29.80%.对H45进行剂量为150Gy、250Gy、300Gy和350Gy的γ射线辐照,选育出生育期与9516相近,重穗、大粒的株系JAAS45.本研究结果证明,通过定向选育的高表达转PEPC基因水稻种质HPTER,采用杂交、花药培养及1射线辐照等方法,可以将玉米PEPC基因快速转移到普通水稻品种中,培育出高光合效率和高产的水稻品系.
关键词: 株系 水稻 选育 玉米 种质 光合效率 花药培养 基因 对照 高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分子标记研究小麦遗传群体的赤霉病抗性鉴定方法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针对小麦赤霉病抗源苏麦3号构建的两个小麦重组自交系遗传群体苏麦3号/Alondra和苏麦3号/安农8455,采用单花接种、表土接种及自然发病3种不同的接种方法进行小麦赤霉病抗性接种鉴定,并根据苏麦3号赤霉病抗性主效QTL的连锁分子标记Xgwm493和Xgwm533.1分别对群体进行抗性连锁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在温室单花接种所获得的鉴定数据中,标记的赤霉病抗性连锁效应最高,P值分别小于0.0001,抗性鉴定结果最为准确.研究表明,对小麦赤霉病这种由数量性状控制,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真菌病害进行抗扩展性的遗传研究,应采用控温控湿条件下的单花滴注接种鉴定方法最为合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地早熟禾农杆菌介导法基因转化条件
《草地学报 》 2005 CSCD
摘要:以大青山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L.cv.Daqingshan)和超级伊克利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L.cv.Total eclipse)成熟种子诱导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比较抗生素及筛选剂对愈伤组织生长和绿苗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500mg/L的羧苄青霉素或头孢霉素对愈伤组织的生长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羧苄青霉素可提高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 而头孢霉素则有抑制作用;2个供试品种G-418的筛选浓度分别为50和70mg/L时,愈伤组织的褐化率达100%;在幼 苗分化期,G-418浓度为20mg/L时,2个供试品种的试管苗均为白化苗;在观察到愈伤组织周围的培养基上显现菌落 时,立即转移到筛选培养基上为宜。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转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B.t)基因植株。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胚性愈伤组织 根癌农杆菌 B.t基因 转基因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消解去除食用叶菜中高效氯氰菊酯残留方法的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青菜为介质,测定经存储、加工及理化处理过程的高效氯氰菊酯农药的残留下降情况。结果表明,各种处理对去除青菜中残留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均有一定作用。随着存储和紫外照射时间的延长,青菜中的高效氯氰菊酯残留量逐渐减少,存储72h的消解率为28.01%,紫外照射1h的消解率为20.45%。水温的升高或碱性的增强,青菜中的高效氯氰菊酯残留消解加快,80℃水溶液处理5min的消解率为96.07%,pH9水溶液处理1h的消解率为40.15%。洗涤剂浸泡,其残留下降亦加快,2%的洗涤剂溶液处理1h的去除率为49.04%。臭氧处理的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去除作用效果最明显,处理30min去除率可达50.27%。而进一步再与紫外线、NaHCO3、双氧水联合处理,高效氯氰菊酯残留下降则更显著,表现出明显协同效应。同时建立了多残留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六六六、DDT多个单体,及甲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有机氯及菊酯类农药和取代苯基类杀菌剂百菌清,其检测限与回收率均达到了农药多残留检测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畜产品安全的可追溯管理
《食品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介绍了畜产品可追溯管理的概念、意义及发展概况。对畜产品建立可追溯系统关键技术,动物标识技术、第三方认证、信息在食品供应链中的传递进行阐述。对当前,可追溯系统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望水白的抗赤霉病性遗传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性的遗传规律,以病小穗率为评价指标,运用单花滴注对安农8455/望水白重组自交系(R IL)群体的2001年F6代、2003年F8代、2004年F9代进行了赤霉病抗性评价,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法,研究了该群体抗赤霉病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安农8455/望水白重组自交系群体3年的抗赤霉病性分别符合E-2-6模型(两对主基因+多基因的加性-加性模型)、E-1-8模型(两对主基因+多基因,主基因间为重叠作用)、E-1-8模型(两对主基因+多基因,主基因间为重叠作用)。主基因的遗传率较高,分别为63.8%、69.02%、73.66%,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21.80%、21.38%、16.80%。说明望水白的抗赤霉病性由2对主基因控制,且符合两对主基因+多基因模型。还对望水白与另一感病品种A londra构成的重组自交系的抗性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小麦 望水白 赤霉病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重组自交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新品种“渝苏151”选育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9年至2000年重庆市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甘薯新品种“渝苏151”鲜薯产量36.379 t/hm2,藤叶产量23.188 t/hm2,生物鲜产量59.433 t/hm2,薯干产量9.721 t/hm2,生物干产量12.633 t/hm2.该品种萌芽性好,结薯较早,大、中薯率90%以上,薯块烘干率27.02%,出粉率13.90%,抗黑斑病,贮藏性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检测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粘附素抗体间接ELISA的建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仔猪大肠杆菌病K88-K99-987P-F41 四价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利用纯化粘附素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粘附素抗体的间接ELISA。初步确定了各种反应条件: K88、K99、987P、F41粘附素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依次为1∶400、1∶80、1∶40、1∶40,相应粘附素抗体最佳稀释度依次为1∶400、1∶200、1∶200、1∶200。经交叉试验、阻断试验和重复试验证实,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玉米产生的小麦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秋水仙素对小麦×玉米产生的小麦单倍体的染色体加倍效果,分别用浓度为250、500、750、1000mg/L的秋水仙素溶液对单倍体植株进行浸根加倍处理。结果表明,单倍体植株的平均加倍率分别为51.9%、83.2%、86.4%、82.9%,平均加倍处理效率分别为46.1%、68.8%、71.7%、70.9%,均以浓度为750mg/L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效果最好。用浓度为500mg/L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根处理时持续供应O2,可获得79.9%的平均加倍率,高于没有O2供应的处理(72.7%);有O2供应的加倍处理效率(66.1%)也高于无O2供应的处理(62.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