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骨形态发生蛋白-6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能的关联性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猪骨形态发生蛋白-6(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6,BMP-6)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能的关联。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野猪、民猪、长白猪、北京黑猪、法系大白猪5个猪种268个个体BMP-6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了BMP-6基因多态性与法系大白猪产仔性能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猪BMP-6基因CDS区1104位存在1个G→A的同义突变,产生AA、AB、BB 3种基因型,其中在野猪和民猪中,A等位基因频率高;在长白猪、北京黑猪和法系大白猪中,B等位基因频率高。不同基因型对法系大白猪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初步认为BMP-6基因多态性与产仔性能显著关联。
关键词: 猪 骨形态发生蛋白-6基因 多态性 产仔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棘良种‘黑棘6号’
《林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棘6号’是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从蒙古引进品种‘乌兰格木’实生子代中优选出的优良无性系‘乌兰沙林’为育种材料,在黑龙江绥棱通过实生选种法选育出单一无性系,再经全国区域化试验评价选出。‘黑棘6号’少刺或无刺;百果质量可达60 g以上,盛果期果实平均产量达6 000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嫩江县奶牛养殖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为促进嫩江县奶牛养殖业发展,推进县城经济发展进程,概括了嫩江县奶牛养殖业基本情况,从嫩江县的地域优势、政策优势和市场优势来分析嫩江县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优势。结合嫩江县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发展环境,就实现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及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嫩江县奶牛养殖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精确施氮技术
《中国稻米 》 2013
摘要:以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的垦鉴稻6号(穗数型品种)和绥粳4号(穗重型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裂区设计方法,精确定量研究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需肥规律、氮肥利用率、肥料配比及施肥时期,确定了最佳施氮水平和施氮技术。结果表明,穗数型品种以中肥区、前后期氮肥比例7∶3时产量最高,为9 083.3 kg/hm2,比对照增产58.5%;穗重型品种以低肥区、前后期氮肥比例7∶3时产量最高,为8 750.2 kg/hm2,比对照增产59.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恶·甲·咪鲜胺悬浮种衣剂防治水稻立枯病及恶苗病田间药效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水稻立枯病及恶苗病是水稻苗期的主要病害,3%恶·甲·咪鲜胺悬浮种衣剂种子包衣可同时防治这两种病害。为验证其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对水稻立枯病和恶苗病的防治效果,以水稻品种东农428为试材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其对水稻出苗、秧苗生长及成熟期均无不良影响,对水稻安全,并且增产显著;对水稻立枯病的平均防效大于65%,对恶苗病的平均防效大于85%;在水稻浸种前,3%恶·甲·咪鲜胺悬浮种衣剂按药种比1∶(40~60)的比例进行种子包衣为适宜施药时期和用药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杀菌剂防治甜菜褐斑病的效果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防治黑龙江省甜菜主产区甜菜褐斑病效果较好的杀菌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使用杜邦福星、异菌脲、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阿米西达、凯润等7种杀菌剂,在3个时期对甜菜品种SD13829进行叶面喷施。通过对褐斑病发病情况调查及块根产量和含糖比较得出:喷施3次供试7种杀菌剂后最终防效达27.61%~68.26%,提高产量4.85%~15.28%,含糖率增加0.63%~7.73%,产糖量增加5.74%~24.20%。其中杜邦福星、苯醚甲环唑处理对甜菜褐斑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分别为60.73%和68.26%,产量增加15.28%和13.14%,含糖率增加7.73%和5.99%,产糖量增加24.20%和19.91%,推荐其在生产中使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甜菜播种期环境因子对甜菜出苗时间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甜菜播种期环境因子对甜菜出苗时间的影响,为黑龙江省甜菜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甜菜品种KWS3418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播种期,统计出苗时间及环境因子指标,分析各环境因子与出苗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在甜菜播种至出苗开始期间,气温积温、平均气温、平均土壤温度与出苗开始时间的相关关系均达极显著水平,土壤积温、土壤含水量与出苗开始时间的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而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与出苗开始时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土壤积温对出苗开始时间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气温积温,最后是平均气温。在出苗开始至出苗完成期间,除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外,其他环境因子与出苗完成时间的相关关系均达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积温对出苗完成时间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气温积温,平均土壤温度影响最小。【结论】气温积温、土壤积温、平均气温和平均土壤温度对甜菜出苗影响较大,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以上环境因子调整播种期。
关键词: 甜菜 环境因子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播种期 黑龙江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铅-镉复合胁迫对3种草本花卉幼苗生长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测定不同浓度铅(Pb)-镉(Cd)处理下3种草本花卉的发芽率、株高、根冠比、鲜重和干重情况.结果表明,3种草本花卉的发芽率和株高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在Pb-Cd较高处理浓度1 000和50 mg.L-1时,凤仙花的株高下降,但其发芽率仍高达68.26%;孔雀草和矮翠菊的根冠比随着浓度的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凤仙花则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种草本花卉的鲜重和干重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凤仙花鲜重的下降幅度大于孔雀草和矮翠菊,干重的下降幅度小于孔雀草和矮翠菊.综合来看,凤仙花对Pb-Cd胁迫抗性高于孔雀草和矮翠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