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噻吩磺隆与2,4-D异辛酯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为了更好地在小麦田应用除草剂,研究了噻吩磺隆与2,4-D异辛酯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产量影响不明显,喷施噻吩磺降+2,4-D异辛酯有效成份用量为53.48和225.00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为6 875.0kg·hm-2。只喷施噻吩磺隆的处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含量降低,淀粉含量增加;只喷施2,4-D异辛酯的处理,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增加;噻吩磺隆与2,4-D异辛酯混用处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含量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激素类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及番茄生长的影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采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接种线虫2d后的番茄进行浸根24h处理,然后对其盆栽45d后对植物长势影响及温室防效进行测定。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6 mg.L-1NAA和6 mg.L-16-BA处理对寄主植物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并且株高、地上部分鲜重、根鲜重、根长与CK相比均呈现极显著的差异,其中6 mg.L-1NAA分别提高76.94%、80.30%、84.36%和75.53%,6 mg.L-16-BA分别提高68.47%、73.76%、68.56%和68.87%。对南方根结线虫温室防效及根结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L-1NAA和10 mg.L-16-BA对南方根结线虫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39.97%和34.64%,并且对根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民猪与皮特兰猪杂交猪肉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民猪的保种、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皮特兰猪为父本,以民猪为母本,通过杂交得到皮民杂交猪,达90 kg体重时进行屠宰试验,并对其肉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皮民杂交猪瘦肉率、眼肌面积、剪切力较民猪均有显著提高,而含水量、肉色与民猪相比没有明显差异,系水力、嫩度和肌内脂肪含量较民猪低。[结论]皮民杂交猪能够很好地继承民猪的优良肉质特性。
关键词: 皮民杂交猪 民猪 肉质关键词皮民杂交猪 民猪 肉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论叶面肥在黄瓜上的应用肥效
《旅游纵览(下半月) 》 2013
摘要:目的:探讨叶面肥在黄瓜上的施用效果。方法:在7月-10月间采用平畦栽培方式,设置常规施肥(处理1),常规施肥+等量清水(处理2),常规施肥+腐植酸水溶肥料(处理3),常规施肥+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处理4)4个处理,,通过对比4个处理,从而知道叶面肥在黄瓜上的施用效果。结果:对照4个处理,得知处理3和处理4对黄瓜的植株影响、单果重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明显高于处理1和处理2的。结论:喷施叶面肥对黄瓜具有显著地增产效果,提高了黄瓜的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水分供应下锌对玉米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土为供试土壤,进行盆栽玉米试验,设定0和5.0 mg.kg 1两个锌处理,按土壤饱和持水量的40%~45%和70%~75%在玉米的4叶1心期实施干旱和正常水分处理。生长50 d后,测定不同土壤水分与锌供应状况下植株生物量和锌含量,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完全伸展新叶的超微结构变化,以期揭示不同土壤水分供应下,植物对施锌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供应充足条件下,与不施锌相比,施锌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和总干重分别增加78%和52%,根系和地上部锌含量和锌吸收量增加较多;而干旱条件下,施锌对玉米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干旱条件下缺锌玉米叶片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结构基本保持完好,淀粉粒和基质片层清晰可见,但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膜受损,基质片层结构出现皱缩,基粒片层减少;施锌玉米叶片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结构保持完好,叶绿体周围的线粒体数目较多,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中脂肪颗粒增多,叶片维管束鞘细胞与叶肉细胞之间可见清晰的胞间连丝。土壤水分充足处理下,缺锌叶片细胞膜出现皱缩,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淀粉粒增多,片层结构受损,严重时维管束鞘细胞中内溶物消失,残存的叶绿体中仅有淀粉粒和少许片层;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可见淀粉粒,但片层结构少,有些出现断裂、收缩。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施锌玉米维管束鞘核叶肉细胞结构清晰,叶绿体结构完整。结论认为:锌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细胞结构的破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土壤水分正常供应下,缺锌导致细胞结构受损程度比干旱情况下更严重。
黑龙江平原林业建设与大豆生产的关系分析
《大豆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大豆生产,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黑龙江平原地区林业建设对大豆生产的影响,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森林覆盖率、郁闭度、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4项林业建设指标对黑龙江平原地区大豆产量的影响权重分别为0.874 5,0.763 1,0.698 2和0.557 9,说明林业建设对大豆生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