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功能叶抗氧化系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作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水分胁迫下“两优培九”功能叶抗氧化系统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 ,在水分胁迫的前期 ,抗氧化系统中各成分的反应并不完全一致 ,SOD活性略有下降 ,而POD和CAT的活性则快速上升 ;AsA和GSH的含量不同程度地下降 ;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大幅增加。O- ·2 的产生速率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这很可能是整个抗氧化系统的协同作用 ,维持了活性氧产生与清除之间动态平衡的结果。随着水分胁迫的继续加剧 ,整个防御体系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三大保护酶的活性都大幅度下降 ,而AsA和GSH的含量则快速上升 ;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减少 ,O- ·2 的产生速率和MDA的含量明显升高。这表明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单一保护成分不足以抵抗水分胁迫造成的伤害。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杂交稻 两优培九 保护酶 抗氧化剂 活性氧 MD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药剂防治4代稻纵卷叶螟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 90 %杀虫单可湿性粉剂、48%乐斯本乳油、5 %锐劲特胶悬剂、2 0 %三唑磷乳油、3 0 %吡·唑磷乳油 (稻欣 )、2 0 .2 %阿维·唑磷乳油 (稻卫 )、5 0 %敌·毒乳油 (赛利 )等 7种药剂进行了防治 4代稻纵卷叶螟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在常规用药量情况下 ,以锐劲特防治效果最好 ;阿维·唑磷、吡·唑磷、三唑磷次之。建议在 4代稻纵卷叶螟 1~ 2龄幼虫盛发期施药

关键词: 杀虫剂 稻纵卷叶螟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氮磷钾配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利用连续 2 0年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田 ,研究了长期氮磷钾配施与单一施氮、不施肥处理的稻米品质差异 ,结果表明 :(1)长期氮磷钾配施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 ;(2 )长期氮磷钾配施未能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 ,劣化趋势较为明显 ,但处理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3)能显著降低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 ,增加蛋白质含量 ;(4 )在蒸煮食用品质上 ,长期氮磷钾配施表现为最高粘度、崩解值、冷胶粘度、消减值低于二个对照 ,热浆粘度微高于单一施氮 ,但比未施肥下降 12 .79%。

关键词: 水稻 长期施肥 品质 RVA粘滞性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锌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土壤肥料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表明,缺锌是制约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缺锌条件下小麦增施锌肥可增产3 57%~12 32%。锌对小麦的增产作用主要在于提高了小麦的发根力、根活性及分蘖力,延缓了小麦花后叶面积衰减进程,促进了干物质的积累,增加了成穗数和千粒重。

关键词: 小麦 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直播旱作水稻的吸氮特征与土壤氮素表观盈亏

生态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旱作是水稻节水栽培中最有效的方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旱作直播条件下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特征以及土壤矿质氮的动态变化 ,并对土壤氮素的表观盈亏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 ,直播旱作水稻较水作水稻更注重中后期对氮素养分的吸收 ,尤其是对土壤氮素的吸收 ;幼穗分化后水稻的土壤吸氮量占阶段吸氮总量的 6 9.5 % ,比水作水稻多 17.8%。对 0~ 4 0 cm土层土壤矿质氮含量时空变化的研究表明 ,直播旱作水稻生育前期土壤表层矿质态氮大量累积 ,在灌水和降雨的影响下 ,向下层的迁移增加 ,基肥施用后裸地处理 2 0~ 4 0 cm土层的矿质氮高达 10 4 kg N/hm2 。对水稻各生育期土壤氮素盈亏的计算结果表明 ,自分蘖盛期后旱作各处理都表现出土壤氮素不同程度上的表观亏缺 ,然而就全生育期土壤氮素盈余量而言 ,旱作处理平均高达 12 7kg N/hm2 ,生育前期氮肥的大量投入是氮素盈余的主要原因。本试验结果表明 ,直播旱作水稻生育前期对施用的肥料氮吸收很少 ,提高直播旱作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关键在于减少生育前期肥料氮的投入

关键词: 旱作水稻 吸氮量 土壤矿质氮 土壤氮素表观盈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脆茎基因在水稻亚种间杂种后代中的遗传

遗传学报 2004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脆茎基因在水稻粳型品种间杂种后代中按孟德尔遗传比例传递 ,而在亚种间杂种后代中呈脆茎 (bc1bc1)频率显著增加和显著降低两种偏离孟德尔比例的异常分离型。Kamairazu/ /KetanNangka/KamairazuF1呈脆茎频率增加型 ,F2 群体则呈正常分离 ,但F3 和F4仍出现少数增加型和降低型的株系。IR36 /Kamairazu的F2 呈降低型分离 ,F3 和F4株系中有正常型和降低型两种 ,F4还出现个别增加型株系。KetanNangka/IR36 / /Kamairazu的F2中除了有增加型和降低型外 ,出现部分正常型。水稻bc1基因的异常分离与花粉育性无关 ,而是由雄配子选择性授精引起 ,与位于第 3染色体的配子体基因ga2、ga3和 ga14有关

关键词: 水稻 杂种 脆茎性状 配子体基因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及GS活性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 2 0年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 ,选用徐州 2 5、徐州 2 6和烟 2 80 1三个小麦品种 ,研究了长期施肥对灌浆盛期小麦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谷氨酸合成酶 (GS)及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与单施无机肥相比 ,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低、光合速率高、产量高 ;在各处理间 ,均随着无机肥种类的增多 ,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降低 ,光合速率提高 ,产量呈上升趋势 ;而不均衡施肥时 (仅施氮钾肥 ) ,小麦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高 ,光合速率低 ,籽粒产量最低。不同处理下旗叶GS活性与全氮含量、籽粒蛋白质含量无显著相关。

关键词: 冬小麦(TriticumaestivumL.) 长期定位施肥 膜脂过氧化作用 GS活性 籽粒蛋白质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米品质形成的生理基础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水稻(Oryza sativa L.)米质形成的生理基础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稻米品质形成期的源库特征、淀粉合成的关键酶以及淀粉粒的形态、结构及其糊化特性等几个内容,从植物生理学角度来揭示稻米品质形成的规律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米质形成 生理基础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作与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作水稻和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水作稻田当季用水总量是旱作稻田的 3 5~ 3 7倍 ,旱作稻田灌溉水生产效率是水作稻田的 1 0 6~ 1 6 4倍 ,田间总水分利用效率也达到水作的 3倍左右。尽管地表覆盖有较好的保墒增温效果 ,但因水分胁迫使旱作水稻生育期较水作延长 4~ 1 0d ;旱作中的覆膜处理保墒增温效果最好 ,灌水量最低 ,其耕层土壤温度比其他旱作处理平均高 1℃ ,生育期延长时间最短。水作、覆膜、盖草和裸露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为 95 74、 85 1 8、 84 81和 7833kg·hm-2 。覆膜处理虽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上略高于盖草处理 ,但差异不显著 ,且覆膜处理存在成本高 ,污染土壤等缺陷。因此盖草不失为一项较好的替代水稻覆膜旱作的技术。

关键词: 水稻 地表覆盖旱作 水分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棉区高品质棉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规程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笔者对淮北棉区高品质棉的育苗移栽技术规程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其适用范围和高品质棉的要求。主要针对棉花各个生育的重要时期 ,指出其生育指标 ,提出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进行规范化管理 ,规程性操作。分别对育苗阶段、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的棉花生育指标、栽培技术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棉花的后期销售工作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

关键词: 高品质棉 技术规程 生育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