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大鳞鲃幼鱼氨基酸需要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体质量为(11.29±0.07)g的健康大鳞鲃,共分2个处理组(蛋白饲料组和无蛋白饲料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20尾鱼。根据试验前后鱼体氨基酸变化分别得到大鳞鲃日增加氨基酸和日维持氨基酸需要量,并根据两者之和得到氨基酸日需要量。结果表明:1)从大鳞鲃生长状况看,与蛋白饲料组相比,无蛋白饲料组鱼体末质量及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降低(P<0.05)。2)从体成分变化情况看,与蛋白饲料组相比,无蛋白饲料组鱼体水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3)如大鳞鲃饲料蛋白水平为43%,饲料利用率为90%,日投饵率为3%,大鳞鲃氨基酸日需要量为(mg/100g):苯丙氨酸25.54,蛋氨酸15.80,精氨酸36.08,赖氨酸53.76,亮氨酸49.95,苏氨酸25.05,缬氨酸25.99,异亮氨酸25.33,组氨酸19.94;大鳞鲃饲料中氨基酸含量为(g/100g):苯丙氨酸0.85,蛋氨酸0.53,精氨酸1.20,赖氨酸1.79,亮氨酸1.67,苏氨酸0.84,缬氨酸0.87,异亮氨酸0.84,组氨酸0.66。

关键词: 大鳞鲃 幼鱼 氨基酸需要量 鱼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高效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水生生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属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诺拉弹状病毒属(Novirhabdovirus),IHNV是该属代表种[1]。IHNV病毒粒子含有一条全长约为11 kb的线状、反义、单股RNA。其基因组从3′端至5′端依次编码6个蛋白:核蛋白(N)、磷蛋白(P或者M1)、基质蛋白(M或者M2)、糖蛋白(G)、非结构蛋白(NV)和聚合酶蛋白(L)[2—4]。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IHN)是一种极其严重的鱼类疾病,一旦病毒侵入鱼体进入血液循环后就会繁殖于鱼体的各个器官。IHNV的传染途径分为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一旦感染,

关键词: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 聚合酶蛋白 RT-PCR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哲罗鱼胚胎至仔稚幼鱼期主要免疫指标和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

淡水渔业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哲罗鱼(Hucho taimen)胚胎至仔稚幼鱼期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测定了哲罗鱼胚胎至仔稚幼鱼期体内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鱼体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显示,ACP、AKP和GSH随发育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并趋于平稳,在受精35 d,即出膜期都出现一个高峰值;SOD和CAT在整个发育期间活性接近于0;MDA含量随时间增加持续升高。表明在哲罗鱼早期发育阶段,鱼体随发育时间的延长受到的过氧化损伤持续加重。

关键词: 哲罗鱼(Hucho taimen) 胚胎 仔稚幼鱼 免疫指标 抗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镧/铝改性沸石的磷释放条件及再生能力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将磷吸收饱和的镧/铝改性沸石分别放入pH为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的溶液中,研究了镧/铝改性沸石的最佳磷释放条件,并在最佳磷吸附和最佳磷释放条件下研究了镧/铝改性沸石的再生能力。结果表明,当pH变化在2~13时,镧/铝改性沸石的磷释放量和释放百分比随pH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其中:pH为2和12~13时的磷释放率较高,在76%以上,且pH13时的释放率最大,为98.2%;而pH在3~11时,磷释放率较低,在30%以下,且pH6时的释放率最小,为1.7%。表明强酸或强碱环境有利于镧/铝改性沸石中磷的释放。对镧/铝改性沸石再生能力的研究显示,经过4次再生后,镧/铝改性沸石的磷吸附量和再生能力分别为2.367、2.336、2.312、2.253mg·g-1和96.7%、95.5%、94.5%、92.1%,虽然吸附剂的磷吸附能力随再生次数的增加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但经过4次再生后,其对磷的吸附能力仍保持在92%以上,表明镧/铝改性沸石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再生能力。

关键词: 镧/铝改性沸石 磷吸附 磷释放 再生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碳酸盐碱度胁迫下鲤鱼氨排泄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生物技术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鲤鱼(Cyprinus carpio)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且具有一定的盐碱耐受性,可以在偏碱水体中存活生长。为了了解其对不同碱度的耐受性,以及在碱胁迫环境下的基因表达变化,以鲤鱼为试验材料,使用一定pH值不同碳酸盐碱度水对其进行胁迫试验。选取鱼类氨排泄相关的候选基因,包括Rhesus血型相关糖蛋白基因(Rhesus blood group-associated glycoprotein,Rh),水通道蛋白基因(Aquaporin,AQP),催乳素基因(Prolactin,PRL),碳酸酐酶基因(Carbonic Anhydrase,CA),Na~+/K~+转运ATP酶基因(Na~+/K~+ transporting ATPase,NKA),钠氢交换体基因(sodium hydrogen exchanger,NHE)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在不同碱度下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上述基因随着碱度的升高在鳃、肠和肾3个组织中的总体表达水平较淡水对照显著升高,说明鲤鱼在碳酸盐碱胁迫条件下与氨排泄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这些基因具有一定的空间表达差异性,具体结果为:胁迫过程中主要在鳃中表达的基因为AQP3A、PRLRA、NHE7,在肾中表达的基因为PRL,在肠中表达的基因是RHAG、RHBG2、RHCG1。这些基因在碱胁迫环境下的表达变化为解析鱼类体内渗透压调节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氨排泄 基因表达 碳酸盐碱度 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呋喃西林代谢物在杂交鳢(斑鳢♀×乌鳢♂)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模拟养殖条件下,对杂交鳢(斑鳢Channa maculata♀×乌鳢Channa argus♂)体内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的残留及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在(30.5±0.5)℃水温条件下,用质量浓度为2 mg/L呋喃西林药浴杂交鳢苗种2 d.药浴期间于0.5、1、2、4、8、12、24、48 h取样,停止药浴后于0.5、1、2、4、8、12、24、48、96、192、288、384、480、720、960、1 200、1 440、1 920、2 400、2 880 h取样,采用液-质联用(HPLC-MS)方法测定杂交鳢肌肉中SEM的含量.结果显示,药浴期间0.5~48 h,肌肉中SEM质量分数从(32.58±2.82)μg/kg逐渐升高至(175.92±18.49)μg/kg;药浴结束后的SEM质量分数经测定于1 h达到最高,为(108.00±5.86)μg/kg;药浴结束后2~48h,苗种体内SEM质量分数维持在(53.60±4.90)~(69.21±5.71)μg/kg,48 h后显著下降,至60 d后已低于检测限0.25μg/kg.鱼体肌肉中SEM的平均消除速率为0.089μg/(kg.h).结果显示,在该试验条件下,鱼体内SEM可在60 d后代谢消除.

关键词: 呋喃西林 代谢物 杂交鳢 残留 消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洛氏鱥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1龄和2龄洛氏鱥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为其生长指标提供选择性状。结果表明:1龄组全长、体长、体高和尾柄高4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3、0.958、0.951和0.948,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4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体质量的决定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体长>全长>体高>尾柄高,4个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指数高达0.954,说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拟合方程为Y=-12.375+2.255X2+4.683X3+4.722X8-1.162X1;2龄组经过剔除保留了体长和体高,它们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和0.846(P<0.01),2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体质量的决定程度为体长>体高,2个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指数高达0.912,说明体长和体高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拟合方程为Y=-188.444+11.416X2+16.304X3。

关键词: 洛氏鱥 形态性状 体质量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奥利亚罗非鱼髓样分化因子(MyD88)的克隆及其在组织中的表达

动物学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是TLR(toll-like receptor)信号通路的关键接头蛋白,在先天性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RACE-RCR技术克隆了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MyD88基因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JN032017)。序列分析表明,奥利亚罗非鱼MyD88基因全长为1 611 bp,其中包括155 bp的5'非编码区,589 bp的3'非编码区和867 bp的编码区,编码288个氨基酸残基。MyD88蛋白N端具有死亡结构域,C端具有TIR结构域。同源性分析表明,奥利亚罗非鱼MyD88氨基酸序列与鳜鱼(Siniperca chuats)相似性最高,为85.8%,与其他鱼类相似性为70%~82%,与哺乳动物相似性为63%~66%;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奥利亚罗非鱼MyD88与同属鲈形目的鳜鱼、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聚在一起。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yD88在奥利亚罗非鱼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yD88在所有被测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表达量最高的是卵巢,其次在小肠、脾、肝、肾、鳃和血液中有较高的表达量,肌肉、精巢组织中表达量最低。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讨MyD88在奥利亚罗非鱼TLR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奥利亚罗非鱼 实时定量PCR MyD88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虎杖提取物对CCl_4诱导建鲤损伤肝细胞生化指标的影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虎杖对鱼类损伤肝细胞是否具有修复作用,分离建鲤肝细胞,设6个试验组:I组(空白对照组);II组(CCl4模型组);III组(800μg/mL虎杖提取物对照组);IV组(造模前200、400、800μg/mL虎杖提取物处理组);V组(造模后200、400、800μg/mL虎杖提取物处理组);VI组(造模前、后200、400、800μg/mL虎杖提取物处理组)。各组细胞经处理后继续培养12 h,收集肝细胞培养液,检测上清培养液中丙氨酸转氨酶(GPT)、天冬氨酸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肝细胞的存活率。结果表明:III组肝细胞培养液中GOT、GPT、LDH、SOD、MDA值及细胞存活率与I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800μg/mL虎杖提取物没有细胞毒性,可用于后续试验;与II组相比,IV组中800μg/mL虎杖提取物处理组的效果优于其他2个浓度组,可以极显著降低培养液中GOT值(P<0.01),显著降低培养液中GPT、LDH值(P<0.05),显著提高肝细胞的存活率(P<0.05),而MDA含量和S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I组相比,V组中400μg/mL虎杖提取物效果优于其他2个浓度组,可以极显著降低培养液中GOT值(P<0.01),显著降低培养液中LDH值(P<0.05),显著提高肝细胞的存活率(P<0.05),但GPT值、MDA含量、SO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I组相比,VI组中800μg/mL虎杖提取物效果优于其他2个浓度组,能极显著降低培养液中GOT、GPT、LDH在肝细胞中的释放(P<0.01),显著降低培养液中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肝细胞的存活率(P<0.05)。综合以上结果,以VI组中800μg/mL的虎杖提取物效果最好,能有效抑制CCl4所造成的肝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关键词: 建鲤 虎杖提取物 肝细胞 四氯化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温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松浦镜鲤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水温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松浦镜鲤(Cyprinus specularis Songpu)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10.11±1.07)g的松浦镜鲤幼鱼1 350尾,随机分成1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试验鱼在不同水温(18、23和28℃)下饲喂不同蛋白质水平(30.0%、32.0%、34.0%、36.0%和38.0%)的5种饲料。试验期为60d。结果表明:水温对松浦镜鲤幼鱼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前肠、中肠和后肠蛋白酶以及前肠淀粉酶活性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除了前肠蛋白酶活性外,水温和饲料蛋白质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各肠段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同一水温下,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同一饲料蛋白质水平下,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随水温升高而升高,而脂肪酶活性则随水温的升高而降低。由此得出,水温和饲料蛋白质水平与松浦镜鲤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关系密切;根据肠道蛋白酶活性,松浦镜鲤幼鱼最佳饲料蛋白质水平在水温18℃下为35.83%~36.96%,23℃下为37.40%~39.58%,28℃下为36.79%~39.99%。

关键词: 松浦镜鲤幼鱼 消化酶活性 水温 饲料蛋白质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