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发展微型猪大有可为

现代农业 1993

摘要:微型猪是一种个子小、身子短、样子美、体重轻、肉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优质品种猪,国际上称为"迷你猪".目前,微型猪在国内外市场十分俏销.在美国,商品乳猪多在出生后6周,体重2公斤即上市销售,每头售价高达800美元;经加工后的烤猪肉价格更俏,1992年4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了一个宴会,与会者每人付了1000美元才得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市食物消费与生产供给的发展

上海农业学报 1993

摘要:1.现状分析上海市食物消费与食物生产供给现状可以概括为:食物消费水平提高较快,但消费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偏差;食物生产进一步发展,但不稳定因素也在滋长;食物供给能力有所增强,但供求矛盾仍较突出。 2.未来趋势在对本市市民的食物消费与生产供给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上海市民食物消费与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老年保健茶

上海农业学报 1993

摘要:以香菇、木耳等多种食用菌的药理活性为依据,将其菌丝体和茶叶配合制成老年保健茶。通过对香菇、木耳等菌丝的固体法培养条件、培养基成分及其含水量、最适生长温度和光照度的实验,探明了该保健茶中各种食用菌苗丝的最适生长条件。研究了该保健茶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及配制、制茶工艺。分析结果表明,该保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彩色长毛兔及其饲养技术

四川农业科技 1993

摘要:1、特征特性彩色长毛兔系珍稀经济动物,是由美国动物专家经过20 余年几百代驯养选育而成。其毛属层次较高的有色天然原料,无需染色,没有化学毒素, 在国外被称为“特种纤维”。用此毛制成的毛料为纯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过程的细胞学研究(简报)

实验生物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雄性不育系在作物的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研究其花粉败育过程有利于了解败育机理,并为化学杀雄和化学保雄提供理论

关键词: 大麦 染色体异常 花粉败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钴对西瓜生长作用的研究

核技术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了解钴对西瓜的营养作用,将同位素~(60)Co配入复合叶面营养液中,以探索钴在西瓜体内运转、吸收的规律.

关键词: ~(60)CO 复合叶面营养液 叶面喷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抗黄花叶病(BYMV)性在杂交后代中的稳定性初探

上海农业学报 1993

摘要:1982年利用六棱抗大麦黄花叶病(Barley Yellow Mosaic Virus)品种鹿岛麦、嵊县无芒六棱、二棱耐病品种77-130,81-66,如东早3选盐选③作亲本杂交,选得F_5耐抗BYMV二棱品系1、2、3。分别混合繁殖增代,分世代室内保存。1988年F_(7~15)9个世代、1991年F_(8~19)12个世代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病圃进行抗病性鉴定。二年结果表明,感病对照品种株发病率均为100%,黄化分别为2级和3级;品系1各世代发病率为0.48%~2.68%;品系2为0%~1.75%,发病单株均未黄化;品系3未发病。耐、抗BYMV的品系抗病性不因世代增加而下降,耐、抗病性稳定。说明大麦抗BYMV育种是有效的。二年试验中,品系1、2的株发病率、感病对照品种的黄化程度不一致,前者由于1987年11月下旬气温偏高,降雨量较多,后者由于翌年1月上旬气温偏低;另外可能是因不同病圃病毒株系不同所造成。培育高抗品种选用适宜的抗源亲本是重要的。各世代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0.168,0.170,0.300)不显著。

关键词: 大麦 大麦黄花叶病 发病率 抗病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栽培与水分管理

上海蔬菜 1993

摘要:一、设施栽培现状设施农业是利用设施及配套技术进行农作物集约化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它特别适合于人口密集、耕地紧缺、整体技术水准较高的地区。塑料大棚生产便是当今世界发展较快的一种设施栽培方式。70年代后期,上海郊区塑料大棚面积不足2公顷,近年来已发展1000公顷左右,并从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菜地的环境质量

上海蔬菜 1993

摘要:上海蔬菜基地涉及近郊、中郊和远郊,环境条件相差很大,种植蔬菜种类也不同。莱区受到工业“三废”影响较为普遍,加之化肥、农药每亩用量居全国之首,施用上也不尽合理,致使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调查蔬菜基地环境状况,将有助于洁净蔬菜基地的布局和规划。根据“上海市蔬菜区划”以及上海蔬菜生产现状及环境特点,我们把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图书馆协作为科技兴农服务的实践和思考

图书馆论坛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把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到农村,是科技兴农国策的中心内容。在全国各行各业都在为科技兴农服务的形势下,图书馆也应该走向社会,走向农村,利用图书情报服务手段,向农民传递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这是图书馆服务职能的延伸。近三年来,我馆走出院门,来到市郊农村,深入江苏境内,把农业文献信息、农业科技知识,传递给农村基层技术人员和专业户农民。最初,我馆单独行动,随着服务的深入,感到一馆力量有限,以后在较长的时间里,就和上海图书馆、郊县图书馆以及乡镇图书馆联合起来为农民服务,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把农业图书带到农村,为农民提供农业文献服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结构调整使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农民从小生产者逐步转变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新型劳动者,从单靠传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