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断根对菊芋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影响
《草地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块茎作为生物乙醇和菊粉产业的主要原材料,如何提高菊芋块茎生物产量和品质则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试验以红皮菊芋为研究对象,在大田环境下,通过对营养期和现蕾期菊芋根系进行垂直切割(切割半径:0,20,40,60,80cm)处理,对不同处理条件下菊芋农艺性状进行观测和记录,探讨根系切割对菊芋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切割显著(P<0.05)降低了块茎数量,切割半径越小块茎数量越少,现蕾期20cm处理条件下块茎数量最低,为81.67;叶片数和小花数在20cm和40cm条件下低于对照,而在60cm和80cm条件下高于对照;现蕾期20cm根系切割条件下块茎生物产量最高,达到447.48g·株-1。


施钾量对高产甜菜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菜品种KWS7156为材料,通过不同施钾水平的大田试验,研究了施钾量对高产甜菜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显著提高甜菜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全生育期甜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钾肥促进了甜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从块根分化形成期至收获期,施钾量90,180,270和360kg/hm~2的处理平均净光合速率较未施钾肥的对照分别提高1.4,3.2,3.8和1.2μmol/(m~2·s)(CO_2).全生育期所有处理甜菜植株干重表现为施钾量270kg/hm~2>360kg/hm~2>180kg/hm~2>90kg/hm~2>0kg/hm~2;甜菜根冠比从块根分化形成期的0.2上升至收获期的3.9~4.3,至糖分积累期开始,施钾量360kg/hm~2的处理根冠比显著低于90,180和270kg/hm~2的处理.产量与施钾量的回归分析得出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y=-0.111x~2+59.02x+79 877(R~2=0.976),施钾肥265.9kg/hm~2甜菜产量可达到最大.
关键词: 甜菜(Beta vulgaris L.) 株高 叶面积指数 可溶性糖含量 净光合速率 植株干重 产量


欧洲向日葵螟发育有效积温及其成虫发生预测模型研究
《植物保护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欧洲向日葵螟的发生时期与气温的关系,根据有效积温对该虫的发生时间进行预测,在4个不同温度条件下(24、27、30、33℃)测定了欧洲向日葵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并结合2009-2014年间巴彦淖尔市欧洲向日葵螟监测点的监测结果及当地气象数据,对欧洲向日葵螟成虫发生动态与有效积温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结果显示,欧洲向日葵螟卵、幼虫、预蛹以及蛹4个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31、8.07、18.27、12.2℃,发育所需有效积温分别为45.13、328.42、12.97、140.54日·度。随着田间有效积温的上升,成虫累积捕获比例呈现两次明显的Logistic增长。研究分别构建了不同世代的成虫累积捕获比例增长曲线模型。上述研究结果可为以后欧洲向日葵螟的监测及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放牧强度与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密度的对应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分析与验证放牧强度对草地植物种群及群落密度的影响,试验采用野外观测方法,测定了荒漠草原草地植物种群及群落密度,利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与草地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密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利用和占百分比信息及特征向量对应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密度的总体变化规律为零放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即放牧强度增加会导致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密度下降。说明放牧强度对短花针茅种群密度的影响最小,对冷蒿种群密度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植物种群 植物群落 密度 放牧强度 特征向量 对应分析


呼和浩特市4种主栽草莓品种快繁体系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红颜、点雪、章姬、随珠4种草莓匍匐茎茎尖作为外植体,研究培养基类型、细胞分裂素种类和浓度、生长素种类和浓度对4种草莓茎尖萌发、腋芽增值、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MS+BA0.5mg/L是4种草莓最适萌发的培养基,萌发率分别为50%、75%、50%、62%;MS+BA0.5mg/L+NAA0.1mg/L是红颜、点雪草莓最适增值培养基,增值倍数分别达到5.1、6.0。MS+BA1.0mg/L+NAA0.1mg/L是章姬、随珠草莓最适增值培养基,增值倍数分别为5.8、4.3;IBA0.mg/L+1/2MS是4种草莓最适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分别是100%、91.6%、100%、100%,生根数分别为8.2、10.5、8.7、5.5。


芦蒿高效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芦蒿带有生长点的无菌茎段为外植体,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6-BA与NAA的不同浓度组合,对芦蒿茎段生长点增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植物生长素NAA的不同浓度及不同培养基对芦蒿无菌苗生根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诱导芦蒿生长点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以建立芦蒿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MS+6-BA 0.05mg/L+NAA 0.01mg/L是诱导芦蒿生长点增殖的最适宜培养基,增殖倍数可达14.27;1/4MS+NAA 0.1mg/L是诱导芦蒿生根的最适宜培养基,生根率可达100%。


基因测序技术在生殖领域的应用进展
《生殖与避孕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因测序技术自被发明以来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测序技术对辅助生殖技术(ART)后代进行基因水平检测来评估ART的安全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而利用测序技术对植入前胚胎进行基因检测,不仅可以进行非整倍体筛查来选择优质胚胎进行移植,提高胚胎种植率,还可以避免遗传性疾病在家系内的传递;另外,利用测序技术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基因方面检测,从而发现一些高敏感的致病基因,对于了解不孕不育疾病机理、发现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基因测序 辅助生殖技术(ART)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 不孕不育


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植物群落分类与排序
《中国沙漠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植物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在群落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植被复合体的主要植物群落进行TWINSPAN分类和PCA排序,对土壤环境因子进行DCCA排序。结果表明:调查区内53个物种分属21科46属,其中菊科(Compositae,11种)、禾本科(Gramineae,7种)、莎草科(Cyperaceae,7种)、豆科(Leguminosae,5种)、藜科(Chenopodiaceae,4种)等科所含物种数较多,分别占20.8%、13.2%、13.2%、9.4%、7.5%,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应用TWINSPAN将67个样方划分为17个组,依据《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和系统确定为21个群丛。对PCA排序的第一轴起主要作用的是以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假苇拂子茅(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s)和碱茅(Puccinelia distans)为建群种的群落,对第二轴起主要作用的是以寸草苔(Carex duriuscula)为建群种的群落。植物群落分布DCCA排序第一轴主要与地下水位、HCO-3含量负相关,与土壤粗砂粒正相关;第二轴主要与土壤Ca2+、K+和Na+含量正相关,与土壤容重负相关;其中地下水位和土壤Ca2+、K+和Na+含量是环境因子中影响丘间低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分布的主要因子。


断根对菊芋生长速率和物质积累速率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块茎作为生物乙醇和菊粉产业的主要原材料,研究提高菊芋块茎生物产量和品质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营养期对菊芋进行断根处理,探讨生长速率和各器官物质积累速率对断根的响应情况,以期为菊芋块茎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断根有效地提高了块茎膨胀高峰期(9月21日至10月20日)的物质积累速率,能够有效地提高块茎产量;叶片、茎秆和花的物质积累速率随着断根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叶片物质积累速率的升高,也是断根提高菊芋块茎产量的主要原因;重度断根处理(20cm)条件下菊芋生长速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它各断根处理对菊芋生长速率没有显著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