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河套平原弃耕地土壤盐碱化特征

土壤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经典统计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套平原弃耕地盐渍化土壤全盐量、pH、阴阳离子组成、碱化度(ESP)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为中度至重度盐渍化,土壤全盐、pH、碱化度(ESP)在剖面中的变化趋势一致,呈表聚和底聚两个过程。全盐量介于2.80~6.69g kg-1之间,pH介于9.20~9.69之间,碱化度介于10.97%~33.33%之间。0~60 cm土层全盐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60~120 cm土层全盐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剖面中阳离子以Na++K+为主;阴离子以SO42-为主。除pH外,土壤各盐碱指标呈强烈空间变异特征;不同土层SO42-与Ca2+、Mg2+、全盐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Cl-与K++Na+相关性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弱,pH、碱化度与CO32-达极显著水平。土壤全盐量、SO42-可作为研究区土壤盐化状况特征因子;CO32-、HCO3-、pH可作为研究区土壤碱化状况特征因子。由此可见,在改良利用过程中要以降低土壤盐度和碱度来调控离子组成,进而改善土壤结构。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弃耕地 盐渍化特征 河套平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锡林郭勒露天煤矿矿区草原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

生态环境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内蒙古典型草原上,以锡林郭勒胜利煤田西一号和西二号露天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带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露天煤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Cr、Cu、Mn、Ni、Zn和Pb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土壤重金属来源,旨在为典型草原露天矿区土壤重金属防治和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Cr、Cu、Mn、Ni、Zn和Pb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7.53、16.17、353.49、14.78、44.65和3.44 mg·kg~(-1),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仅Cu含量高于内蒙古背景值;矿区东北方向样带,所有采样点的土壤重金属含量高于内蒙古背景值;露天矿开采对周围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在矿区中心处最高,并向四周逐渐降低;矿区周围0.5 km范围内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超过内蒙古自治区背景值。统计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土壤重金属Cr、Cu、Mn、Ni和Zn来源可划归为一类,Pb单独为一类。

关键词: 锡林郭勒 露天煤矿 典型草原 土壤重金属 分布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溃疡病病原细菌对5种药物敏感程度的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国内鲜有关于番茄溃疡病菌对药物敏感程度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针对19株溃疡病菌对5种药剂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9株菌全部对络氨铜和噻菌铜表现耐药,73.68%的菌株对氢氧化铜表现耐药,78.95%的菌株对0.1%溴硝醇溶液表现高度敏感,94.74%的菌株对链霉素表现高度敏感,说明目前使用链霉素防治番茄溃疡病的效果要远远好于铜制剂和溴硝醇;抗药菌株的出现,说明溃疡菌对药剂已经产生了抗性,对铜制剂的抗药性最强。

关键词: 番茄 Cmm 药敏性测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瘤胃微生物能量利用效率及生物量的措施

家畜生态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不仅为机体提供能量,还是微生物自身生长的能源。瘤胃微生物并不是把瘤胃发酵的产能都用于生长,部分被用于自身维持、贮存(合成糖原)以及产热散失(能量溢出)。因此,了解微瘤胃生物利用能量的规律,并优化瘤胃微生物的能量利用率及其生物合成量是提高瘤胃微生物效率的关键。论文综述了瘤胃微生物对能量的利用规律,通过协同日粮蛋白质调控来降低能量损失,改善能量利用的效率。

关键词: 瘤胃微生物 能量利用 生物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条件下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密植栽培技术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内蒙古中东部半干旱地区生产实际,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大区对比设计,研究了滴灌条件下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种植模式不同密度对玉米产量、耕层土壤含水率及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种植模式在该地区最佳推广密度为6.75万株/hm~2~7.5万株/hm~2。

关键词: 玉米 滴灌 交替休闲 密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长调节剂对毛叶苕子种子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中国草地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蒙苕一号"毛叶苕子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4年在内蒙古武川县研究了喷施3种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矮壮素和缩节胺)对毛叶苕子鲜草产量、种子产量及产量性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生长调节剂抑制了毛叶苕子生长,降低了鲜草产量;显著增加了毛叶苕子单株结荚数(P<0.05),以喷施矮壮素2次单株结荚数最多,平均每株72.7个;显著增加了毛叶苕子种子产量(P<0.05),以喷施矮壮素2次种子产量最高,其中喷施多效唑种子产量增加了24.3%,喷施矮壮素种子产量增加了20.8%~27.0%,喷施缩节胺种子产量增加了10.5%~15.6%。

关键词: 生长调节剂 毛叶苕子 种子生产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阿克醇的来源、测定方法及其与甲烷的关系

饲料工业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反刍动物养殖过程中排放的甲烷造成饲料能量的损失和饲料资源的浪费,污染当地环境,成为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阿克醇为反刍动物瘤胃中产甲烷菌膜脂质的基本结构,通过测定粪中阿克醇含量即可预测甲烷产量。文章主要介绍了阿克醇的结构、产生过程、测定方法以及与甲烷产量之间的关系,为最终建立通过测定粪中阿克醇含量来预测反刍动物内源甲烷产量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 阿克醇 产甲烷菌 古细菌 甲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钟系统在动物营养和代谢中的调控作用

家畜生态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生物钟是一种近似24h为周期的自主振荡器,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调控生命体的正常活动和生理功能。生物钟系统在动物营养和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论文对昼夜节律生物钟的构成和作用的分子机制、对动物营养和代谢的调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为更深入理解生命体昼夜节律系统提供理论参考和研究思路。

关键词: 生物钟 褪黑激素 营养代谢 调控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羊脂肪沉积及其调控手段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脂肪是影响肉羊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重要因素。我国肉羊舍饲化程度高,生产者为了追求短期育肥效果,饲喂较多谷物饲料,往往会导致育肥过程中机体脂肪过度沉积,造成肉品质下降、饲料报酬低的不利效果。从羊体脂肪的形成机理、影响脂肪沉积的因素以及目前一些调控手段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肉羊脂肪代谢有全面了解,进而为后续减少脂肪沉积和改善羊肉品质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肉羊 肉品质 育肥羊 脂肪沉积 营养调控

表观遗传与毛囊周期性发育生长

畜牧与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表观遗传学可以解释哺乳动物生物节律变化相关生物行为的调控过程,如具有较明显季节性的被毛生长和繁殖行为。本文综述了影响表观遗传的外在环境因子及毛囊周期生长中的表观遗传调控,以期探讨季节性调控DNA甲基化的可能因素,进而通过反向调控DNA甲基化而达到人为控制毛发或绒毛生长的目的。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毛发周期 季节性 生物节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