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青香蕉微波干燥中淀粉糊化行为及消化特性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明确微波干燥(Microwave drying,MD)过程中青香蕉水分迁移与其淀粉糊化行为的关系及其对淀粉消化特性的作用,以青香蕉片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微波功率密度,研究青香蕉MD干燥特性、淀粉糊化行为及消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密度和MD时间对青香蕉中淀粉糊化行为和消化特性影响显著.当青香蕉含水率高于45%,在MD过程中,高微波功率密度和高含水率可促进青香蕉中的淀粉糊化;当含水率降低到45%以下,含水率和微波功率密度对香蕉中淀粉糊化程度无显著影响(P>0.05).当微波功率密度为2~8 W/g时,青香蕉中的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含量与淀粉糊化程度、快消化淀粉(Rapidly digestible starch,RDS)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当微波功率密度为2 W/g和4 W/g时,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含量与淀粉糊化程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青香蕉中的淀粉糊化可显著促进SDS的形成,SDS含量最高可达53.90%.因此,微波干燥青香蕉可以通过调节MD微波输出功率和时间,调控青香蕉中淀粉的糊化程度,抑制RS向RDS转化,促进SDS的形成,降低RDS的含量.研究结果为MD高效保留青香蕉中抗性淀粉或提高慢消化淀粉提供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猪、奶牛粪水中温厌氧发酵沼液中DOM的光谱特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2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养殖粪水中物质的组成变化决定其潜在的环境效应,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养殖粪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对总固体浓度(TS)分别为4% 和8% 的猪、奶牛粪水进行批次中温厌氧发酵试验,分析了猪粪和奶牛粪沼液中DOM的含量变化,并结合三维荧光光谱(3DEEM)和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解析沼液DOM的荧光光谱特性及组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温厌氧发酵结束后,沼液中DOM含量均极显著(p<0.001)降低.沼液DOM主要包含类酪氨酸、类富里酸、类色氨酸和类胡敏酸4种荧光组分,其中类胡敏酸的相对含量均显著(p<0.05)增加,但类富里酸的相对含量仅在TS为8% 的处理中增加,而在TS为4% 的处理中降低.沼液DOM的腐殖化指数均极显著(p<0.01)增加,但猪粪沼液DOM的腐殖化程度明显高于奶牛粪沼液.研究结果为畜禽粪便沼液农田利用的潜在环境效应评价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猪、奶牛粪水;中温厌氧发酵;溶解性有机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催产激素对雌性长春鳊应激生理指标的影响
《淡水渔业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比研究了雌性长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分别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_2)、马来地欧酮(DOM)以及它们的混合制剂后,催乳素、皮质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混合注射组的皮质醇水平波动较大,8 h时达到峰值(881.56±11.85) ng/mL;20 h, HCG组的皮质醇水平也显著升高至(743.16±94.79) ng/mL,与混合组接近(757.95±45.04) ng/mL,显著高于其余组。HCG组的血糖(Glu)、甘油三酯(TG)、乳酸及血浆渗透压在注射后0.5 h显著升高,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在20 h显著升高。DOM组的Glu及乳酸水平在0.5 h、K~+在8 h时显著高于其余组,其余指标变化较为平稳。LHRH-A_2组所有生化指标都较为平稳,但皮质醇在20 h时显著低于其余组(281.86±27.27) ng/mL。混合组除Glu、K~+及乳酸外,其余指标都波动较大。
关键词: 长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 催产激素 应激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Dof基因家族挖掘及表达分析
《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单锌指蛋白超家族Dof(DNA binding with one finger)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以甘薯泰中6号基因组为参照挖掘得到46个甘薯Dof基因,每个家族成员均具有C2C2-Dof锌指结构,按照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命名为IbDof1~IbDof46.该基因家族可分为4个亚家族(A~D),且不同亚族的基因结构和基序的分布差异显著.基序1和基序2存在于所有亚家族中;基序5和基序9只存在于亚家族A中;基序6、基序7、基序8和基序10只存在亚家族D中.IbDof的进化极为保守,共有12对染色体复制事件和5对串联重复序列事件(IbDof2/IbDof3、IbDof12/IbDof13、IbDof9/IbDof10、IbDof28/IbDof29和IbDof32/IbDof33),分歧时间平均是3552万年前和186万年前,Ka/Ks比值范围从0.07(IbDof12/IbDof13)到0.68(IbDof6/IbDof25),且与甘薯野生近缘种Ipomoea trifida同一染色体上的Dof同源基因对有38对.组织特异性分析表明,IbDof各亚族在各个组织器官中表达强度不同,且亚族内部呈现不同的表达趋势.IbDof启动子序列中包含逆境和激素响应等相关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进一步分析表明,IDof基因受低温、干旱、高盐和H2O2等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比如大部分IbDof受低温调控表达;IbDof10和IbDof14受干旱胁迫诱导表达;IbDof2、IbDof14、IbDof37、IbDof41和IbDof43受高盐诱导表达;而IbDof8、IbDof10、IbDof25和IbDof41则受H2O2诱导表达,这说明IbDof家族成员协同控制了甘薯的生长发育及参与非生物胁迫过程.
关键词: 甘薯;Dof基因家族;系统进化;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桃新品种钟丽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钟丽是由白垂枝优株G05×菊花桃F1代中选出的优株2007-25自然实生培育而成的观赏桃新品种。果实卵圆形,果皮绿色,果肉绿白色;平均单果质量30.5 g,最大单果质量42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2.6%,风味酸,不宜食用。果实生育期150 d左右,在江苏南京(N32°02′13″,E118°52′2″)8月中旬成熟;花为菊花型,花径3.5 cm,花瓣浅红色,15~20瓣;花丝红色,33~40条,花药橘红色,有花粉,雌蕊1枚,雌蕊与雄蕊等高;萼片红褐色,2轮,10枚,萼筒内壁浅黄色。树型为垂枝形,树势中庸;幼树以长、中果枝为主,成龄树中、短果枝量增多。流胶病抗性中等,其他病虫危害较轻。适合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地区栽培,第2年开花结果。
关键词: 观赏桃 新品种 钟丽 浅红色 重瓣 菊花型 垂枝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多位置种蛋性别鉴定的影响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22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猪瘟影响,鸡蛋作为动物性蛋白的需求大幅增加,蛋鸡养殖行业也在逐步发展与壮大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何在幼雏阶段甚至胚胎发育阶段能够简单、准确与方便地判断出雌雄,对蛋鸡养殖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选用96个壳色相近、表面无裂纹的新鲜种鸡蛋,以其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为研究对象,探讨数据采集位置、光谱预处理方法对种蛋胚胎性别鉴定定性模型的影响.在样本表面钝端、锐端和赤道共三个不同位置分别采集漫反射光谱强度,经校正后选择(440.27~874.6)nm作为有效光谱波段进行分析,并按照2:1的比例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分析了采用归一化(Normalize),二阶导数(2nd Deriva-tive),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去趋势法(Detrend),光谱转换法(Spectroscopic)共六种方法预处理后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模型和线性判别分析模型的预测集准确率,与原始数据(Raw)的预测集准确率进行对比,得出准确率差异.通过对入孵后216,240,264,288和312 h不同位置所采光谱数据,与种蛋性别信息综合分析,发现胚胎发育288 h时的预处理效果最好,有效提高了35个模型的准确率;264 h时的预处理效果在分析时间内最差,其处理降低了19个模型的判别准确率;312 h的预处理降低了12个模型的判别准确率;Detrend和Spectroscopic两种预处理方法可显著提高判别效果,其中经Spectroscopic处理后的模型可能无法进行预测;SNV和MSC对模型具有相同作用效果,Normalize对模型的作用效果不能确定,经2nd Derivative处理后准确率不确定,有时与原始数据建模效果一致.综合实验结果发现,对种鸡蛋胚胎发育288 h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可有效提高模型的判别准确率,其中对种蛋钝端处数据进行Detrend去趋势预处理并利用LDA模型分析较好.研究结果为建立种鸡蛋基于可见/近红外的性别信息早期、快速检测模型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漫反射;种鸡蛋;预处理方法;判别位置;性别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源H_2S对不结球白菜硒耐受的影响及相关基因克隆与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工业污染和过量硒肥施用导致局部地区土壤环境硒污染,进而胁迫植物生长。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H_2S)是植物体内的一种气体信号分子,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为探索H_2S合成相关基因L/D半胱氨酸脱巯基酶(L/D-cysteine desulfhydrase, LCDs/DCDs)的功能,本研究以不结球白菜(Brassica rapa ssp. chinensis)为材料研究了内源H_2S及其相关基因对硒胁迫的响应方式。通过对不同硒浓度下幼苗根长和株高进行测定发现,硒胁迫显著抑制幼苗生长,并呈现浓度和时间效应;脂质过氧化和细胞膜损伤染色以及WSP-1原位荧光标记技术分析H_2S对硒胁迫诱导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内源H_2S含量能够显著缓解硒胁迫诱导的氧化损伤效应。qRT-PCR分析显示硒胁迫前期诱导12个H_2S合成家族基因(BrLCD1~BrLCD10, BrDCD1~BrDCD2)表达上调,有助于内源H_2S的应激产生。最后,克隆了表达量上调较高的基因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显示这些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均包含保守的半胱氨酸脱氢酶典型特征。本研究结果为揭示植物响应硒胁迫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证据。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硒胁迫 H_2S L/D半胱氨酸脱巯基酶(LCDs/DCDs)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句容市葡萄炭疽病菌多样性及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抗药性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明确江苏省句容市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pp.)种类和不同种群葡萄炭疽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的发生频率,探索其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性的遗传变化,为抗药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江苏省句容市白兔镇、后白镇、华阳镇和茅山镇等地采集大量葡萄炭疽病害样本,采用单孢纯化的方法获得葡萄炭疽分离株;对供试菌株的CAL(calmodulin)、GAPDH(glyceraldehydes-3-phosphate dehydrogenase)、TUB2(β-tublin)等多基因位点进行扩增、测序并采用MEGA6.06软件以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统计各类病原菌的分离率;采用区分计量法对葡萄炭疽分离菌株进行多菌灵的抗性频率测定;对供试菌株的TUB2基因进行抗性位点定点扩增,在NCBI上对抗性位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共获得51个葡萄炭疽单孢分离株,主要有C.aenigma、C.viniferum和C.fructicola 3个种,分别为27、16和8株,分离率分别为52.94%、31.37%、15.69%;51株葡萄炭疽分离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为43.14%;中抗菌株(MR)的突变类型为F200Y,高抗菌株(HR)的突变类型为E198A;C.aenigma全部为敏感菌株(S),C.fructicola全部为高抗菌株(HR),C.viniferum中分别有2株敏感菌株(S)和14株中抗菌株(MR).[结论]江苏省句容市葡萄炭疽病菌至少有3个种群,分别是C.aenigma、C.viniferum、C.fructicola;葡萄炭疽病菌种群可能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药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菜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紫菜,以紫菜干燥总时间、干紫菜中蛋白和总糖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二次多项式(或神经网络)拟合、遗传算法对干燥工艺进行优化,得到紫菜干燥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与微波(先)+热风(后)干燥相比,采用热风(先)+微波(后)的干燥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缩短干燥周期,紫菜前期在65℃热风干燥1 h后,采用400 W微波干燥到含水量降至0.1 g/g DM所需的干燥总时间最短,为62.5±1.4 min.对比两种干燥方式最优工艺条件下所得到的干紫菜中蛋白和总糖含量,热风(先)+微波(后)干燥所得到的干紫菜品质要优于微波(先)+热风(后)干燥.前期采用48℃热风干燥3 h,后期在240 W微波功率下干燥所得干紫菜中蛋白质含量最高,为68.82±1.46 mg/g DM;前期采用65℃热风干燥2 h,后期在240 W微波功率下干燥所得干紫菜中总糖含量最高,为124.72±7.17 mg/g DM.总体上,热风(先)+微波(后)的联合干燥方式更适合于紫菜的干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抗菌石蜡处理对竹材防霉性能的影响
《林业工程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增强竹材的防霉性能,以毛竹作为研究材料,先对竹材进行超声预处理,制备了抗菌石蜡乳液对竹材进行浸渍改性处理,并对改性后竹材的含水率、吸水率、防水效率和防霉性能进行了测试。选用天然植物中的2-羟基-1,4萘醌作为防霉剂,选用司班80(Span80)和吐温80(Tween80)作为58号食品级石蜡的复配乳化剂,考虑了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对石蜡乳化的影响,制得稳定的抗菌石蜡乳液。利用抗菌石蜡乳液对超声处理后的竹片进行浸渍处理,采用L_9(3~3)正交试验设计,以石蜡乳液固含量、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为因子,以含水率和浸泡768 h后的防水效率为测试指标。结果表明,当Span80和Tween80的质量比为2∶3、HLB值为10.72时,石蜡乳液的稳定性最好。对改性后竹材含水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石蜡乳液固含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当石蜡乳液固含量为5%、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为1.5 h时,试件含水率最低为4.11%。浸泡768 h后对竹材防水效率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干燥温度、石蜡乳液固含量、干燥时间;当石蜡乳液固含量为15%、干燥温度为40℃、干燥时间为1.5 h时,试件防水效率最高为32.15%。超声处理并不能有效阻止竹材的霉变,超声联合抗菌石蜡乳液改性后的竹材防霉性能有明显提高,改性竹材在28 d霉变试验后表面无菌丝、霉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