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香菇单核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菌丝交配型测定
《上海农业学报 》 1993
摘要:从9个香菇野生种和栽培种中制备出不同比例的单核原生质体再生菌丝(37%~85%)。溶壁酶浓度、酶解时间和菌丝生理状况对单核原生质体形成无明显影响。在9个单核原生质体再生菌丝中,有5个测出两种交配型(AxBx,AyBy),比例从2:1~10:1不等;有4个只测出一种交配型(AxBx)。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不同交配型的单核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和菌丝生长速度有关。在交配型等位基因的测定中,9个菌种测出12个A因子和12个B因子,交配型等位基因的重复频率为14.1%。


棚栽番茄幼苗耐盐力模拟试验
《上海蔬菜 》 1993
摘要:大棚蔬菜的生理障碍,是由棚内土壤水流连续上升,表土聚盐而引起的。目前本市菜区部分大(中)棚聚盐比较严重,已造成育秧困难,甚至整棚不出苗或秧苗成片死亡。为了解蔬菜幼苗的耐盐程度,防治盐害,培育壮苗,我们进行了番茄幼苗耐


应用平方根肥效方程确定肥料用量应注意的问题
《土壤肥料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在平方根肥效方程Y=a+bx~(0.5)+cx(c<0)基础上建立增产效应方程Y=bx~(0.5)+cx(c<0)。研究发现增产效应方程中存在Ri=20ω~(0.5)-ω等式关系。Ri=(Y/Ymax)·100,称为最高增产率。ω=(X/Xm)·100,称最大配肥率,Xm为Ymax时的X值。由关等式关系的存在,从而提醒我们:运用平方根方程确定施肥量时,一要注意工作曲线范围内应当包含足够的实测值,二要注意该肥效方程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增产效应方程 最高增产率 最大配肥率 Ri=20ω~0.5-ω 工作曲线


上海地区蔬菜中若干污染物含量水平
《上海蔬菜 》 1993
摘要:由于农药化肥和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污染,研究生产和无污染农产品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课题。就国内来说,这方面的工作首先从蔬菜开始。蔬菜产区一般都位于市郊,水、土、气的污染相对较为严重。化肥、农药用量也较大,食用部分又是鲜嫩的营养器官(叶、茎、根),容易接受和积累污


养殖鱼类暴发性死亡诊断的专家系统
《水产养殖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1989年以来我国华东、华南和华中等地区10多个省市的淡水养殖场相继发生了鱼类大批量死亡(或称之为暴发性死亡),其受害鱼类之多,流行地区之广,流行季节之长,在我国养鱼业历史上十分罕见。养殖鱼类的暴发性死亡引起了许多科研单位的注意,不


蘑菇增温剂对培养料营养成分和纤维素酶活的影响
《食用菌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蘑菇培养料的堆制发酵过程主要是在羧甲基纤维素酶的作用下降解进行养分转化的过程,因此研究培养料发酵期间营养成分含量及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对于从营养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角度来阐明床式发酵新技术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材料与方法(一)培养料发酵分为用蘑菇增温发酵剂的床式发酵和二次发酵两种,具体发酵时期见表1.(二)培养料营养成分测定由本所实验室及本院


不同碳氮比与金针菇产量的关系
《食用菌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金针菇培养料的配方有诸多报道,但金针菇培养料中碳氮比究竟多少为适宜,尚未见有详细试验报告。为此,笔者于1992年进行了本试验,目的是寻求金针菇最佳的碳氮比,以提高其产量。


菜子饼代料栽培平菇试验
《食用菌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陈珏等曾报道菜子饼代料栽培金针菇,既能提高产量,又能增加经济效益。为了考察菜子饼代料在栽培平菇上的可行性及其增产效果,笔者于1991年秋季进行了本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西瓜新品种“沪蜜3号”育成
《上海农业学报 》 1993
摘要:“沪蜜3号”西瓜系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西瓜组从配制的50多个组合中选出的杂交一代早熟新品种,具有较明显的杂种优势。其母本 V_7是一个早熟、优质、座果率较高但抗病和贮运性较差的品种,父本 V_5是一个抗病性强、耐贮运、产量较高、肉质爽口的中熟品种,1988年初步选出。1989年进入品比试验、亲本提纯复壮和抗病性筛选,并在郊县及邻省进行了多点试种和生产性试验,1993年种植面积已达40ha。“沪蜜3号”在座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