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棚栽培香菇高产因子探讨
《食用菌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蔬菜大棚作适应性改造,即按照香菇必需的生活条件,增添遮阳和换气设施,达到换气流畅,遮阳适度,保温保湿性好的要求。本文是在经改造的蔬菜大棚内,对香菇菌株、菌龄、进棚栽培期、栽培方式和合理利用空间与菇产量的关系作了系统的研究。


寡孢节丛孢菌和褶生轮枝菌对根结线虫的致病力
《生物防治通报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寡孢节丛孢菌(Arthiobotrys oligospora)属于捕食性线虫真菌,菌丝上产生的环状捕捉器,可将线虫的头部或尾部套住,即使线虫剧烈挣扎也难逃脱。进而环状菌丝长出芽管,伸入线虫体内吸取营养,菌丝长满体腔,使线虫死亡。褶生轮枝菌(Verticillium lamelicola)是寄生性线虫真菌,对线虫的卵粒和固着寄生线虫均有较强侵染力。


草菇不同覆盖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食用菌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草菇在我国南方栽培已较普遍,随着培养料和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草菇的产、质量日趋提高和稳定。覆土技术已逐渐被菇农所接受,它不仅有利保湿和促进菌丝生长,并可支撑子实体发育,减少幼菇的萎缩,增加产量。我们在试验中选择了蔬菜上使用的无纺布作为覆盖材料。现将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异宗结合食用菌的原生质体单核化
《上海农业学报 》 1993
摘要:研究了异宗结合食用菌的原生质体单核化现象和单核原生质体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过程中形成单核原生质体,是异宗结合食用菌的一个普遍现象。在“佛罗里达”(香菇)等异宗结合食用菌的原生质体释放中,单核原生质体和双核原生质体之比由0.85∶1到2.34∶1不等。经测定。这些单核原生质体具有亲本双核菌株中存在的两种交配型(AxBx,AyBy),但两种交配型的比例有所不同。单核原生质体再生菌丝的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度和营养缺陷型标记等性状均稳定地保持了亲本的特性。由于这种单核体与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体,具有不同的遗传背景,故利用它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可以克服食用菌常规育种中的很多局限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几种消毒材料对有害疣孢霉的杀灭效果及防效
《食用菌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在蘑菇褐腐病的发病地区,寻找经济有效的消毒方法,是减少和消灭初次、再次侵染的有害疣孢霉(Mycogone pernicoiosa)蔓延的关键。笔者选择了几种常用的消毒材料对有害疣孢霉进行了杀灭效果的测定,并将效果好的消毒剂进行病土消毒。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香菇酸性蛋白酶纯化及其动力学
《上海农业学报 》 1993
摘要:香菇酸性蛋白酶在 pH 3.5的条件下提取最佳,提取液经 DEAE-Sephadex A50和Sephadex G75层析可以得到纯酸性蛋白酶,用 SDS 凝胶电泳和 Sephadex G200凝胶过滤法可测得该酶是由分子量为40 000道尔顿的单亚基所组成。Mn~(2+)对该酶具有正协同性激活作用,Hill 系数为2.62,其活性中心与天门冬氨酸残基有关,自由酶的 pKa 为3.1,与底物结合后转移到2.5。S-PI 对该酶表现出可逆的抛物线型竞争抑制,它和酶有2个以上的结合位点。


大麦黄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研究Ⅱ——大麦黄花叶病毒的生物化学特性研究
《大麦科学 》 1993
摘要:本文简述了大麦黄花叶病毒不同株系的RNA和外壳蛋白的生化特性分析结果。大麦黄花叶病毒不同株系的RNA通过电泳都有二条带,即RNA—1和RNA—2;而外壳蛋白通过电泳只有一条带,但在纯化病毒过程中容易降解为二条或更多条带。根据所得结果,讨论了大麦黄花叶病毒的生化特性与鉴定不同株系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