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施氮量滴灌棉田棉花蕾期脱落酸(ABA)与气孔导度之间的响应关系
《干旱区研究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滴灌盆栽试验,研究棉花蕾期不同施N水平条件下,脱落酸(ABA)含量与气孔导度之间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蕾期,盆栽滴灌棉花不同处理纯N分别为2 g·盆~(-1)(N2)、4 g·盆~(-1)(N4)、6 g·盆~(-1)(N6)的条件下,ABA含量与气孔导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系数(r)的分别为0.905、0.942、0.958,T检验显著水平P分别为0.034、0.016、0.010;2 g·盆~(-1)、4 g·盆~(-1)和6 g·盆~(-1)的模型分别为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指数函数,模型拟合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75、0.894、0.946,F检验P分别为0.025、0.015、0.005,达到显著水平和极显著水平。回归模型较好地描述了滴灌棉花蕾期ABA与气孔导度之间相关性及其不同施N水平的模型特征。
关键词: 滴灌 施氮量 棉花 气孔导度 脱落酸(ABA) 蕾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颜色体系在食品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外观颜色是食品的一个重要属性,影响着人们对食品质量的感知。用于描述食品颜色且适于测量颜色差异的Hunter Lab体系、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de IEclairage,CIE)LAB体系和CIELCH体系,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厂的颜色测量中。本文综述了国内外Hunter Lab、CIELAB和CIELCH体系应用于食品颜色研究中的现状,对3种颜色体系的特性、3种体系在各类食品颜色研究中的最新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3种颜色体系应用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食品颜色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颜色体系 CIELAB Hunter Lab CIELCH 食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核紫葡萄干燥特性及其总酚含量变化研究
《食品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自然晾晒、烘箱干燥和热风对流干燥3种常见干燥方法对新鲜无核紫葡萄进行干燥,研究无核紫葡萄干燥特性及其动力学模型,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和温度(50~70℃)等因素对无核紫葡萄失水特性的影响,进一步评价干燥方式对无核紫葡萄总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对流干燥较好地保留了无核紫葡萄的总酚含量;Henderson-Pabis模型(单项扩散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新鲜无核紫葡萄在自然晾晒、烘箱干燥和热风对流干燥3种常见干燥方法下的干燥规律;其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在1.411 9×10~(–10)~4.297 3×10~(–10) m~2/s之间。本研究准确地测定了无核紫葡萄干燥过程的含水率及失水速率变化,为无核紫葡萄干燥过程的优化和含水率在线检测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无核紫葡萄 烘箱干燥 热风对流干燥 干燥特性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降解地膜对新疆南疆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诱导期为30~120 d的15种可降解地膜为供试材料,无膜及普通聚乙烯膜(Polyethylene,PE膜)为对照,于2008—2009年在新疆南疆地区的阿拉尔市开展了可降解地膜覆盖棉花的田间试验,研究可降解地膜的降解及其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比普通PE膜先表现出破裂降解的现象,其中,诱导期为90 d的北京1#可降解地膜在棉田覆盖45 d后最早出现破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明,与普通PE膜相比较,诱导期为80 d的北京1#可降解地膜在棉田覆盖145 d后,表面有明显的条状裂缝。覆盖可降解地膜的棉花在苗期、蕾期、开花期和花铃期的生长发育指标(株高、真叶数、单株铃数、果枝数、地上部干物质重)以及单株铃数和果枝数总体上要高于无膜处理,但是与普通PE膜处理无显著差异;覆盖可降解地膜对棉花的衣分和单铃重无显著影响;与无膜处理相比较,覆盖可降解地膜能显著增加籽棉产量,但覆盖可降解地膜与普通PE膜处理之间的籽棉产量无显著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同步铺膜铺管旱作水稻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目前旱作水稻不易大规模推广的难题,研制开发一种旱作水稻铺膜铺管播种机。根据旱作水稻种植农艺要求,采用滑刀式开沟器,在距种行水平距离110~130mm处开出宽45mm,深20mm的沟,将滴灌带铺设于沟内;地膜通过随动仿形机构铺设于地表;通过改变容腔容积调整机械翼勺式排种器下种量大小;螺旋导土板将土壤送至种行完成覆土。以杂交稻种"秋田小町"为播种对象,采用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播种机前进速度、容种腔长度和种面高度对播种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合格指数和重播指数的主次因素为:播种机前进速度>容种腔长度>种面高度;影响漏播指数的主次因素为:容种腔长度>播种机前进速度>种面高度;当播种机前进速度1.0m/s,容种腔长度14mm,种面高度140mm时,播种机播种性能最为优良,此时合格(6~8粒/穴)指数为86.5%,漏播(<6粒/穴)指数为10.2%,重播(>8粒/穴)指数为3.3%,满足旱作水稻农艺种植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VEGF对DNMT3a表达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对DNMT3a的影响。本研究采用RNA干扰和显微注射技术将针对VEGF两个受体FLT1和KDR/Flk-1的有效干扰片段导入到绵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s complexes,COCs)中,检测体外成熟培养各时间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DNMT3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COCs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无论是否添加VEGF,卵母细胞内DNMT3amRNA表达量都随着培养时间延续而降低,培养至8h时DNMT3amRNA表达量急速下降,之后下降速度放缓,至24h后各组趋于一致,且未注射干扰片段对照组的下降速度快于其他干扰组(P<0.01)。添加VEGF组DNMT3amRNA表达量的下降速度快于未添加组。干扰片段导入后发现,FLT1-siRNA和KDR-siRNA复合干扰组干扰效果优于KDR-siRNA干扰组,FLT1-siRNA干扰组干扰效果最弱(P<0.01)。无论是否添加VEGF,在COCs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颗粒细胞DNMT3amRNA表达量都随着培养时间延续而降低,且各组表达量差别不大。其中未注射干扰片段对照组的下降速度在COCs成熟培养中期快于其他干扰组(P<0.05或P<0.01),FLT1-siRNA干扰效果较好。无论是否添加VEGF卵母细胞内DNMT3a蛋白表达量从0~4h上升,之后匀速下降,至16h急速下降,24h为零。未导入干扰片段对照组下降速度最快。其中16h对照组、FLT1-siRNA干扰组、KDR-siRNA干扰组和FLT1-siRNA&KDR-siRNA复合干扰组DNMT3a蛋白表达量,添加VEGF后,分别下降到培养初期的23.12%、31.07%、41.47%和37.90%,未添加VEGF的组则分别下降到培养初期的37.38%、54.60%、57.58%和82.75%。颗粒细胞中,添加VEGF组DNMT3a蛋白表达量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至20h时,已无DNMT3a蛋白表达;未添加VEGF组从0~4h有略微上升,之后呈现逐渐均速下降趋势,20h时,急速下降,至24h时,无DNMT3a蛋白表达,且干扰片段对DNMT3a蛋白表达影响不大,而本身颗粒细胞中DNMT3a蛋白表达量也不高。结果提示,绵羊COCs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VEGF加快了卵母细胞中DNMT3a 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下降速度。而干扰片段的导入则使DNMT3amRNA和蛋白表达量下降速度放缓;颗粒细胞内VEGF的添加和受体干扰片段的导入,对DNMT3amRNA和蛋白表达影响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DNMT3a 卵母细胞 绵羊 体外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夹持输送式残膜捡拾机气力脱膜机理研究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防止残膜二次缠绕,以提高脱膜的可靠性,研究并设计一种夹持输送式农田残膜捡拾机构与气力脱膜机构相结合的新型残膜捡拾机。基于气力脱膜机构的气流力场对脱膜效果的影响极大,通过分析影响气力脱膜的因素,确定脱膜所需气流力场的大小和方向,并运用ADAMS软件对脱出残膜在气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进行仿真,分析不同气流倾角的变化对残膜运动轨迹的影响,确定气流脱膜位置点;然后采用SolidWorks软件对脱膜输送风道和气流出口形状进行几何建模,并利用ANSYS软件对不同气流出口模型进行流场模拟分析,进而确定气流出口形状。结果表明,在气流力场大小至少为1.12N、气流出口倾角为38°、采用圆形气流出口形状、气流速度至少为10.5m/s时,能够很好的满足脱膜所需条件。研究结果可为气力脱膜的残膜回收机械的研制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头压力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滴头压力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基于大田试验,研究4个滴头压力水平对滴灌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灌后不同时间滴头压力为0.03 MPa处理的玉米叶绿素SPAD值均为最高;滴灌玉米抽雄期和成熟期整株生物量均随着压力减少而呈现单峰增长趋势,抽雄期各处理整体生物量呈现0.04 MPa处理>0.02 MPa处理>0.03 MPa处理>0.05 MPa处理,成熟期各处理整体生物量呈现0.03MPa处理>0.04 MPa处理>0.05 MPa处理>0.02 MPa处理;滴头压力为0.03 MPa的处理产量最高,显著高于0.05 MPa处理和常规种植,增产幅度分别为20.3%和21.0%。可见,滴头压力0.03~0.04 MPa对于北疆膜下滴灌玉米生长过程较为有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凝固型沙棘酸奶的研制及其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沙棘果汁添加量、蔗糖添加量、菌种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沙棘酸奶品质的影响,为开发凝固型沙棘酸奶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预试验,研究沙棘果汁添加量、蔗糖添加量、菌种接种量和发酵时间的合理取值范围;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沙棘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组合;固定蔗糖添加量为10%、菌种接种量为4%和发酵时间为4 h,研究不同沙棘果汁添加量对酸奶中VC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果汁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10%、菌种接种量4%、发酵时间4 h的沙棘酸奶风味突出、酸甜爽口、色泽诱人、组织状态良好,是制作凝固型沙棘酸奶最为理想的工艺配方组合;沙棘酸奶中VC含量是普通原味酸奶的2.3~4.8倍并与果汁添加量呈正相关关系,符合函数y=-59.048 x2+30.623 x+1.007 4(R2=0.991);蛋白质含量与果汁添加量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沙棘酸奶具有典型的沙棘果香风味,制作沙棘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为果汁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10%、菌种接种量4%、发酵时间4 h,其VC含量为3.67mg/100 g、蛋白质含量为2.91%,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