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甘蓝型油菜SSR检测体系的优化

江苏农业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SSR检测是其主要农艺性状分子标记及标记辅助育种的一项重要技术。以无花瓣品系APL0 1、常规有花瓣抗菌核病品种M 0 83及其回交群体BC1为供试材料 ,研究油菜SSR检测体系中PCR扩增的各主要成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比较不同电泳方法及染色方法的效果 ,进一步优化了适用于油菜的SSR检测体系。优化后的PCR反应体系为 :1×Buffer(含 2 0 0mmol/LMgCl2 )、5 0 0 0 μmol/LdNTPs、0 5 0UTaq酶、0 0 8μmol/LSSR引物、6 0 0ng/μl模板DNA ,加ddH2 O至 10 0 0 μl。对PCR产物的电泳染色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

关键词: 油菜 SSR 检测体系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赤霉病抗性QTL分析

作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小麦赤霉病抗源望水白与感病品种Alondra杂交产生的 10 4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 ,采用JoinMap○R3 0软件构建了含有 2个RAPD、10 9个SSR和 10 5个AFLP标记共 2 5个连锁群的遗传连锁图 ,其中 2 4个连锁群可以确定为相应的染色体 ;采用自然发病和土表接种方法 ,对该重组自交系群体在建阳和苏州进行了连续两年赤霉病抗性鉴定 ,结果表明 :小麦赤霉病抗性由多基因控制 ,存在主基因效应 ,抗病基因表达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用MapQTL○R4 0软件进行了赤霉病抗性QTL分析 ,共检测到位于染色体 2A、3B、4A、4D、5A、5B、6A、6B和 7A的 10个QTL ,其中 8个由抗病亲本望水白提供 ,2个由感病亲本Alondra提供 ,分别可以解释 8 3%~ 2 3 6 %的赤霉病抗性。与赤霉病抗性QTL紧密连锁的两侧分子标记可以为小麦抗赤霉病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帮助。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适宜种植条件的分析

杂交水稻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对安全抽穗开花温度条件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和对各地的种植实践分析 ,提出了两系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适宜种植区域、安全齐穗期和适宜齐穗期、主要种植方式的适宜播栽期等 ,分析了生产上可能发生的问题并提出了预防和克服对策。

关键词: 超级杂交水稻 两优培九 生态区域 生长季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肺炎支原体168株黏附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表达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hyopneumoniae)168株黏附因子(P97),探索其作为诊断抗原的可能性。方法采用PCR方法,从猪肺炎支原体168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到黏附因子(P97)基因的抗原决定簇序列(R1区),产物经双酶切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具有正确阅读框架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2a(+)-P97(R1)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后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重组质粒目的基因表达。结果(1)获得Mhp168株黏附因子基因R1区长约270bp的DNA片段,测序证明重组质粒pET-32a(+)-P97(R1)的外源基因序列与已报告的Mhp232及J株黏附因子基因序列基本一致;(2)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在相对分子量26.5kDa处有阳性表达条带,融合蛋白约占细菌蛋白总量的23.3%,主要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3)免疫印迹显示,该蛋白条带与兔抗猪肺炎支原体高免血清有阳性反应。结论Mhp168株黏附因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重组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黏附因子基因 重组质粒 高效表达 免疫反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一个SSR标记快速检测小麦杂种后代Waxy基因型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Wx蛋白的检测手段,通过对几个已知Waxy基因型的品种(系)的分子标记检测和蛋白电泳谱带分析,发现一个特异的SSR标记能同时对三个Wx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同时用这个特异的SSR标记对一个糯小麦Et-05及普通栽培小麦扬麦158的杂交后代F2进行分析,发现了4株糯小麦植株。

关键词: 糯小麦 SSR标记 标记辅助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花粉管途径转化及高效筛选体系的建立

分子植物育种 2004 CSCD

摘要:本文报道了一种从大量花粉管途径转化处理后代中快速有效地筛选到转基因植株的方法。转化质粒为含bar筛选标记基因的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与兔防御素(NP-1)双价抗病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BI35S-gafp-NP1-bar),受体小麦品种为扬麦158和Alondra。对花粉管途径转化处理获得的种子分3步进行筛选鉴定:首先,转化处理种子密播于塑料盘中,待小苗长到3叶期时,用浓度为120mg/L的Basta除草剂弥雾喷施筛选,约10d后绝大部分小苗变黄枯死,只有约1%的高抗Basta除草剂的T0小苗存活;然后对其Basta抗性植株用gafp基因引物进行PCR检测,其中62.5%的Basta抗性植株为PCR阳性;最后将T0代PCR阳性植株后代种子(T1)分别发芽并按株系混合取样提取DNA,分别用gafp和bar基因引物进行PCR检测验证,结果均为阳性。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入小麦基因组并由T0代植株稳定遗传到T1代,同时证明该筛选方法是可靠有效的。

关键词: 小麦 花粉管途径 转化 bar基因 筛选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档盆栽兰花春石斛栽培管理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春石斛是市场上近年出现的冬春季高档盆栽兰花之一。笔者介绍了春石斛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关键词: 春石斛 栽培 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形态氮肥对小白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通过大棚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形态化学氮肥及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夏季小白菜绿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Ⅰ的小白菜产量最高,分别比施用等氮量的硝酸铵、硫酸铵、尿素、有机无机复混肥Ⅱ及无肥对照增产14 4%、6 3%、10 6%、4 6%及33 6%。在施用无机肥的3个处理中,施用硫酸铵的小白菜产量最高;施用硝态氮肥、铵态氮肥等不同形态氮肥处理之间,小白菜绿星体内的硝酸盐含量无显著差异(P>0 05);小白菜绿星对不同形态氮肥的氮素表观利用率以有机无机复混肥Ⅰ处理最高,达到29 7%。

关键词: 氮肥 小白菜 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团及几种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果树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梨品种西子绿、菊水及砀山酥梨为试材,对不同发育时期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密度、大小及几种相关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细胞团的分布密度在幼果期较高,以后随着果实的发育和膨大,密度逐渐减小,接近成熟前1个月左右基本稳定;石细胞团的直径随果实的生长而逐渐变大;苯丙氨酸解氨酶在果实发育初期表现出较高的活性,随着果实的生长逐渐降低,花后75d后保持低水平不变;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峰出现稍迟于苯丙氨酸解氨酶,高峰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较大,总的变化趋势逐渐下降。品种间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石细胞团的形成之间表现为正相关。

关键词: 果实发育 石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pepc基因在杂交转育的转基因水稻后代中的传递和表达特征

遗传学报 2004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合肥、海南两地以高光效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为父本 ,与培矮 64S、2 3 0 2S、2 3 0 4S、2 3 0 6S、512 9、0 2 42 8、皖粳97和双九A等 8个受体杂交 ,转育转pepc基因水稻新种质材料。至 2 0 0 2年已转育成一批转pepc基因水稻品系 ,对这些材料世代跟踪研究显示 :(1)玉米pepc基因以一个显性基因稳定传递给后代 ,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 ,自交F2 呈3∶1分离 ,BC1为 1∶1分离 ;(2 )玉米pepc基因在杂交转育的转基因水稻中高水平表达 ,与受体亲本相比 ,PEPC活性提高 3 7~ 17 4倍 ,表达水平与受体亲本和转基因拷贝数有关 ,来源相同的世代间有相似的表达水平 ,但同一世代不同个体间表达水平有差异 ,这可能与其位置效应、拷贝数和环境条件有关 ;(3 )杂交后代结实率不高 ,容易产生异交结实导致转基因材料混杂分离。采取抗生素催芽初筛、PCR分析抽检、PEPC活性测定和田间表型观测的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选育筛选体系 ,辅之以受体为轮回亲本适当回交可有效地控制。利用该途径已育成 3个稳定的高表达的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品系H1596、H1597和Y14 70 ,说明通过常规杂交转育的方法 ,可以培育实用的稳定高表达的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品种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玉米pepc基因 遗传方式 PEPC活性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