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涂耐盐粳稻新种质创制研究
《杂交水稻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发掘米草耐盐和水稻高产种质资源,创制耐盐粳稻新种质。在2005—2007年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研究的基础上,2008—2009年开展了海涂耐盐粳稻新种质创制研究。2008年海涂种植耐盐适应性试验,米草/水稻杂交种34号、32号,产杂交种子3.72t/hm2。2009年海涂筛选结合分子标记辅助双选择,32个组合中,产耐盐稻谷3.0 t/hm2以上的有20个组合,平均产稻谷4.89t/hm2,最低产稻谷3.11 t/hm2,最高产稻谷8.94 t/hm2。选育出了产量在6.0~7.5 t/hm2耐盐粳稻新组合6个。发现了耐盐甜秆粳稻种质资源育种材料,秸秆可溶性糖含量在5.0%以上,比对照水稻提高65%以上。在60份杂交材料中选择18个杂交组合,经RAPD分析,有9个组合具有与大米草亲本共同条带,而同时在水稻亲本中缺失的情形,表明9个组合远缘杂交种具有大米草亲本遗传成分。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株VP2基因在重组腺病毒中的表达
《中国兽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RT-PCR方法从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预防失败的病鸡法氏囊组织AH1与AH2中扩增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H1与AH2病毒VP2基因长度均为1350nt,编码450aa,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2%、99.3%,七肽基序均为SWSASGS,在222、253、256、279、284、294和299位上的氨基酸残基分别是A、Q、I、D、A、I和S,具有IBDV强毒的分子特征。进一步将VP2基因克隆入人5型腺病毒穿梭载体(pShuttle-CMV),与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TM)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83进行同源重组并转染HEK-293A细胞,经多次亚克隆获得了重组腺病毒rAd-(IBDV)VP2。利用Western-blot、IFA等方法检测IBDVVP2蛋白的体外表达情况,结果证明VP2基因在腺病毒中获得了表达。


小青菜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小青菜(3茬)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试验共设5个处理:不施肥对照、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1(含氨基酸肥料)、有机肥施肥模式、无机肥施肥模式和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2。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1能够提高小青菜产量,光合速率,可溶性总糖、蔗糖、维生素C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且这些指标与其地上部C/N和C/P比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施肥模式所提供肥料中C/N和C/P比值之间存在正相关趋势,但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此外,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1能够降低小青菜地上部硝酸盐含量,且该指标与其地上部和施肥模式所提供肥料中N/P、C/N、C/P和P/K比值之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可见,在田间试验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1能够促进小青菜地上部生长,改善小青菜品质;合理搭配肥料可提高小青菜的光合固碳能力,进而提高小青菜体内C/N、C/P比值,有利于提高小青菜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小青菜 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 氨基酸 生长 品质 生态化学计量学


兔出血症病毒体内分布和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了解疫苗的使用剂量与抗体消长规律的相互关系,并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对大耳白兔接种兔出血症病毒(RHDV),无菌分离各个组织后,应用血凝试验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织的血凝效价和基因;制备RHD组织灭活疫苗接种成年兔,进行1~6周抗体消长规律研究。血凝试验结果为肝脏的血凝效价最高,其次为脾脏、骨髓、心脏、肾脏、肌肉、淋巴结、脑组织,肺脏最低;对照组的组织血凝效价均为阴性。所有组织经RT-PCR检测均检出目的基因,对照组均未检测到目的基因。不同剂量接种兔后1~6周均检测到抗体。结果表明:2种试验方法检测结果相符;雌雄个体阳性检测率差异不显著;接种剂量大的试验组产生的抗体水平较高;接种血凝效价为160的疫苗时可达到保护作用;病死兔的组织均可以制备疫苗用于免疫动物。


展示生长抑素的猪细小病毒样颗粒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生物工程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既可预防猪细小病毒感染又能促进生长的嵌合病毒样颗粒疫苗,以PPV NJ-a株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VP2基因片段,在VP2基因N端融合人工合成的4拷贝生长抑素基因,构建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SS4-VP2。通过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pFast-SS4-VP2与穿梭载体Bacmid重组,获得重组Bacmid,命名为rBacmid-SS4-VP2。rBacmid-SS4-VP2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病毒rBac-SS4-VP2。SDS-PAGE与Western blotting鉴定可见约68kDa的rSS4-VP2条带;rBac-SS4-VP2感染细胞IFA检测产生很强的特异性绿色荧光;感染细胞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到大量特征性病毒样颗粒。将重组蛋白分别辅以铝胶、IMS和白油不同佐剂免疫小鼠,通过检测免疫小鼠VP2特异性ELISA抗体、PPV特异性中和抗体、生长抑素的抗体水平及生长激素水平来评价嵌合病毒样颗粒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辅以铝胶与IMS佐剂重组蛋白组均产生了与PPV全毒组相似的ELISA抗体与中和抗体反应;重组蛋白免疫组均产生较好的针对生长抑素的抗体反应;免疫小鼠体内生长激素的水平明显升高;其中以铝胶佐剂组产生的各抗体水平最高,白油佐剂组各抗体水平最低。为以后生产安全、有效的颗粒化亚单位疫苗提供了一个新的设计思路,又为应用病毒样颗粒递呈外源肽,从而生产多联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VP2蛋白 生长抑素 杆状病毒 病毒样颗粒


甘蓝型杂交油菜盐油杂1号高产制种技术
《种子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试验研究,建立了盐油杂1号在江苏沿海地区高产制种技术体系,提出了一整套高产保优技术措施。其要点是:在严格隔离条件下,稀播育苗,规格移栽;对父本偏施氮肥,控制母本中后期施肥量;用化杀灵辅助化学杀雄,以控制早期微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病虫草害的防除技术以及提高制种质量的相关措施。


不同药剂对辣椒蚜虫的毒力及防治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几种药剂对辣椒蚜虫的毒力及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阿维菌素乳油、10%烯啶虫胺水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4%阿维.啶虫脒乳油、0.3%印楝素乳油对辣椒蚜虫均具有较高的毒力,其LC50值分别为2.584 7、18.235 7、11.204 3、1.037 3、1.621 8 mg/L(有效成分),毒力顺序:4%阿维.啶虫脒乳油>0.3%印楝素乳油>2%阿维菌素乳油>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10%烯啶虫胺水剂。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辣椒蚜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