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27条记录
莴笋炭疽病病原鉴定

微生物学通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2018年7-8月,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武胜驿镇种植的莴笋大面积发生炭疽病,约40%的地块发病,绝收面积达10%.[目的]明确莴笋炭疽病的病原.[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Koch's法则明确分出病菌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分离得到形态特征一致的真菌菌株3株.在PDA平板上20°C培养7 d,病菌分生孢子无色,单隔,梭形,(10.44-19.40)μm*(2.61-4.48)μm.代表性菌株Lett-11接种莴笋离体叶片可引起与自然发病相似的症状.BLASTn分析结果显示,菌株Lett-11 (GenBank登录号MK252097)的r DNA-ITS序列与莴苣盘二孢菌Marssonina panattoniana strain CBS 163.25 (GenBank登录号MH854831.1)的序列相似性达99%.[结论]引起莴笋炭疽病的病原菌被鉴定为莴苣盘二孢菌Mar. panattoniana [Synonymy:Microdochium panattonianum],这是莴苣盘二孢菌引起莴笋炭疽病在甘肃的首次报道.

关键词: 莴笋 炭疽病 莴苣盘二孢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运筹对膜下滴灌玉米养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节水灌溉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肥运筹对膜下滴灌玉米养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的养分吸收主要集中于叶片,其次是茎秆,成熟期主要是籽粒、苞叶、玉米芯等,在吸收氮素、磷素过程中,氮素起了决定性作用。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主要集中在0~40 cm土层。合理的氮磷配施能提高玉米对硝态氮的吸收作用,对玉米生长起到较大作用。在灌水相同条件下,氮肥是限制速效磷的主要因素,一定范围内增加氮肥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磷肥的利用效率主要决定于氮肥的施用量。中后期增施氮磷肥均促进产量增加,各处理的产量高低依次为NP9>NP8>NP3>NP4>NP6>NP5>NP7>NP2>NP1>CK,本试验最佳产量运筹方案的氮磷施用量分别为225 kg/hm~2(纯N)、123.7 kg/hm~2(P_2O_5),产量为14 167 kg/hm~2。

关键词: 玉米 膜下滴灌 氮、磷肥运筹 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加工条件对藜麦面条质构特性的影响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制作出营养健康且符合大众口味的面条,研究以藜麦面粉为原料,与谷朊粉、食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面条,经不同加工条件处理后,测定其质构特性,选取硬度和弹性两个物性指标进行分析,并对面条进行感官评价。采用正交优化试验对影响面条品质特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藜麦粉用量25%、谷朊粉用量3%、食盐用量2%,在和面温度30℃、熟化时间10 min、存放时间15 min的工艺条件下制作的面条口感爽滑,具有独特的藜麦清香并且营养价值全面。

关键词: 藜麦面条 加工工艺 质构 感官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冬小麦抗条锈菌CYR34育种策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条锈病是发生于甘肃省冬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且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措施.本文结合近年来甘肃省小麦条锈菌CYR34消长动态及致病性特点、冬小麦抗条锈育种研究现状与进展,提出了后CYR34时期抗病育种及抗病品种应用的思路,以期为持续控制甘肃省小麦条锈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冬小麦 抗病育种 条锈病 思考 甘肃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冷冻温度对'清香'去青皮鲜核桃 冻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经济林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给去青皮鲜核桃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清香'核桃为试材,将去青皮鲜核桃分别置于(-3±1)(-6±1)(-9±1)和(-19±1)℃的温度下冻藏,就不同温度对去青皮鲜核桃冻藏期间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去青皮鲜核桃置于(-1±1)℃的温度(对照处理)下贮藏2个月即开始发霉,于(-3±1)℃的温度下贮藏4个月才开始发霉,而分别于(-6±1)(-9±1)和(-19±1)℃这3个温度条件下其在整个贮藏期间均未发生霉变;冻藏8个月后,与对照处理相比,分别置于(-6±1)(-9±1)和(-19±1)℃这3个温度下冻藏的去青皮鲜核桃,其种壳色泽分别提高51.31%、57.88% 和62.15%,种仁风味分别提高29.63%、20.16% 和15.28%,碘值分别提高14.63%、17.1% 和20.92%,酸价分别下降33.81%、47.05%和51.36%;在(-9±1)和(-19±1)℃这2个温度条件下冻藏的去青皮鲜核桃其营养品质均保持较好,但解冻后核仁均呈半透明状并伴有异味;(-6±1)℃的温度处理既可抑制霉变,又能使其种仁保持较好的风味和营养品质.从保鲜效果与贮藏成本考虑,生产上可于(-6±1)℃的温度条件下对去青皮鲜核桃进行冻藏,这样可以实现鲜核桃的周年供应.

关键词: 去青皮核桃 冻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陇东南大豆孢囊线虫的发生和分布

植物保护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甘肃省陇东南地区大豆孢囊线虫病分布和发生程度,采用Z字形取样法,对甘肃省陇东南地区9个县(区)37个乡镇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和分布进行调查,并根据形态特征和rDNA-ITS序列比对鉴定线虫种类。共采集土样411份,陇东地区大豆孢囊线虫检出率为87.2%,其中镇原、西峰、正宁、华池和环县的检出率最高,达100%,镇原孢囊发生量最大,平均孢囊数为11.4个/100 g土;陇南地区大豆孢囊线虫检出率为63.7%,成县和徽县分别为64.0%、63.0%,平均孢囊数分别为0.9和1.2个/100 g土。经形态学特征观测和rDNA-ITS序列比对,甘肃省陇东南采集到的孢囊线虫均鉴定为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关键词: 大豆孢囊线虫病 分布 发生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对荷斯坦犊牛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对荷斯坦犊牛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了80头新生荷斯坦犊牛,体重(41.31±2.23) kg,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牛至精油组开食料中添加4.0 g/kg牛至精油,莫能菌素组开食料中添加3.6 g/kg莫能菌素,混合组开食料中添加4.0 g/kg牛至精油+3.6 g/kg莫能菌素,对照组开食料中不添加任何饲料添加剂。饲喂70 d后,从每组中选取体重相近的试验牛3头,采集12头犊牛的瘤胃液,检测瘤胃发酵参数,并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瘤胃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莫能菌素组和混合组的瘤胃液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丙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门水平上,牛至精油组、莫能菌素组、混合组的瘤胃液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1);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中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3)属水平上,牛至精油组、莫能菌素组和混合组的瘤胃液中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牛至精油组的瘤胃液中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中奥尔森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瘤胃球菌属和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 <0.10);混合组的瘤胃液中梭菌属的相对丰度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 <0.10)。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以调节瘤胃微生物的菌群结构,提高犊牛瘤胃中蛋白质降解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产丁酸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可能避免或者缓冲莫能菌素对有益菌群的破坏。

关键词: 牛至精油 莫能菌素 荷斯坦犊牛 瘤胃发酵 菌群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杀菌剂对旱地连作马铃薯土壤水分效应、微生物和产量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效益高和集约化种植致使甘肃马铃薯的连作障碍问题日趋严重。如何克服连作障碍成为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主要关注的问题。在连续4年种植马铃薯的田地上设置施用恶霉灵、五氯硝基苯、哈茨木霉菌、土壤改良剂和对照(常规种植)5个处理的大田试验,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微生物量、产量、调查疫情,计算土壤贮水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发病率、病情指数等,以期筛选出缓解当地马铃薯连作障碍有效措施。结果表明,恶霉灵和哈茨木霉菌处理耕作层土壤细菌与真菌比值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183.50%和331.24%;早疫病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显著降低80.33%和58.93%;晚疫病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显著降低62.74%和56.88%;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31.80%和27.15%;经济产量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24.10%和22.25%。在马铃薯长期连作田使用土壤消毒剂恶霉灵和哈茨木霉菌,能显著改善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细菌和真菌比,使土壤微生物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化,减轻马铃薯病害,提高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马铃薯产量。

关键词: 连作 病害 土壤微生物 土壤水分效应 旱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豌豆-根瘤菌共生体对盐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接种根瘤菌对豌豆响应盐胁迫影响的生理机制.【方法】以耐盐性强的‘定豌8号’和耐盐性弱的‘陇豌6号’2个品种豌豆为植物材料,豌豆根瘤菌ACCC15657和ACCC15735以及苜蓿根瘤菌Ca66为3个根瘤菌材料,在轻度盐分胁迫(35 mmol/L NaCl)和重度盐分胁迫(105 mmol/L NaCl)下,研究接种和不接种根瘤菌对豌豆植株株高、鲜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接种根瘤菌对株高无明显影响,但ACCC15735对‘陇豌6号’鲜质量影响显著.‘定豌8号’接种根瘤菌后,耐盐性有所增强,轻度盐分胁迫下接种ACCC15735,SOD活性3个生长时期分别提高了116.59%、44.03%、28.16%;MDA含量在花期和结荚期分别降低了48.33%和57.55%,脯氨酸含量3个生长时期分别提高了21.71%、22.63%、18.55%;可溶性糖含量3个生长时期分别提高192.43%、132.93%、69.18%,重度胁迫下也得到相似结果.POD活性的变化与SOD相反,多数处理中SOD活性较强时,POD活性则较弱.尽管‘陇豌6号’接种根瘤菌也呈现一定的耐盐性,但较‘定豌8号’弱.【结论】豌豆接种根瘤菌后了耐盐性增强,以根瘤菌ACCC15735接种效果最好.

关键词: 豌豆 根瘤菌 共生体 盐胁迫 生理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生物杀菌剂拌种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效果

中国植保导刊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马铃薯黑痣病绿色防控技术,选择5种生物杀菌剂:0.3%四霉素水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4%+16亿个孢子/g井冈·蜡芽菌悬浮剂、1%申嗪霉素悬浮剂,开展田间拌种防病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四霉素拌种处理对马铃薯出苗有一定影响,出苗率为90.71%,低于清水对照,其他药剂拌种处理的出苗率高于清水对照。供试药剂拌种处理对马铃薯黑痣病均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其中以寡雄腐霉防效最高,对马铃薯根茎部黑痣病和薯块黑痣病的防效分别为68.16%和52.52%,其处理区马铃薯增产率也最高,较对照增产29.53%。

关键词: 马铃薯黑痣病 生物杀菌剂 安全性 防病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