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防除春麦田野燕麦田间试验
《植物保护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4年和2005年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试验田进行了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防除春麦田野燕麦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100.05、199.5、300.0、400.5g/hm2对春小麦田的野燕麦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在试验剂量下对春小麦安全,有增产作用。田间使用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以199.5g/hm2为宜。
关键词: 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 春麦田 野燕麦 防除


钾肥对秋季复种绿萝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露地栽培条件下不同施钾水平对绿萝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入纯N 152.25kg/hm2、P2O5138 kg/hm2的基础上,绿萝卜施钾后增产效果显著。在施K2O45~180 kg/hm2范围内,其产量较不施钾肥的对照提高1.69%~22.03%;其中以施K2O90 kg/hm2增产幅度最高,增产达15.35 t/hm2,其纯收益最高,为2 860.30元/hm2,产投比高达13.64∶1。乐都地区秋季复种绿萝卜最佳施K2O量为90~135 kg/hm2。


菊芋生长发育动态及光合性能指标变化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青芋1号菊芋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对菊芋全生育周期的器官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分配动态以及光合性能指标变化进行了连续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地上部器官生长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均在第18周达到峰值,之后开始迅速转向块茎生长,块茎膨大速率在第18周和第21周有2个高峰,块茎干物质积累则经过了块茎形成、块茎形成与膨大并行、块茎迅速膨大3个阶段,峰值出现在第21周;第18周干物质开始从地上部器官向块茎转移,此时总干物质量达到峰值,之前干物质主要暂时贮存在茎内.收获时,块茎干物质量达到15.76 t?hm-2,收获指数在0.65以上;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率与叶绿素含量在植株快速生长期和地上部干物质开始向块茎转移前一段时期均有高峰出现.


提高青海省杂交油菜制种质量的途径
《种子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是我省主要农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已占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90%为优质杂交油菜,即低芥酸、低亚麻酸、高含油量。杂交油菜在我省油料作物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种子纯度是最关键的因素。近年来,种子纯度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但油菜种子纯度仍然制约着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这已引起种子生产、管理等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我省杂交油菜制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项质量监督措施,以供种子生产、管理及检验人员参考。


柴达木高产春小麦干物质分配动态模型研究
《种子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产春小麦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物质分配动态在不同年份表现出略微差异,这是由于外界环境条件与栽培管理水平的差异所致,但总趋势是一致的。1.穗部的物质积累随单株增重呈二次函数增长,其模型为:y=0.820 1-0.095 6x+0.013x2。2.叶重随单株增重呈抛物线形变化,其模型为:y=0.778 4+0.333 9x+0.005x2。3.茎秆随单株增重呈S型曲线,符合方程:y=0.204 9+0.010 7x2-0.000 13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