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220条记录
甲烷气体产生量与牧草营养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野生牧草的营养参数与甲烷气体产生量之间的相关性,采集内蒙古山羊喜食的4科31种处于生长旺盛期野生牧草测定营养参数,以上述牧草为底物,进行体外发酵并测定甲烷气体产生量。体外培养条件下牧草的甲烷气体产生量与牧草中的粗蛋白(CP)、干物质消失率(IVDMR)含量呈正相关,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负相关,与无氮浸出物(NFE)含量相关性表现不一致;体外培养条件下4科牧草的甲烷气体产生量的预测模型为Y=5.962+0.107CP+0.035NDF-0.135ADF+0.040NFE+0.001IVDMR(R=0.767,P<0.001)。

关键词: 牧草 营养参数 甲烷气体 体外发酵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温带干旱地区土壤-大气界面CO_2通量的变化特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箱法对栗钙土、灰钙土、粗骨土和山地灰褐土4种有代表性的干旱土壤表面CO2通量进行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土壤(粗骨土和山地灰褐土)的通量显著大于草原土壤(栗钙土和灰钙土)。干旱区土壤表面CO2通量的平均值为230.05μmol/(m2·h),变化范围为-147.27~2319.55μmol/(m2·h)。不同土壤类型之间存在差异,粗骨土(351.82μmol/(m2·h))>山地灰褐土(347.33μmol/(m2·h))>栗钙土(193.36μmol/(m2·h))>灰钙土(162.37μmol/(m2·h))。土壤表面CO2通量存在季节变化,趋势呈"S"形。9月份最高(516.79μmol/(m2·h)),以土壤向大气释放为主;1月份最低(-7.09μmol/(m2·h)),以大气进入土壤为主;具有春夏秋冬交替规律,与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土壤表面CO2通量稍有后滞。全天候土壤表面CO2通量呈"山峰"形变化,04:00最小(154.13μmol/(m2·h)),12:00最大(349.65μmol/(m2·h)),具有昼夜交替规律,比气候日变化稍有滞后。影响土壤表面CO2通量的环境因子有地表空气温度、土壤温度(0~10cm、10~20cm和20~30cm)、土壤含水量(0~10cm、10~20cm和20~30cm);其中,地表空气温度、土壤温度(0~10cm、10~20cm和20~30cm)和土壤含水量(0~10cm)分别与土壤表面CO2通量呈正相关关系,而10~20cm和20~30cm深度的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表面CO2通量呈负相关关系,地表空气相对湿度与土壤表面CO2通量的关系不显著。大气与土壤之间的CO2存在双向转移机制,CO2不仅从土壤向大气转移,而且也从大气向土壤转移,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差异性分布,导致温带和寒带地区的土壤具有平衡大气CO2浓度的功能,是温带、寒带地区的显著特征。

关键词: 土壤-大气界面 CO2通量 北温带干旱地区 季节变化 日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残茬与生物篱组合对减轻土壤风蚀的作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冬春风蚀季节生物篱与作物残茬组合对间作裸露秋翻地的防护作用,采用风蚀圈和野外移动式风洞试验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风蚀情况进行监测,利用PC-3型自动气象站进行风速测定。结果表明,油葵秆生物篱减小了间作裸地近地面风速,提高了地表粗糙度;从防风蚀效果看草谷子茬优于油葵秆生物篱;在距油葵秆生物篱或草谷子茬下风向裸地不同位置处,土壤风蚀量基本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在4m左右土壤风蚀量最大,在篱和茬的双重保护下,距茬5m处发生了风积现象;土壤风蚀量降低率基本呈"V"字型分布;土壤风蚀模数随风速增大而增加,在生物篱的保护下5~15m/s风速时土壤风蚀降低率为5.03%~20.53%。因此,油葵秆生物篱具有防风蚀作用,而且与草谷子残茬组合对间作裸地会起到更好的固土防蚀作用。

关键词: 土壤 风蚀 生物篱 作物残茬 移动式风洞 风蚀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冬青脱水素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沙冬青脱水素的功能,根据沙冬青cDNA文库中脱水素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技术进行了脱水素基因的扩增,扩增产物与载体pGM-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Top10,筛选阳性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已成功克隆的阳性重组子经测序鉴定其片段大小与已知沙冬青cDNA文库中脱水素基因大小一致,为760 bp,说明此序列无内含子。将成功克隆的阳性重组子提取质粒与pCAMBIA3301质粒同样进行酶切反应,再以T4DNA连接酶连接,成功构建了脱水素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为下一步的抗逆性研究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脱水素 克隆 植物表达载体 沙冬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其δ~(13)C值分布特征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载畜率下土壤部分理化性质、土壤有机碳含量和δ13C值,探讨随放牧强度增加土壤有机碳深度分布和δ13C值的组成差异特征。结果显示:随深度增加,有机碳含量呈线性急剧降低,变化范围在16.17~6.26g/kg之间;而土壤有机碳的δ13C值不断增大,变化范围在-22.5‰~-14.3‰。放牧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主要在0-20cm土层,且放牧强度越大,有机碳含量越低,有机质分解程度越大,δ13C值越偏正。δ13C值的深度变化特征还表明,土壤剖面形成发育过程中当地气候和植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能实现了由C4植物占优势向C3植物占优势的变迁。

关键词: 放牧强度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 土壤有机碳 δ13C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放牧环境下绵羊牧食行为的比较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同品种绵羊在不同放牧环境下的牧食行为差异,在典型草原区沙质草地和高平原草地两种放牧环境下,对四品种双杂交杂种绵羊的牧食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放牧环境下绵羊的采食时间和游走时间占放牧时间的80%左右,放牧环境对采食行为有显著的影响。绵羊在沙质草地采食和游走时间占总放牧时间的66.54%和15.63%,在高平原草地为77.49%和7.79%。不同放牧环境下卧息、站立等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环境 杂种绵羊 牧食行为 采食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缺磷胁迫对黑籽南瓜幼苗根系生长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以1/2单位日本园试配方为基本营养液,在温室内培养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B.)幼苗,测定正常供磷处理和缺磷胁迫下黑籽南瓜幼苗在根系生长、根系形态和根系分泌物等方面的差异,以期为南瓜磷高效种质创新和耐低磷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缺磷胁迫后21 d,黑籽南瓜幼苗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降低,根系生物量与正常供磷处理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根冠比增大;总根长和根表面积显著增加,根数、根横径和根体积与正常供磷处理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根系吸磷量和磷转运率下降,根系吸磷量占总吸磷量的百分数增加,根系磷利用效率显著增高。总根长和根表面积增加可能与其磷吸收效率密切相关,是黑籽南瓜幼苗对缺磷胁迫的适应性变化。与正常供磷处理相比,缺磷胁迫后21 d,黑籽南瓜幼苗根系分泌的化合物种类组成类似,主要由酚类、芳香烃类、酯类、胺类、烯烃类和烷烃类化合物组成。但缺磷胁迫后根系分泌物中的化学成分多于正常供磷处理,邻苯二甲酸二(1丁基2异丁基)酯等8种化合物是缺磷胁迫下黑籽南瓜根系分泌物的特有成分。缺磷胁迫后黑籽南瓜的自毒作用增强。

关键词: 缺磷 黑籽南瓜 根系生长 根系分泌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放牧方式群落结构、群落多样性、群落相似性系数,探讨不同放牧方式典型草原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特点,给典型草原区的生态恢复建设和持续利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通过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典型草原三种不同放牧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结构对比能看出,四季轮牧建群种克氏针茅重要值最大,定居放牧区一年生植物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两年度内除均匀度指数外其他三个多样性指数都有所增加,两年度内均匀度指数存在下降的趋势,并且四季与两季轮牧植物优势度均低于定居。Shannon-wiener指数与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91,0.899。这三个多样性指数与Pielou指数呈负相关。不同放牧方式群落相似性系数结果看出,两年内相似性系数均有所增加,但两季轮牧与定居间相似性系数为最大,四季轮牧与定居间相似性系数为最小。

关键词: 典型草原 放牧 群落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曲霉葡萄糖氧化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蛋白产物的Western-blot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研究黑曲酶中国株3.758葡萄糖氧化酶(GOD)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水平和条件,将黑曲霉中国株3.758的葡萄糖氧化酶(GOD)基因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11a上,构建了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pET/GO,转化E.coliBL21(DE3)plysS,用IPTG诱导,超声波粉碎细菌细胞,SDS-PAGE电泳检测,GOD基因获得了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6.5 kDa。用市售葡萄糖氧化酶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酶联法(ELISA)测定其效价为106,West-ern-blot分析证明表达的融合蛋白与兔抗GOD血清有较强的特异性,为黑曲霉3.758葡萄糖氧化酶(GOD)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黑曲霉3.758 葡萄糖氧化酶基因 融合表达 抗血清 ELISA Western-blo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燕麦品种丰产性及稳定性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燕麦品种的鉴定、推广以及改进区试资料的评价分析方法提供依据,利用秩次分析法对2003-2005年国家燕麦品种区域试验中参试的6个燕麦品种的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品种的秩次值、环境区分指数、秩次均方等统计数的计算,比较了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秩次分析法能够客观、准确的评价参试品种的优劣,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参试的燕麦品种中蒙燕833-1-1具有优良的丰产性和较好的稳定性,是一个值得推广的燕麦品种。

关键词: 燕麦 秩次分析法 区域试验 品种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