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LED组合光质对莴苣灰霉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在水培条件下,以LED红蓝光(红蓝光比例4∶1)为基础和对照,研究添加紫光、黄光、绿光组成的不同LED组合光质对叶用莴苣接种灰霉病菌后的病情指数以及接菌前后POD、PPO、PAL等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LED组合光质处理中,以添加紫光的LED红蓝紫处理最能降低莴苣灰霉病病情指数;防御酶活性上,红蓝光基础上添加紫光和黄光处理的POD、PAL、PPO、GLU活性较高,添加绿光、黄光处理的CHT活性较高.整体上看,在LED红蓝光基础上添加一定比例的紫光或黄光,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莴苣灰霉病的病情指数,还可以提高莴苣体内的防御酶活性.该结果可为莴苣生产中通过光环境控制来抑制灰霉病发生提供理论参考.


芸苔素内酯对永州烟区烤烟中下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2023
摘要:为提高永州中、下部烟叶可用性,研究了不同浓度芸苔素内酯对烤烟云烟87大田农艺性状和中下部烟叶的叶片光合速率、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芸苔素内酯浓度的增加,烟叶净光合作用速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芸苔素内酯能够提高中、下部鲜烟叶片厚度及还原糖含量,提高烤后烟外观质量;0.005 mg/L芸苔素内酯处理的中下部烟叶外观质量及经济效益较好,感官评吸质量整体最佳;0.010 mg/L芸苔素内酯处理中下部烟叶外观质量整体最佳、经济效益及下部烟叶感官评吸香气质和香气量得分最高,0.015 mg/L和0.020 mg/L芸苔素内酯的施用会导致烤烟经济效益降低、感官评吸质量下降.综合分析认为,低浓度芸苔素内酯(0.005~0.010 mg/L)可增加中下部鲜烟叶片厚度,提高烤后烟外观质量及经济效益,利于感官评吸质量的改善和可用性的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挑战与对策
《商情 》 2023
摘要: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行政事业单位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管,在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一定要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认真履行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从而提高内部管理的水平,有效利用国家的财政资金,结合地方的政策,从而调整内部审计的工作模式,凸显出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在详细探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挑战的基础之上,也可找到有效的强化措施,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改善各项工作的质量,达到推动行政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目的.


除草剂莠去津降解菌SFAD3 的分离鉴定及其土壤修复潜力
《植物保护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能够修复除草剂莠去津污染土壤的高效降解菌,采用摇瓶富集法、平板分离法从莠去津过量使用的土壤中分离得到降解菌SFAD3,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观察以及16S rDNA和ITS序列分析进行种类鉴定,测定获得菌株的最适降解条件,并通过土壤接种和盆栽试验验证菌株对莠去津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菌株SFAD3最终被鉴定为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该菌株培养30 d时对污染土壤中50 mg/kg莠去津的降解率可达72.6%;菌株SFAD3在MM液体培养基中最适降解条件为温度37℃、pH 7、莠去津初始浓度6.25 mg/L、接种量2%,对莠去津降的降解率为50.0%~72.2%;与仅有莠去津的处理相比,添加有SFAD3发酵液的处理20 d后芝麻的株高、根长、湿重和干重能够显著恢复,并且该菌对芝麻还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表明降解菌SFAD3在修复莠去津污染土壤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莠去津 生物降解 门多萨假单胞菌 芝麻 土壤修复 降解条件


甜瓜未授粉子房超低温保存方法初探
《中国瓜菜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延长甜瓜未授粉子房取材时间,克服甜瓜子房取材受生长季节、发育期限制的缺点,以厚皮甜瓜晚熟品种众云18和早熟品种锦绣的子房为试材,对其进行超低温保存和恢复培养研究。结果表明,4℃暗处理的甜瓜子房随着预培养和保护液(PVS2)处理时间的增加,子房的存活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预培养24 h和PVS2处理30 min时效果最佳,子房存活率均在82%以上;子房经过-196℃超低温保存后,在38、40、42℃卸载液解冻5 min时,子房存活率没有明显差异;超低温保存60 d后的子房,经过恢复培养后,众云18和锦绣子房最高存活率分别达到80.83%、82.43%。采用包埋法和玻璃化法结合的改良超低温保存法可以有效解决甜瓜大孢子培养供体无法持续获得的问题,加速了甜瓜单倍体培育的进程。


河南省夏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
《河南农业 》 2023
摘要: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既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也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河南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全国粮油产能提升行动的要求,大面积推广夏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技术,助力玉米单产提升,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一、产量指标及主要技术指标河南省夏玉米每667 m~2产量800 kg左右,


我国小麦新病害茎基褐腐病发生危害及病原学
《植物病理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9—2020年,在河南省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了小麦新病害茎基褐腐病,小麦灌浆期河南省周口市项城的发病率为35%,安阳市、漯河市和南阳市零星发病。通过对变褐叶鞘进行组织分离,得到74株白色稀疏绒状真菌分离物。基于多基因(ITS、β-tublin、RPB2和EF-1α)序列分析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和菌株形态鉴定结果表明:74株分离菌株中22株为Microdochium nivale,52株为M.majus。M.nivale分生孢子呈镰刀状,大小为(11.62~26.04)μm×(2.43~4.44)μm,平均为17.07μm×3.57μm(n=240),有1~3个隔;M.majus分生孢子呈镰刀状,大小为(15.63~33.82)μm×(3.36~8.95)μm,平均为25.14μm×5.45μm(n=240),有1~6个隔。M.nivale和M.majus两种菌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均为20℃,其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平板上的平均生长速度分别为0.93和0.89 cm·d-1。M.nivale在5~25℃下的平均生长速度均高于M.majus。M.nivale和M.majus在10℃条件下(PDA培养基)培养40 d后,均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团,而其他温度产生的分生孢子团较少。代表性菌株菌丝体接种‘矮抗58’的结果表明,M.nivale和M.majus对‘矮抗58’发病率均为100%,病情指数分别为14.5~33.0和11.6~28.0,两种菌的致病力相当。本研究首次发现在河南省南阳、安阳、周口和漯河,M.majus和M.nivale可以引起小麦新病害即茎基褐腐病,研究结果为小麦茎基褐腐病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茎基褐腐病 Microdochium majus M. nivale 鉴定 致病力


猪圆环病毒2型亲和肽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中国兽医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亲和肽的病毒亲和性,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利用本实验室制备的PCV2 6A5单抗作为捕获抗体,以期固定PCV2,采用方阵滴定法确定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中各组分的最佳工作浓度和条件,并对方法进行最低检测限、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验证.结果显示,捕获抗体最佳工作浓度为25 μg/mL,PCV2病毒液按1∶80稀释,亲和肽最低检测限为0.5 μg/mL;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与猪瘟病毒E2蛋白的5条亲和肽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批内重复性为3.73%~8.51%,批间重复性为3.93%~7.88%.上述结果表明,建立的猪圆环病毒2型亲和肽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良好,可为PCV2亲和肽的筛选鉴定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亲和肽 双抗体夹心ELISA


面筋蛋白咸味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食品科学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面筋蛋白酶解液中的咸味肽序列,对面筋蛋白咸味酶解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对酶解物脱盐处理后进行分离纯化。经过分级超滤,选择咸味最高、分子质量1 000 Da以下的组分进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5过滤层析,结合感官评定结果筛选出咸味最强的组分,并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其氨基酸序列。最终得到面筋蛋白中咸味肽氨基酸序列为PFGQQ、PFSPQ、QPFP、PDFP、FDDP,分子质量分别为576.28、575.28、488.25、475.22、493.21 Da。本研究为面筋蛋白咸味肽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