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玉米亲本自交系及杂交种机械粒收质量相关指标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亲本自交系及杂交种为试验材料,于2019—2020年对玉米植株地上倒3—5节的折断力、节间长、节间粗及收获时籽粒含水率、破碎率、抗压能力、脱水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并筛选茎秆强度强、籽粒机收质量好的玉米材料,为适宜机械粒收玉米新种质的培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自交系E8501和杂交种郑单6122的茎秆折断力较大,自交系郑58、ZC1456和杂交种郑单958折断力较小;自交系郑682和杂交种先玉335的节间较长,自交系郑588和杂交种郑单1002的节间较短;自交系郑P6、PH6WC和杂交种DK517节间较粗,自交系郑682和杂交种郑单6098节间较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亲本自交系E8501、郑7541、郑H71、郑V89M、郑D58M、HCL1645和PH4CV及杂交种郑单6386、郑单6122、DK517、郑单6095、郑单6098、郑单1868和郑单1002的茎秆强度较强。杂交种郑单958的籽粒含水率较高,郑单6122较低;自交系郑H71和杂交种郑单958、郑单1868的籽粒破碎率较高,自交系PH4CV和杂交种DK517的籽粒破碎率较低;自交系PH4CV和杂交种郑单6122的籽粒抗压能力较大,自交系郑H71和杂交种郑单958的籽粒抗压能力较小。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26.87%就能够满足籽粒破碎率≤5%的机械粒收标准。在上述14个抗倒伏能力较强的玉米材料基础上,最终筛选出亲本自交系E8501、郑7541、郑H71、郑V89M、郑D58M、HCL1645和PH4CV以及杂交种DK517、郑单6122、郑单6386和郑单6098为抗倒伏较强且机械粒收质量佳(籽粒含水率≤26.87%且破碎率≤5%)的材料。

关键词: 玉米 机械粒收 折断力 节间长 节间粗 含水率 破碎率 抗压能力 脱水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K+、温度和pH对乌苏里拟鲿精子活力的影响

淡水渔业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乌苏里拟鲿(Pseudubagrus ussuriensi)精子的生理特性,提高乌苏里拟鲿人工受精率,探究了不同Na+浓度、K+浓度、温度和pH对乌苏里拟鲿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Na+浓度为50 mmol/L时,乌苏里拟鲿精子活力最强,快速运动时间为(33.0±5.7)s,寿命时间为(67.3±10.4)s,激活时整体运动剧烈;K+浓度为45 mmol/L时,精子活力最强,快速运动时间为(32.7±9.3)s,寿命时间为(68.2±12.6)s,当K+浓度为100 mmol/L或以上时,精子完全失活;当温度在4~21℃时,乌苏里拟鲿精子活力较强,随着温度的升高,精子活力变化不明显,当温度高于21℃时,精子活力降低,寿命时间缩短;pH为8时,精子活力最强,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时间分别为(31.5±5.6)s、(65.3±6.9)s,精子运动剧烈.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Na+和K+对乌苏里拟鲿精子活力有增强作用,精子适宜的保存温度是4℃,人工授精时,水环境适宜温度在21℃左右,pH为7.0~8.0.

关键词: 乌苏里拟鲿(Pseudubagrus ussuriensi) 精子活力 离子浓度 温度 p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硝酸盐转运蛋白TaNRT1.1-1A转录活性检测及互作蛋白筛选

麦类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解析小麦硝酸盐转运蛋白TaNRT1.1-1A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对其进行了 自激活性检测.利用已构建好的小麦酵母cDNA文库,以TaNRT1.1-1A为诱饵,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其互作蛋白,回转试验进一步验证其互作关系.结果表明,TaNRT1.1-1A无自激活活性,酵母双杂技术筛选小麦cD-NA文库,共获得2个候选互作蛋白,候选蛋白Sdr I-like主要参与植物病害有关的应答响应.Sdr I-like的回转验证结果表明,该蛋白可能与TaNRT1.1-1A存在互作关系.该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TaNRT1.1-1A调控小麦硝酸盐吸收有关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 小麦 TaNRT1.1-1A 转录激活 酵母双杂交 互作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集成多源遥感数据与生育期时序光谱特征的水稻种植面积提取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快速、有效地提取水稻空间分布信息,利用水稻生育期内的光学和雷达影像,依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内的光谱变化规律,提出了简单实用的时序像元频率约束模型(TPFCM).首先,采用中值合成法分别将Sentinel-2、Landsat-8和Sentinel-1合成为月度数据,将合成后的Sentinel-2和Landsat-8进行融合以减少云阴影对水稻像元的影响,并选取3种融合影像的特征光谱波段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植被指数(EVI)和地表水分指数(LSWI),生成月度多维特征成果影像.其次,检索水稻5个生育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利用随机森林(RF)分类器提取各生育时期的种植面积,并输入TPFCM模型计算水稻生育期内每个水稻像元的频率,最终依据预提取精度、提取面积误差阈值条件控制模型输出最优水稻空间分布信息.结果表明,TPFCM模型输出的水稻提取面积相对误差为-3.83%,与基于RF分类器的单一生育时期的水稻提取面积相对误差相比绝对值减少了3.94百分点,且提取面积与统计参考面积相关性显著(R2=0.97).

关键词: 水稻 多源遥感数据 面积提取 时序像元频率约束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子粒氮浓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53份玉米自交系为关联群体,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LM)、混合线性模型(MLM)、固定和随机模型交替概率统一(FarmCPU)和基因组相关预测集成工具(GAPIT),分别对其子粒氮浓度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25个与子粒氮浓度显著关联的SNP(P<1.72E-05).其中,GLM、FarmCPU和GAPIT方法分别检测到12、15和1个位点.S3_202120604、S1_2007087 47和S5_10258682在GLM和FarmCPU两种方法中均能检测到.Bin1.06、Bin3.07、Bin5.04、Bin1.07和Bin5.02可能是影响子粒氮浓度的重要区段.共挖掘30个相关候选基因,其中Zm00001d031747、Zm00001d031749、Zm00001d031753、Zm00001d043502 和 Zm00001d01339 等可能是影响玉米子粒氮浓度的关键候选基因.

关键词: 玉米 子粒 氮浓度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级农科院所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困境及对策

四川农业科技 2023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县级农科院所对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对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推动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的发展、助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推进农业的标准化和品牌化生产、促进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推广等关键作用.同时,县级农科院所由于地理位置和平台限制,存在人才引进和经费不足等问题,尤其是持续性投入的研究开发,需抓住新的机遇进行人才引进、科研经费申请和成果转化反哺科研,为自身创收造血.

关键词: 县级农科院所 农业经济 乡村振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quaCrop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灌溉制度优化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验证AquaCrop模型在河南省的适用性,并探讨冬小麦最优灌溉制度,分别于2016—2018年和2019—2020年,在河南周口进行冬小麦不同灌水频次田间试验,先后校准AquaCrop模型参数和独立验证模型模拟效果,并利用验证后的AquaCrop模型,分析不同降雨年型条件下16种灌溉情景对冬小麦耗水量、蒸腾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冠层覆盖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介于0.84~0.94,一致性指数(d)介于0.93~0.98,均方根误差(RMSE)介于4.7%~9.4%。冬小麦生物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2介于0.94~0.95,d介于0.93~0.98,RMSE介于2.1~2.2 t/hm~2。冬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RE)均在10%以内。以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目标,冬小麦的最优灌溉方案为:于干旱年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每次灌水75 mm;于平水年拔节期和开花期,每次灌水75 mm;于丰水年拔节期灌水75 mm。

关键词: 冬小麦 AquaCrop模型 降雨年型 灌溉制度 河南省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DUS测试性状的黄淮海地区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玉米DUS测试指南中的39个基本性状,对100份黄淮海地区测试玉米自交系和9份代表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分析,为黄淮海地区玉米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育种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09份玉米自交系各性状总体的平均等位变异数为5.026,变幅为1~9;平均有效等位变异数为2.919,变幅为1.000~6.053;平均Shannon指数为1.133,变幅为0.000~1.928.支持根显色强度(Chr.22)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为花丝显色强度(Chr.9),第一叶顶端性状(Chr.1)遗传多样性最低,有48.72%的性状有效等位变异数大于2.919,61.54%的性状Shannon指数大于1.13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地区玉米种质遗传背景相对较丰富,将109份材料聚成5类,除D类群包含9份自交系,数量最少外,其余4个类群包含自交系数量基本相同,D类群在其他各类群中遗传相似系数占比较少.各类群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200~0.665,其中,D类群与B类群的遗传距离最大(0.665),其次是D类群与C类群(0.586);C类群与B类群的遗传距离最小(0.200),其次是E类群与A类群(0.212).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DUS测试 黄淮海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瘟病毒PCR-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应用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危害猪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具有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等特性,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CR-ELISA 检测方法是在PCR和 ELISA 基础上创新的一种新技术,其灵敏性和准确性都高于单纯的 PCR 检测和ELISA检测.根据GenBank中猪瘟石门株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在 5'端标记生物素和地高辛,经过PCR扩增后,加入到包被有链霉亲和素的ELISA反应板上,然后通过DIG-HRP抗体进行显色反应,建立PCR-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PCR-ELISA 最低检测到 1.81×104 拷贝/μL,普通 PCR 最低检测到 1.81×106 拷贝/μL,因此 PCR-ELISA 灵敏性比普通PCR高约 100 倍;对 27 份未知样品进行检测,普通 PCR 检测出阳性样品 15 份,阳性率为55.5%,PCR-ELISA检出 20 份阳性样品,阴性 7 份,阳性率为 74%,阳性检出率增加 18.5%;用建立的Real-Time PCR进行验证,检测结果与 PCR-ELISA 一致,两者的符合度为 100%;然后用PK15 细胞对普通PCR 未检测出的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及普通PCR检测,结果显示该 5 份样品均为阳性.说明本研究所建立的 PCR-ELISA方法具有灵敏、特异、准确、快速、安全等优势,可应用于 CSFV 的快速诊断,为 CSFV 的流行病学监测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猪瘟病毒 PCR-ELISA 荧光定量PCR 间接免疫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无人机影像特征的冬小麦植株氮含量预测及模型迁移能力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氮素的精准监测和合理施用对小麦健康生长、产量及品质提升、减少农田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尤为重要.为精准监测小麦生长关键生育期植株氮含量,探索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的植株氮含量预测模型的迁移能力.[方法]小区试验于2020-2022年在河南省商水县开展,在冬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采用M600大疆无人机搭载K6多光谱成像仪获取5波段(Red、Green、Blue、Rededge、Nir)多光谱影像.基于5个波段冠层反射率提取20种植被指数和40种纹理特征,采用相关分析从65个影像特征中筛选冬小麦植株氮含量敏感特征.基于筛选出的敏感特征,采用BP神经网络(BP)、随机森林(RF)、Adaboost、支持向量机(SVR)4种机器学习回归方法构建植株氮含量预测模型,并对模型预测效果和在不同水处理条件下模型的迁移预测能力进行分析.[结果](1)植株氮含量与影像特征的相关系数通过0.01极显著水平检验的包括22个光谱特征和29个纹理特征.(2)4种机器学习回归方法构建的冬小麦植株氮含量预测模型存在差异,RF和Adaboost方法预测植株氮含量集中于95%的置信区间,多分布于1∶1直线附近,而BP和SVR方法预测的植株氮含量分布相对较为分散;RF方法构建的预测模型R2最大,RMSE最小,MAE中等,分别为0.81、0.42%和0.29%;SVR方法构建的预测模型R2最小,RMSE和MAE较大,分别为0.66、0.54%和0.40%.(3)以W1处理(按需灌溉)实测植株氮含量为训练集,采用BP、RF、Adaboost和SVR方法构建的模型对W0处理冬小麦植株氮含量迁移预测R2分别为0.75、0.72、0.72和0.66;以W0处理(自然状态)实测植株氮含量为训练集,BP、RF、Adaboost和SVR方法构建的模型对W1处理冬小麦植株氮含量迁移预测R2分别为0.51、0.69、0.61和0.45.[结论]4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的冬小麦植株氮含量预测模型均表现出了较强的迁移预测能力,尤以RF和Adaboost方法构建的模型预测效果和迁移能力为好.

关键词: 无人机 光谱特征 纹理特征 机器学习 冬小麦植株氮含量 迁移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