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上海农科院建立食用菌资料库

中国食用菌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各种信息的迅速传递与及时获取,已成为当今各部门、各成员壮大自己,发展自己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食用菌的科学研究,生产发展,机具设备和加工经营等的提高发展,无不与食用菌资料信息密切相关。凡是能及时获取到有益资料和信息、并能正确决策而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致病产毒禾谷镰刀菌株的保存方法

上海农业学报 1992

摘要:致病产毒禾谷镰刀菌株接种于麦穗和麦粒,存放于干燥器内,置4℃冰箱内可保存13年之久。菌株的每代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存活率为100%;培养性状及产孢能力正常。接种中感小麦品种,寄主病害反应级数2.9—3.3;液体菌株产毒量1.08—1.45μg/ml,每代的致病性和产毒性均无显著差异。采集田间病穗在4℃冰箱保存7年,其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存活率为100%,但保存到13年,存活率分别下降到55.6%和77.8%。以麦穗和麦粒为保存基质,方法简便易行。

关键词: 禾谷镰刀菌 小麦赤霉病 致病性 产毒性 保存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鸽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和形态观察

上海农业学报 1992

摘要:从以神经症状为主,有很高传染性和死亡率的病鸽中分离到1株病毒,分离株对鸽有致病性,病死鸽的脑、肝组织悬液及毒株的鸡胚传代材料能凝集鸡红血球,用禽Ⅰ型副粘病毒抗血清,由血凝抑制试验得知该病毒是禽Ⅰ型副粘病毒,用差速离心方法处理增殖病毒的鸡胚尿囊液,可得纯度较高的病毒提纯物,负染后,由电镜观察可见病毒呈多形态,一般为圆形,直径约100~200nm,有“鲱鱼骨”状核衣壳,外被约10nm厚的囊膜,上有整齐排列的8~9nm的纤突。

关键词: 鸽禽Ⅰ型副粘病毒 鸽禽Ⅰ型副粘病毒分离 鸽禽Ⅰ型副粘病毒鉴定 鸽禽Ⅰ型副粘病毒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菇单核原生质体的制备

食用菌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从食用菌菌丝体中制备出的单核或同核原生质体,是一种不同于孢子单核体的新的育种材料,是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重要应用.它为充分利用丰富的野生种质资源,扩大现有栽培种的基因型,缩短育种周期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本文以香菇为材料,研究了其单核原生质体的形成及其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锰相互作用及其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土壤肥料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水培研究了铁、锰两种微量元素在两种蔬菜作物上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植物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发现铁、锰两种元素之间存在强烈拮抗作用,一方面,铁显著抑制锰的吸收和累积,铁供应增加后,锰的含量迅速下降;另一方面,锰的供应也影响到植物的铁索营养,高锰可诱导低铁下的缺铁,也能缓解高铁的毒害。但两种作物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铁、锰的相互作用也影响到与作物铁锰营养密切相关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关键词: 铁锰 相互作用 酶活性 蔬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针菇FV_(8812)菌株深层发酵工艺的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金针菇FV_8812(Flammnlina Velutipes)菌株是我们从国内外收集到的25株菌株中,经筛选获得的一株适合深层发酵的高产优质菌株。本文报道了该菌株的适宜发酵培养基、摇瓶发酵条件及50升发酵罐的扩大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其适宜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5.0%玉米粉、3.0麸皮、0.1%KH_2PO_4、0.05%MgSO_4·7H_2O、10μg/100ml VB_1、50μg/100ml VB_2;适宜的摇瓶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0~25℃培养基起始pH6.0~7.0,摇瓶装量500ml,装100~160ml,种子培养时间3~4天,接种量10~15%,摇瓶转速120~200rpm添加消泡油不少于0.1%为宜;经50升发酵罐扩大试验,菌体干收率3.94%(W/V),达到了工厂化发酵生产食用菌菌丝体的要求,因而具有工业投产意义。

关键词: 金针菇 发酵菌丝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菌蒸馏水长期保藏菌种研究

食用菌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食用菌菌种和其他生物一样,具有遗传性和变异性,菌种保存过程中,不仅要保持菌种的成活,更主要的是保持菌种的遗传性状不发生或尽可能少发生变异.过去有些经多年辛勤研究获得的优良菌株,由于缺乏妥善的保存方法而发生变异,失去了原有的优良特性.因此,菌种保存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较为理想的菌种保存方法是液氮超低温保存,但用这种方法保存菌种需要有一定的设备,且液氮来源有限,费用高,所以还不能普及推广使用.笔者根据低温、隔氧可控制微生物繁殖和减慢微生物代谢速度,使它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的原理,于1987年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不同品种恢复度和耐干旱性的关系

上海蔬菜 1992

摘要:1987年我们采用了“恢复度”的方法(是“水分临界饱和亏缺量”法的改进,引进了恢复次数、恢复度、失水率等三个参数),鉴定了不同品种甜椒的耐干旱性,效果较好,各品种的产量和恢复次数之间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 R=0.9883466 (见《上海蔬菜》1988年第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菇原生质体融合株与亲本出菇比较试验

中国食用菌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中科院上海植生所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草菇融合株,经初筛得到几株性状表现良好的菌株。我们于1986年初合作与他们一起作了进一步的出菇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土壤的Cu Zn Mn Co As Fe Mo和总稀土元素背景值及影响因素

上海农业学报 1992

摘要:在上海市布点214个,按自然发生层采集1.0m深土壤剖面样品,调查了全市土壤Cu、Zn、Mn、Co、As、Fe、Mo和总稀土元素。提出了全市的背景值(Zn 83.81、Cu 27.79、Mn 555.48、Co12.66、As8.71、Mo 0.58、总稀土228.6 mg/kg、Fe3.02%),四种母质发育的土壤。Cu、Mn含量以湖积类型最低。Mn与pH值、有机质含量中度相关;Zn随土壤中含Ca量增加而明显减少;Zn、Co、As含量随土壤粒径变细而增加。潮坪的Cu、Mn、Co、As含量最高;Mn自内陆向沿海增加;含Zn量,湖沼平原>滨海平原>潮坪>三角洲平原。

关键词: 土壤 元素 背景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