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饲料中添加不同类型核苷酸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现代渔业信息 》 2009
摘要:以1种对照饲料和3种分别添加200mg/kg鸟苷酸(5′-GMP)、腺苷酸(5′-AMP)和尿苷酸(5′-UMP)的试验饲料饲养平均体重为1.04±0.02g的凡纳滨对虾8周,研究不同类型核苷酸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及体成分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四组试验虾的增重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AMP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UMP组(P<0.05),各添加核苷酸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组的饲料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虾全虾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及灰分含量均没有显著差异,其中添加核苷酸各组的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 核苷酸 生长 体成分


饲料中添加赖氨酸及蛋氨酸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平均初始体质量5 g的罗非鱼为试验对象,在赖氨酸(Lys)及蛋氨酸(Met)均呈缺乏状态的基础饲料中,分别补充结合态Lys(PBL),晶体Lys(UCL)和包膜Lys(CL)等3种形式的Lys,晶体Met(UCM)、包膜Met(CM)和羟基蛋氨酸钙(MHA-Ca)等3种形式的Met,共配制8组等氮等能饲料,每个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实验水温24~30℃,持续56 d。结果表明,对照组增质量率317.99%,单独补充质量分数0.15%PBL、0.15%UCL、0.15%CL 3种形式外源Lys的增质量率分别是326.93%,337.02%、329.42%,对罗非鱼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同时补充质量分数0.15%CL及0.1%CM,罗非鱼增质量率为353.22%,显著提高了罗非鱼的生长水平;而同时补充质量分数0.15%UCL及0.1%UCM、0.15%PBL及0.1%UCM、0.15%PBL及0.1%MHA-Ca的增质量率分别为304.15%、308.78%、337.19%,对罗非鱼的生长无显著影响。补充外源氨基酸对罗非鱼肝脏水分有降低趋势,对其它常规组成及肌肉氨基酸组成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包膜赖氨酸及包膜蛋氨酸在适宜的补充方式下,对罗非鱼的促生长效果要优于其它形式的赖氨酸及蛋氨酸,可有效平衡罗非鱼饲料配方的赖氨酸及蛋氨酸水平的不足。


优质、抗逆超甜玉米粤甜13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粤甜13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黄白粒超甜玉米杂交种,200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在区域试验及大面积生产中表现出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早熟、产量较高等特点。简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


血浆蛋白粉对仔猪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饲料工业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早期隔离断奶(Segregated early-weaning,SEW)可以防止疫病垂直传染,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和母猪繁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消化酶含量少且活力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不能有效利用日粮中复杂多糖和植物蛋白(Hansen等,1993;Cranwell,1995;Grinstead等,2000),加上遭遇心理、营养、环境等因素的断奶应激(Pluske等,1997),会引起肠道炎症和机体促炎反应(McCracken等,1999;Jiang等,2000)。


2008年度广东省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东省是我国养殖罗非鱼最早、养殖面积最多和产量最高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罗非鱼出口省份。广东省罗非鱼养殖以珠三角和粤西为主,并逐步拓展到内陆山区。罗非鱼产业的不断壮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罗非鱼产业链。但仍存在产业化规模相对较小、组织化程度较低、深加工产品少、良种覆盖率低等问题。因此,在罗非鱼产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科学规划养殖区域和限制年产量,借鉴国外先进经营经验和模式,企业和政府共同支持,积极推广罗非鱼健康、无公害养殖,在开拓更多国外市场的同时,积极扩大内需,使广东省罗非鱼产业朝着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


冬瓜人工接种5种病毒后的症状观察
《中国蔬菜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5种在葫芦科作物上常见的病毒病原: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南瓜花叶病毒(Squash mosaic virus,SqMV),人工接种子叶期的冬瓜幼苗,观察分析5种病毒在冬瓜上的症状差异。结果表明:这5种病毒均可侵染冬瓜,且不同病毒在冬瓜上的发病时间、发病率及症状存在明显差异:显症最早的是SqMV,最迟的是WMV;发病率普遍较低,都在30%以下,ZYMV的发病率仅为4%。
关键词: 冬瓜 南瓜花叶病毒 黄瓜花叶病毒 西瓜花叶病毒 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