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豌豆新品种苏豌8号及光温处理促进豌豆早熟技术简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苏豌8号豌豆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利用早熟的矮生直立豌豆品种中豌6号为母本,矮生早熟大粒甜豌豆品种S4008为父本,经过杂交和系统选育而成.具有早熟、高产、抗病等优点,2014年苏豌8号及光温处理促进豌豆提早成熟技术通过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品种早熟,荚长6.63 cm、宽1.90 cm,百荚鲜质量1 011.1 g,鲜籽百粒质量52.0 g,鲜籽粒浅绿色,口感柔糯;抗寒性较好,中抗白粉病;一般单产鲜荚约800 kg/667 m2,适合江苏省及相邻省份作保护地或露地栽培种植.

关键词: 豌豆 新品种 提早成熟 光温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秸秆菌丝体饲料化生产的真菌品种筛选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秸秆饲料化转化中消化率低的难题,开发秸秆分解与软化技术,优先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促进秸秆资源的饲料化利用与推广,以真菌菌株为中间载体,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将秸秆转化为菌丝体饲料,并进行秸秆饲料化规模生产的效果评价研究。以显色反应和生长速度为指标进行菌株初筛,筛选发菌生长速度快并且适合规模化生产菌丝体饲料的菌株,并进一步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动态监测,筛选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力强的菌株,为菌丝体饲料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红平菇具有较强的生长速度,在Bavendamm平板上和RB亮蓝平板上生长速度最快,分别在6 d和9 d长满平板,红平菇对麦秸的纤维素降解率高达54.8%,粗蛋白降解率高达86.58%,以红平菇开发的菌丝体饲料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麦草 红平菇 降解 菌丝体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化螟两个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乙酰胆碱酯酶(ACh E)是有机磷(Organophosphate,OP)和氨基甲酸酯(Carbamate,CB)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ace)表达量的上升或基因突变导致其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下降是昆虫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成功克隆到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 Walker)的两个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分别命名为Siace1和Siace2。Siace1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2 085 bp,编码含694个氨基酸的乙酰胆碱酯酶1(Si ACh E1)。Siace2的ORF长1 917 bp,编码含638个氨基酸的乙酰胆碱酯酶2(Si ACh E2)。将三化螟的两个乙酰胆碱酯酶与已报道的各物种的乙酰胆碱酯酶进行相似性比较,结果显示在蛋白水平上,Si ACh E1与台湾稻螟的ACh E1有最高的相似性,达到94%;Si ACh E2与二化螟的ACh E2具有最高的相似性,为98%。本研究为水稻上重要螟虫的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三化螟 乙酰胆碱酯酶基因 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腌腊肉制品中13-HODE、9,10-DHODE、9,10-EPODE、9,10,13-THODE的HPLC-MS/MS检测

食品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腌腊肉制品中13-羟基-9,11-十八碳二烯酸(13-hydroxy-9,11-octadecadienoic acid,13-HODE)、9,10-二羟基-12-十八碳烯酸(9,10-dihydroxy-12-octadecenoic acid,9,10-DHODE)、9,10-环氧-12-十八碳烯酸(9,10-epoxyoctadec-12-enoic acid,9,10-EPODE)及9,10,13-三羟基-11-十八碳烯酸(9,10,13-trihydroxy-11-octadecenoic acid,9,10,13-THODE)进行检测。腌腊肉制品中13-HODE、9,10-DHODE、9,10-EPODE、9,10,13-THODE用甲醇提取,经固相萃取柱去净化浓缩,然后以0.1%甲酸与乙腈为流动相,在XBridge色谱柱上进行梯度分离,采用电喷雾源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HODE、9,10-DHODE、9,10-EPODE、9,10,13-THODE分别在质量浓度为0.05~2.0、0.01~0.5、0.05~1.0、0.01~0.5μg/mL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9);检出限分别为0.120、0.008、0.200、0.016μg/g;不同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1%、85.2%、86.8%、86.2%。对26种腌腊肉制品含量分析表明,所有样本都含有13-HODE、9,10-DHODE、9,10,13-THODE,含量分别在1.4~100.7、0.1~3.9、0.4~10.2μg/g范围内,21种样本中含有9,10-EPODE,含量范围为0.8~6.9μg/g。结果表明,腌腊肉制品中存在目标分析物的异构体,羟基脂肪酸实际含量可能大大高于检测的量。

关键词: 亚油酸 腌腊肉制品 13-HODE 9,10-DHODE 9,10-EPODE 9,10,13-THODE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高粱新品种"苏科甜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对甜高梁新品种“苏科甜1号”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产量与品质表现进行介绍,从播种、种植密度、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关键词: 甜高粱 品种 “苏科甜1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拉力传感监测的富营养化水体释放气体速率的测定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用拉力传感设备监测富营养化水体释放气体速率的测定方法,通过拉力传感设备全天候实时标定富营养水体释放气体质量数据,并采用服务器通过无线传感网络采集气体质量数据并标定每条气体质量数据的时间坐标。试验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能够检测出高温光照充足环境下水体近光层气体释放速率范围为57~539 g/(m2·h),低温无光照环境下气体释放范围为49~280 g/(m2·h),从而测定了富营养水体近光层释放气体量随时间的变化特性和气体释放速率与环境光照及温度的相关性。同时,分时段气体释放速率为富营养化水体N2O、N2通量的测定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数据基础。

关键词: 传感器 气体 水体 富营养 释放速率 拉力传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橼精油体外抗氧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香橼精油的抗氧化性及对细菌、酵母和霉菌的抑菌活性,本文采用体外抗氧化法和琼脂平板扩散法,研究香橼精油总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H2O2能力,以及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黑曲霉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香橼精油的抗氧化能力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IC50值为0.32 mg/m L)和H2O2(IC50值为148μg/m L)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香橼精油对霉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酵母与细菌,其中对黑曲霉的抑制效果最显著(25.39±1.12)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最弱(14.04±1.35)mm。最小抑菌浓度在0.31~1.25 mg/m L,且在p H5~7范围内、温度80、115、121℃及一定时间紫外线照射(20、40 min)影响下,对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仍保持较强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香橼 精油 抗氧化 抑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光氧化突变体812HS的光合和抗氧化特性

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梅雨前后自然光强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对水稻叶片光氧化突变体812HS与野生型812S的PSII光化学活性、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探讨812HS易受光氧化损伤现象的光合生理原因。结果表明,大田自然光照出现强光照前,812HS与812S的叶绿素含量、PSII活性、光合磷酸化活性、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和活性氧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自然强光照开始(梅雨结束)一段时间后,两种水稻的上述各项指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突变体812HS的叶绿素含量、PSII活性、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活性和净光合速率均明显低于812S。高光强下812HS叶片中抗氧化酶CAT和POD活性的上升幅度则小于812S,从而使其体内富集了更多的O_2~?、H_2O_2和MDA。光氧化突变体812HS对高光照强度较敏感的PSII活性和较低的CAT、POD活性可能是其发生叶片光氧化现象的生理成因。

关键词: 光氧化 光化学活性 抗氧化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萝卜霜霉病抗性研究进展

蔬菜 2016

摘要:从萝卜霜霉病的病原菌传播、发病症状、遗传规律、发病因素与防治措施等方面综述了萝卜霜霉病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对萝卜霜霉病做到科学、有效的防治,减轻损失,增加农民收益。

关键词: 萝卜 霜霉病 识别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菊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

中国糖料 2016

摘要:植物新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简称为DUS)测试指南,是进行植物品种DUS测试的技术文件。通过连续两个生长周期的试验观测,编制了甜菊品种DUS测试指南。主要阐述了甜菊测试指南的研制原则、编制过程和主要内容。

关键词: 甜菊 新品种保护 DUS测试 指南 研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